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陶煜:寧波川烏

美味易逝, 寧波人把對川烏的深情製成魚面, 千萬百計都是為了讓滋味得以延續。 遊子回到家鄉, 惦記的就是一碗熱騰騰的魚面, 瓊漿如湧, 燙了舌頭也不肯停箸。

文|陶煜

插畫|鄭莉

寧波有一樣特產, 名曰川烏。 這是馬鮫魚的古名鰆鯃的寧波方言發音。

你說川烏是寧波特產, 渤海黃海的吃貨們一定不服氣, 這不就是馬鮫魚嗎?但寧波象山港的馬鮫魚才不是你們以為的那種馬鮫魚。 東海象山港馬鮫魚體形狹長, 像一枚魚雷, 是馬鮫魚中的優良品種。 東海優質海鮮甚多, 平常日子裡, 馬鮫魚雖是近海魚類,

卻極難保活, 能吃到的皆是冰鮮貨。 唯在近清明的短短數日裡, 馬鮫魚會依習性遊到象山港來排卵交配, 附近漁民一捕獲即可上市, 才是真正的“透骨新鮮”

這段日子前後, 馬鮫魚身價飛漲, 寧波人框定了時間與地域, 此時此地的馬鮫魚才被寧波人稱之為“川烏”。 在江南人的記事簿中, 當令的食物和鄉音總標示著特別的符號, 也包含一種入口抵心的默契。

寧波有道名聲在外的大菜——雪菜黃魚。 到了川烏的季節, 這台大戲自動啟用川烏作為主角, 登臺獻演年度大菜:雪菜川烏

雪菜必須得好, 對於這種可洗淨生吃、可油炒、可其他菜肴搭配食用的青菜, 寧波人最喜歡的吃法是醃制, 是為寧波菜的咸鮮合一。 醃制後的雪菜色澤黃亮、清香鹹鮮,

口感清脆無硬梗, 尤其適合搭配魚類和偏油膩的菜肴。 和大黃魚相比, 川烏的肉質更為細膩, 滑嫩之余滿口鮮香, 小火燜出的湯汁奶白鮮潔, 橫衝直撞的生猛和鹹鮮中有著細膩的魚鮮和豪邁的回味。

寧波人處理海鮮, 有一種特別的手法“抱醃”, 也不會輕易放過了川烏。 先將川烏片切成一指寬的厚片, 然後在魚肉上撒上一層薄薄的細鹽, 醃制15分鐘左右。 “抱醃”是為了讓魚肉入味且緊實, 所以愛心廚娘還會給魚肉稍做按摩以求入味均勻。

對於川烏這種油脂豐厚的魚來說, 抱醃之後最宜香煎。 熱鍋入油, 爆香薑片, 揀去不用, 再將醃制好的魚片放入鍋內, 魚肉遇到滾熱的油花會發出一陣嗞啦嗞啦的響聲,

馬鮫魚那原本光滑發亮的魚皮會開始緊縮, 透明的魚肉也會在慢火熱油裡漸漸泛白, 散發出特有的魚脂香氣。

川烏如刀魚, 時不待人, 過了清明, 肉質一天不如一天, 吃貨的興頭也就下去了。 不過, 街頭巷尾還是可以有緣偶遇。 或許是一碗魚面, 或者是一碗魚丸。 魚面也叫魚糍面, 是海邊人逢年過節辦喜事的必吃菜, 寓意日子紅紅火火, 心想事成。 從馬鮫魚身上刮下魚肉, 搗成似糊非糊的肉泥, 然後撒些許澱粉, 一邊不斷拍打, 最終成為厚度只有幾毫米的魚肉片, 待凝固定型後入籠蒸熟, 冷卻後切成條, 即成嫩滑爽口的魚糍面, 可炒也可湯煮。

美味易逝, 寧波人把對川烏的深情製成魚面, 千萬百計都是為了讓滋味得以延續。

遊子回到家鄉, 惦記的就是一碗熱騰騰的魚面, 瓊漿如湧, 燙了舌頭也不肯停箸。

★以上內容節選自《中國烹飪》2018年5月刊, 歡迎轉發到你的朋友圈。 本微信號所有內容未經授權, 謝絕轉載, 侵權必究。 如需轉載, 請提前溝通, 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 轉載時請在顯著位置注明來源及作者署名。

編輯|貓頭鷹小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