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玄風橋這家人氣老店,承載了無數西安娃的記憶,它沒留住時間,卻留住了味道

對於玄風橋, 不知道各位都熟悉嗎?


打開百度百科, 關於玄風橋的介紹只有平鋪直敘的寥寥幾句。 然而對於附近居住的人甚至大部分西安本地人來說, 對它的印象要遠比這官方說明活色生香的多。

從建國路北口往南走, 大約三百米的距離, 路西有一條巷子, 就是玄風橋了。 它東起建國路, 西接東三道巷, 是一條百余米長的東西小巷, 後又衍生出玄風橋南巷和玄風橋北巷。

初來此地的人, 難免會對“玄風橋”三個縹緲又帶著幾分武俠氣的字所好奇, 然而這裡並沒有過多旖旎的景致。 這條隱藏在茂盛樹蔭下的幽靜小巷,

在路兩旁的商鋪和居民樓的對峙間, 顯得格外擁擠和老舊。 但在這條錯車都有些困難的小巷, 每天早上從遠處就可以看到很多人排起的長龍, 這就是今天嘉哥要說的老店——馬老四肉丁胡辣湯, 這家店, 是無數人尋常早晨早餐的正確打開方式。

看一眼大眾點評, 就知道它的熱門程度。

陝西人對吃要求質樸, 量大實在味道忒就夠了, 在馬老四家要一碗肉丁胡辣湯就著蔥油餅, 妥妥的滿足了這些要求, 一頓早飯, 就能吃的心滿意足。

牛肉、粉條、海帶、木耳、麵筋, 在濃郁的肉湯中分配均勻。 淡淡的胡椒味配合著肉湯的鮮香, 一口就能讓人打個激靈。 嘉哥平日裡對肉丁胡辣湯並沒有特別的喜愛, 然而自打幾年前被朋友拉過來吃過以後,

每個禮拜天的早上, 睡醒了就自然而然開車過來吃一碗。 時間久了, 成為一種執著的習慣。

跟我一樣, 為了這一口大老遠跑過來的人還真不在少數, 無論早晨哪個時段, 都是排隊的人群, 如果慕名而去找不到地, 根本不用擔心, 一條街上就他家排隊排得壯觀。

@妮子倪倪a:火得不得了, 好吃得不得了, 每天早上都排很長很長的隊, 有時候中午不到就賣完關門了!有的人拿著自己家裡的盆來排隊買, 不過能吃到這麼好吃的胡辣湯, 排隊也值!

不過, 馬老四肉丁胡辣湯, 最多還是附近鄰里街坊、隔壁26中的學生們早餐的慣性選擇。 平日裡, 穿著睡衣睡眼惺忪的街坊、正裝筆挺的上班族、背著書包的學生,

各色人群都擠在這幾十平的小店, 用這樣的方式開始一天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在這碗熱氣騰騰的肉丁胡辣湯麵前, 大家都一樣, 是等待被味覺喚醒的餮客。

當然, 最正宗的標配是一碗肉丁胡辣湯就著幾塊蔥油餅。 酥脆的蔥油餅, 被切成不規則的小塊兒, 他們家的蔥油餅絕對是金牌配角, 老吃家講究一餅三吃, 幹吃、泡湯吃、一口湯就一口餅, 每一種都是不同的體驗。 這種約定成俗的組合, 是一種無法表達的味覺體驗, 更說不上哪個更好吃, 兩者似乎本身就是為了互相成就, 讓你偏偏就覺得本來就該這樣。 以至於嘉哥平日裡在自家樓下看到肉丁胡辣湯旁的炸油條都覺得出戲。

@大島River:這家算是我最愛喝的肉丁胡辣湯了,

蔥花餅一定要點!巨好吃!蔥花撒的不吝嗇, 餅子金黃酥脆, 泡到胡辣湯裡很好吃!

每天天還濛濛亮, 馬老四肉丁胡辣湯就早早出攤。 老闆娘永遠都站在大鍋後面, 給來吃的食客們盛湯, 拿著勺麻利的在鍋裡一旋一落, 眨眼功夫辣椒也放好了。 如果是老顧客, 不論多麻煩的花樣, 要稠點還是稀點, 辣子多還是油多, 幾塊錢的油餅, 她只要看你一眼, 不用說都能記得!上次嘉哥帶外地朋友去, 老闆娘問我, 這是你朋友?以前沒見過!就憑這份滿含家常的貼心, 都絕對值得你不論多遠惦記著。

@嘉偉愛可樂:我和我媽老去吃, 有一天我懶得起來, 讓我媽幫我帶一碗回去, 阿姨再三問我媽:“你閨女要吃稀的對吧 ?她應該給你說了吧? 要稀的!”特別害怕我媽給我買錯了!

很多附近的人從學生吃到上班工作又成家, 馬老四胡辣湯也從旁邊搬到現在更大的地方, 從最早的一兩塊錢就能吃到飽, 到現在一小碗胡辣湯已經漲到了七塊, 吃好也得十來塊, 彼此一起見證了瘋漲的物價和流逝的歲月。 但不變的, 是老闆娘凍齡的面容, 和始終如一的味道。

@nanyaolee:從初中喝到現在已經十年了!味道還是如此棒!也是我老爸的最愛哈哈哈, 基本每次都是陪我老爸過來喝!

一直以來, 嘉哥都對街邊老店有種特殊的感情, 那種紮根市井, 沿街而生的小店, 代表了這個城市最具有煙火氣息的一面, 無論城市如何變遷, 都能留下些成長的記憶, 是最日常最鮮活的城市表情。

你最常去的老店是哪家?

留言區跟嘉哥推薦一下,

說不定改天它就會出現在我們的推送裡,

嘉哥願意傾聽你和這個城市的溫情故事。

留言區跟嘉哥推薦一下,

說不定改天它就會出現在我們的推送裡,

嘉哥願意傾聽你和這個城市的溫情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