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給孩子最好的還不算是好媽媽?合肥90後辣媽“患”上焦慮症

進口奶粉、尿不濕, 形形色色的早教班……如今的80後、90後父母總會想方設法在物質上給孩子“最好的”, 但這反而折射出新生代父母在育兒中前所未有的焦慮感。 27歲的張女士是一位新生代辣媽, 最近她陷入了育兒困惑和焦慮:“難道給孩子最好的, 還不算是好媽媽?”對此, 心理專家表示, 給孩子最好的, 不代表就懂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 自身應先受教育。 ”


網路配圖

給孩子最好的, 還不算是好媽媽?

27歲的張女士家住合肥市王衛社區, 她是一位典型的90後辣媽, 育兒經驗一竅不通, 女兒一直由婆婆照顧, 她每天的任務就是下班後陪女兒“玩”一會兒。

張女士坦言, 她的“小公主”馬上兩歲了, 但從出生到現在, 她和老公卻沒怎麼抱過孩子, 甚至換尿不濕的次數也微乎其微, “可能帶得少, 面對孩子哭鬧, 我們經常不知所措, 這時候公婆就會嘮叨, 讓我們別添亂。 ”

雖然不擅長帶孩子, 可張女士卻自認是個稱職的好媽媽, “在物質上, 我總是想方設法給孩子最好的。 ”凡是女兒用的東西, 她總是在各種微信群、朋友圈裡問遍過來人, 挑選最好的那款。 最近, 張女士又開始周旋於各個早教機構, 她想為女兒選一個最好的早教培訓班。

“我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但是過程往往不順心, 常常搞得自己心煩意亂, 我感覺, 自己越來越焦慮。 ”她說, 隨著女兒漸漸長大,

卻發現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毫無建樹, “不懂得怎麼和孩子溝通, 更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她……”心急如焚的她正準備去社區心理諮詢室向心理醫生尋求幫助。

父母教育孩子, 自身應先受教育

據一項全國千人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對如何教育孩子存在“困惑”與“焦慮”的父母占比高達81.7%, “嚴重困惑焦慮”的占到14.1%, 這些父母大都是高學歷, 他們希望一切做到最好, 而這種對孩子的過分關注, 常常會導致對孩子的過度溺愛。 調查結果還顯示, 75.4%的被調查父母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家庭教育知識培訓與諮詢, 29%的父母沒有讀過家庭教育的書籍, 47.2%的父母認為“家庭教育的關鍵”只是教育好孩子, 而與父母自身的教育無關。

“各方面都給孩子最好的,

不代表就懂教育。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周金妹說, 張女士的遭遇其實是眼下在新生代父母中比較普遍的育兒焦慮的表現, “言傳身教, 家庭教育應該是一種生活教育。 ”周金妹表示, 自己時常觀察身邊的家長, “很多父母只會拼命讓孩子上各種早教班、輔導班, 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也要充電, 掌握一些家庭教育理念。 ”

“產生大量‘問題孩子’的家庭原因, 主要是家長教育的缺失。 ”周金妹說, 由於父母履職教育的缺失與滯後, 致使當下很多父母在子女教育問題上存在著誤區, 既存在溺愛、錯愛、不會愛的問題, 也存在奪愛、失愛、不能愛的問題。

周金妹認為, 家長的育兒焦慮, 根本上是父母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指導, “為人父母,

首先自身要受教育, 才能逐步建立起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家庭教育機制。 ”

試試這4條建議, 擺脫困惑和焦慮

1、去掉悲觀, 用積極的想法去關注問題的發生。

無論遇到什麼事, 一切沒想的那麼糟, 這種積極的心態也會傳遞給孩子, 影響孩子, 使孩子樂觀向上。

2、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再處理問題。

俗話說, “三分養育, 七分等待”, 家長一定要有平和的心態, 將情緒和問題分開, 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中成長。 多欣賞鼓勵你的孩子。 打擊孩子, 孩子就會產生焦慮, 而大人為了追求一下子達到完美, 也會產生焦慮。

3、家長要學會放鬆。

首先要有自己的空間和生活, 講究有品質的陪伴, 放鬆一下再去陪伴孩子會有更好的效果。

4、請把時間“浪費”在孩子身上

學會將工作和生活分開。 真正地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 將情緒留在工作中, 不要在家陪孩子還想著工作上的事, 或將工作中的情緒帶到生活中來。 不要害怕這是“浪費”時間, 即便是, 這也是最值得的“浪費”、最值得珍惜的時光。 (來源:市場星報

陳紅 記者 馬冰璐)

原標題:給孩子最好的, 90後辣媽“患”上焦慮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