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鑄名劍魚腸劍真偽考

吳地尚武之風由來已久, 早在春秋時期, “輕死易發”、“好相攻擊”, 已成為早期吳地民風的一大特色。 吳人尚武, 最突出的表現形式是好劍輕死。 在專諸飛鷹一般的影響背後, 還有一件著名的利器, 那就是魚腸劍。 劍因人而雪亮, 人因劍而影響深遠, 劍與人互為彰顯。 魚腸劍的名字的來歷有兩個說法, 一是出自《史記》因劍出魚腹一說, 但司馬遷中並未直言這把利刃之名, 僅以“匕”稱之;後來《越絕書》(東漢·袁康、吳平編撰)明確指稱此劍名為“魚腸劍”。 還有就是沈括《夢溪筆談》裡的說法。 魚腸以團鋼鑄就, 劍成則現紋路,

因類魚腸, 故得名。 暗示魚腸劍為鋼制。

但是, 存世最早的方志史書《越絕書》卷十三《外傳·記寶劍》記載:“昔者, 越王勾踐有寶劍五……當造此劍之時, 赤堇之山破而出錫, 若耶之溪涸而出銅, 雨師掃灑, 雷公擊橐, 蛟龍捧爐, 天帝裝炭, 太乙下觀, 天精下之。 歐冶乃因天之精神, 悉其伎巧, 造為大刑三、小刑二。 一曰湛廬, 二曰純鈞, 三曰勝邪, 四曰魚腸, 五曰巨闕……吳王闔閭之時得其勝邪、魚腸、湛廬……時闔閭又以魚腸之劍刺吳王僚。 使披腸夷之甲三事。 闔閭使專諸為秦炙魚者, 引劍而刺之, 遂弑王僚。 此其小試於敵邦, 未見其大用於天下也。 今赤堇之山已合, 若耶溪, 深而不測, 群神不下, 歐冶子即死, 雖覆傾城量金珠玉竭河, 猶不能得此一物。 ”這就明確指出,

吳越名劍都是青銅劍。 青銅劍是否能夠洞穿三層鎧甲?一直引起人們的熱烈追問。

魚腸劍, 一名魚藏劍, 名字來歷, 一說是由於劍身上的花紋有如魚腸, 凹凸不平, 因此得名。 另一說是由於它小巧得能藏於魚腹之中。 據傳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所制, 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 經雨灑雷擊, 得天地精華, 製成了五口劍, 分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

魚腸劍既成, 善於相劍的薛燭被請來為劍“把脈”, 薛燭的眼睛十分“毒”, 他感受到了魚腸劍中蘊藏的亂理和殺意, 回答道:魚腸劍“逆理不順, 不可服也, 臣以殺君, 子以殺父。 ”後來越國進獻寶物給吳國。

陳琦平先生在《魚腸劍與專諸刺王僚》一文裡考證說:

1985年11月上旬, 浙江省紹興縣(這裡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國都)漓渚鎮洞橋村村民在橫路畈挖田泥時發現一把青銅短劍,

通長21.6釐米, 格寬3釐米, 莖長6釐米。 劍身較扁, 略起棱脊, 斜從而寬, 前鋒收狹。 劍格較闊, 圓柱莖, 上有三周凸箍, 首心有圓孔通莖內。 脊兩側各飾一列變體雲雷紋, 格、莖和箍上也有卷雲紋, 是典型的春秋越國銅器。 越國以鑄造寶劍而名滿天下, 紹興境內已發現的越國青銅劍已有20餘把, 但大多劍身較長, 漓渚鎮出土的是最短的一把, 堅韌鋒利, 巧奪天工, 有人認為就是五把越王名劍中的“魚腸劍”。

無獨有偶, 2004年五一黃金周期間, 筆者有幸看到了一件浙江民間收藏的春秋越式短劍殘段, 與前劍尺寸頗為接近, 而在類型學斷代上更加接近春秋晚期。

此劍之格、莖、首基本完整, 劍身大部分已銹蝕殘斷。 整個殘段長約13釐米左右, 估計完整時全劍長約23釐米上下。 劍格呈凹形, 正面為獸面紋嵌藍色琉璃, 背面為卷雲紋嵌綠松石;圓柱莖, 上有兩周凸箍;劍首飾有七道同心圓, 最寬的兩組同心圓之間還鑄有精美的人字紋。

這件越式青銅劍殘段, 整體形制與湖北省博物館藏越王勾踐劍甚為接近;根據現存殘段的工藝特點觀察, 當年其完好時精美程度也近似勾踐劍(當然, 勾踐劍之精美絕倫目前尚無可堪與之比肩者);根據其劍格、劍箍及劍首圓盤的形制特點綜合判斷, 此劍當鑄於春秋晚期, 與吳王闔閭在位的時間基本吻合。

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古兵器研究先驅周緯先生所著《中國兵器史稿》(三聯書店1957年版)一書圖版第43頁,

曾著錄有一把清代著名學者吳大徵氏所藏的“戰國古魚腸劍”拓片, 吳氏自注劍長“通長二尺”並引沈括《夢溪筆談》語“魚腸即今蟠鋼劍也, 又謂之松文”, 稱其為“天然花紋之吳越名劍”。

從拓片上看該劍為菱形薄格, 尺寸過大、形制簡單, 實非“名劍”之屬, 吳氏注語亦明顯有誤。 同時, 魚腸劍系春秋晚期名劍, 亦非戰國之物;且“魚腸”之名, 亦有寫做“魚藏”者, 乃狀其劍短小精悍, 於魚腹可藏匿。 宋人以“魚腸”為劍身之花紋貌, 實則大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