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與“非遺”親密接觸,感傳統文化魅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印記, 是民族智慧的結晶。 她如一朵絢爛嬌豔的奇葩深深地植根于民間深厚的藝術土壤和群眾豐富的文化生活。 天津市北辰區自古漕運發達, 商貿興旺, 經濟的繁榮發展讓這裡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運河文化和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然而, 隨著經濟社會轉型加快, 一些非遺項目生存土壤和空間出現了萎縮跡象。 如何保護傳承, 留住根脈, 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

北辰區辰文故里非遺傳承文化促進中心旨在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政策資訊,

指導並服務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管理、宣傳工作。 微信公眾號“北辰區辰文故里非遺傳承文化促進中心”自4月20日啟動運營以來, 深受廣大北辰朋友們的熱切關注。

辰文故里挖掘非遺故事, 截至目前, 已帶您領略了北辰區宜興埠鎮的非遺風采, 也對永新二十四式通背拳、天津時調大數子、何記箍筲製作技藝、誠音法鼓、永長高蹺這五個非遺項目做了詳細介紹。

辰文故里微信公眾號推送的內容在社區、學校、企業、機關等單位得到了熱烈反響, 使非物質文化遺產根植於心, 讓傳統文化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

誠音法鼓


天津時調大數子

永長高蹺

永新二十四式通背拳


何記箍筲製作技藝

1

積極挖掘整理

讓更多的非遺得以留存

不管是是誠音法鼓、永長高蹺、時調大數子的精彩表演, 還是永新二十四式背通拳的真刀真槍, 或是何記箍筲製作技藝的精湛, 頗受民間歡迎。 有市民表示, 這些老天津老北辰的技藝有年頭沒見了, 這都是真功夫, 好玩意兒, 一定得傳下去。 為此, 我們為之高興的是, 傳統戲法並沒有過時, 仍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傳承人作為非遺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 掌握並承載著非遺的知識和精湛技藝, 是確保非遺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最為重要的載體。 北辰區也建立了非遺資料庫。 將反映各非遺項目歷史淵源、傳承譜系、傳承活動等重要文字、視頻、圖像資料錄入資料庫, 並實現動態管理, 可隨時進行補充更新。

據瞭解, 2014年出版的《北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典》, 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系統整理了區內18個非遺項目, 包括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傳承譜系、主要特徵、重要價值、瀕危狀況等, 全書共收錄圖片六十餘幅, 記錄文字3.4萬字。 留住絕技, 記錄非遺傳承人, 讓更多的群眾可看可學。

2

搭建展示平臺

讓非遺與大眾親密接觸

非物質文化遺產關係著一個民族文化與精神的傳承。 北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著北辰人民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風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 是全區人民的共同寶貴財富。 為此, 北辰區將積極鼓勵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傳承人在保護基礎上, 大膽創新, 在適應新時代生活中傳承、發展和壯大。

每逢傳統佳節,

我們都能看到祥音法鼓、永長高蹺、永新二十四式通背拳、時調大數子的現場演出, 這樣的展示平臺不僅給更多百姓帶來了歡樂, 也擴大了這些非遺文化的知名度。 因此, 搭建這樣的展示平臺是十分必要的, 不僅如此, 辰文故里非遺傳承文化促進中心接下來也會搭建更多的平臺, 將非遺文化送進學校、帶進社區。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單靠政府鼓勵和扶持是不夠的, 還要靠其自身廣受當今大眾歡迎, 才能確保其真正傳承發展下去。 然而,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是祖輩流傳下來的老東西, 是一成不變地沿襲, 還是主動創新, 歸根結底還是要傳承, 還是要把平臺搭建好, 讓非遺成為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

未來, 北辰區辰文故里非遺傳承文化促進中心也會在北辰區委、區政府、北辰區文廣局的帶領下,

把做好專案傳承人的培養作為工作重點, 著力發展年輕後備力量, 重視從娃娃抓起做好非遺傳承工作, 繼續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傳習會所的保護和建設力度, 為更好地發揮其宣傳教育陣地作用不斷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