-
10萬大軍發動突襲,敵軍2個師被打到編制不齊,2個旅就此消失,2.5萬人陣亡
上世紀80年代的中東,爆發了兩場大戰,一是蘇聯與阿富汗之間的第一次阿富汗戰爭,二是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兩伊戰爭。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矛盾,起源於不同的宗教派別,伊朗是什葉派主導,伊拉克是遜尼派主導,但伊拉克又是什葉派的發源地,一多半的人口都是
2018-06-06 84 -
能潛水的航母,水下700米潛伏躲過探測,最多攜帶30架戰機,是泰國航母的2倍
隨著海軍的發展,其方向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二戰之前,人們認為全身是武器的巡洋艦才是最強的,火力即真理;二戰爆發後,許多國家都意識到了巡洋艦的短板,與其相比,擁有大量艦載機,作戰方案靈活的航空母艦反而更加有效。在《復仇者聯盟》裡,神盾局的空
2018-06-06 109 -
15個月,空襲380次,投下17萬噸彈藥,250萬房屋被毀,近百萬人死亡
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波音公司歷史上最有名的轟炸機之一,也是美軍在二戰時期的主力轟炸機,創造了無數戰績。自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日本在東南亞的勢力逐漸被美軍所拔除,不得不收縮兵力死守日本島。諾曼地登陸的教訓證明,登陸戰要付出巨大的
2018-06-05 98 -
坦克在沙漠裡訓練,40分鐘內部70度,一個坦克營中暑三分之一,坦克兵集體拒絕訓練
對於生活在低緯度地區的人們來說,每年夏天的高溫總是讓人難以忍受,更別說酷夏十分在沙漠裡訓練的軍人了,他們要面臨的不僅是高強度的訓練,還有高溫帶來的“折磨”。坦克作為陸戰的主要武器,一直被各國所重視,但坦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散熱。對於內部封閉
2018-06-05 98 -
俄軍裝備360度無死角探測器,一發RPG就能解決的事,俄式反恐還需要探測器?
俄式反恐,這是一個看一眼就能讓人腦補出很多畫面的詞彙。由於俄軍在反恐行動中的果決與不懼傷亡,使得俄羅斯的反恐行動與其他國家很有大不同。有一個成語精闢地概括出了俄式反恐的特點:寸草不生,沒錯,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俄軍的反恐行動就是這樣的,不管
2018-06-05 219 -
集結3個裝甲師500輛坦克,以為能翻盤,2小時後僅剩100輛,1000人崩潰投降
諾曼地登陸,一場直接改變二戰走向的戰役。從諾曼地登陸開始,盟軍與蘇軍從東西兩面夾擊德軍,導致德軍不得不分心雙線作戰,最終戰敗。其實在諾曼地登陸剛剛發生後不久,德軍曾策劃過一場反攻行動,如果此次行動成功,德軍雖然不能將盟軍趕出歐洲大陸,但至
2018-06-05 97 -
這不是電影!特種部隊挖地道突襲綁匪,這條地道21年了還保留著,用水泥澆築以防坍塌
劫持人質事件,歷史上曾發生過很多次。大多數情況下,劫匪與警方僵持個十幾天,就會出現結果,要麼警方強攻,要麼劫匪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並安全逃離,但你是否聽說過僵持了4個多月(126天)的劫持事件呢?在許多電影裡,我們會到綁匪劫持人質的畫面,警方
2018-06-04 93 -
共生產3150枚核彈,2公里內永久無法生存,50公里內毀滅性打擊,延遲81秒引爆
B-61核彈,B-53巨型核彈的後繼產品。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從巨型核彈時代過渡到了戰術核彈時代,威力上不再追求越大越好,而是追求核彈的實用性,於是B-61誕生了,它的最大爆炸當量也才B-53的三十分之一,但可適用更多的戰況,也能為更多
2018-06-05 78 -
260萬人參戰,10年花掉3000億美元,陣亡5.8萬人,戰爭起因卻是編造的
二戰以來,雖然全球性的戰爭沒有爆發,但地區性戰爭從沒有停止過。五十年代的朝鮮戰爭、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戰爭、八十年代的阿富汗戰爭、九十年代的海灣戰爭等等。1955年,南越與北越的對立正式開始,由於越南的南越地區的特殊位置,美蘇都想要控制這裡,
2018-06-04 94 -
一分鐘可彈射兩次的蒸汽彈射器,維護需要多少人?一次動用航母上十二分之一的官兵
一直以來,航母的體積限制了其跑道的長度,不同於陸地跑道隨隨便便幾千米,航母的跑道通常只有兩三百米,艦載機缺少足夠的起飛距離,因此需要彈射器的説明,讓艦載機在短時間內加速到起飛時速,從而實現在較短的跑道上起飛。美國目前主流的彈射器是C-13
2018-06-04 194 -
47億就能買到24架F-16,這國貪便宜買二手戰機,僅三年墜毀兩架
軍隊的存在,是一個國家實力的體現,同時也是保衛國土必要的條件。然而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像沙特那麼富有的,不少經濟窘迫的國家出不起足夠的軍費,這就導致他們買不起昂貴的一手武器,只能購買二手、三手乃至多手裝備。印尼就是一個熱衷於購買二手戰機的國家
2018-06-04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