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魯山肉石引起外媒關注,1斤肉石緣何賣幾千美元?

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對一直致力收藏研究河南魯山肉石的蔣遂安先生進行了採訪。 報導稱, 比起玉石, 中國石頭收藏者蔣遂安則更喜歡看上去像豬肉的石頭。 出現在蔣先生家周圍河床上的石頭呈現玫瑰色或焦糖色, 這讓它們看起來很像一塊塊肉。 多年來收藏了幾百塊石頭的蔣先生說, 它們“看上去就像剛從鍋裡撈出來的豬肉, 有些是燉的, 有些是先煎後燉的或者油炸的”。 ”在問及1斤肉石緣何賣幾千美元?蔣遂安先生圍繞魯山肉石的特徵、分類標準等進行了回答。

蔣遂安先生說, 在暴風雨來臨的時候,

這些岩石被沖到了河裡, 在中國中部山區被很多收藏家發現。 魯山擁有一家專門的肉形石博物館, 並計畫再建一家。 去年, 一個當地肉形石研究委員會成立, 目前有數百名成員。


中國魯山肉石博物館

魯山肉石, 是天然石種, 屬矽質岩石, 有玉髓和石英組成, 產自河南省伏牛山區。 是在地質運動過程中矽質岩石與各種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 在構造麽擦熱力和地下水長期作用下, 形成不同深淺的紅, 橙, 紫, 白的方解石環帶狀沉澱, 各色方解石包繞或充填于巨大的石英岩類構造角礫之間, 並交結固一體, 就形成了這種形似豬肉狀的石。

肉石不僅紋理層次與肉的紋理很像, 更難能可貴的是貴在有肉皮, 有肉皮才算肉石中的上品。

山上的肉石經地質運動剝落到山下, 經河流沖刷搬運至河床, 表面經過土壤和水的長期沁潤, 肉石的皮形成類似煮熟的肉皮。


魯山肉石

蔣遂安先生說, 魯山肉石河料肉石更像熟肉而且十分稀少, 因此更加稀有和珍貴。 魯山肉石化學性質非常穩定, 耐酸腐蝕, 硬度在7左右。 特別是一些精品肉石的肉皮還有天然形成的毛孔, 清晰可見, 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


魯山肉石

蔣遂安先生說, 魯山肉形石有著近百種五花八門的肉皮品種。 最常見的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即白糯皮類, 龍鱗紋皮類, 平紋皮類, 布紋皮類, 紅燒肉皮類, 烤焦皮類, 燒爛皮類, 水煮紋皮類, 荔枝皮類, 苦瓜皮類, 珍珠皮類, 沙琪瑪皮類,

蛋糕皮類, 草花紋皮類, 魚籽紋皮類, 沙紋皮類, 沙漠紋皮類, 糯米紋皮類, 小米紋皮類等。

從皮的色澤上, 又可以分為紅, 深紅, 焦紅, 淺紅, 紅黃, 黃, 深黃, 焦黃, 淺黃, 草黃, 白, 嫩白, 水白等等。 魯山肉石無論是皮還是肉質及紋理, 都是在億萬年的演化過程中自然形成的獨特的魯山肉石及美輪美奐的肉皮品種, 色澤流暢自然。


魯山肉石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稱, 中國對肉形石的欣賞已有數百年歷史。 肉形石中有不同含量的石英和矽;一些岩石的鐵含量高, 會令顏色發紅。 河床和溫泉令岩石的色澤更加溫潤。


魯山肉石

河南省政府去年底公佈的《魯山肉形石命名分類與鑒評》標準將肉形石分為十幾類。 其中對什麼樣的岩石看起來像牛肉、培根和雞肉進行了定義,

並稱高品相的石頭應該看上去有“肥肉”、“瘦肉”和“肉皮”, 並且有“毛孔”。 岩石以100分為滿分進行評分。 對魯山標準持批評態度者稱, 幾乎沒有哪個地方能滿足所有這些特徵。


魯山肉石

65歲的蔣遂安接受採訪時說, 起草魯山肉形石標準並非易事。 這項任務包含有關命名的激烈爭論, 包括這些石頭應該沿用一直以來的習慣稱作“肉石”還是稱作“肉形石”。 他說, 後者勝出了。 他說:“那聽起來更科學。 ”


魯山肉石


魯山肉石


魯山肉石

蔣遂安先生最後說, 在全國範圍, 肉形石岩樣的價格已經大幅上漲。 那些最像肉的石頭可以賣到數千美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