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陪你一起覓“早”過

覓“早”過, 就是過早, 吃早餐。 是湖北的一種地方俗稱, 尤以武漢、荊州、洪湖最為突出。 武漢的熱乾麵、老通城的豆皮, 沙市的早堂面、黃家的手工米粉, 洪湖的鱔魚面、財魚粉, 都是一碗碗叫得很響、傳得很遠的特色早點。 “過早”一詞彙最早出現在清代道光年間的《漢口竹枝詞》中。 因為當時的地理環境和經濟活動, 人們很早就起來集市、做工, 來不及在家用早餐, 就在小吃店用餐。 據說沙市早堂面, 源起于碼頭工人。 碼頭工人辛苦起得早, 趕頭湯:一碗早堂面, 喝上三兩酒, 油性加酒勁, 扛包才有力。 直到今天, 當地人仍然保持過早的習俗,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 工作、學習地與居住區距離增大, 江漢平原過早的習慣仍呈增長態勢。

公交上、地鐵裡、電梯間, 常見靚女左手提包右手拎過早。 女人們也是, 有時間打扮沒時間過早, 只好在上班途中或上班時解決掉。 雖不雅, 但也不失為一道風景線。 偶見成年男人也拎早過, 一邊走一邊吃, 想不通, 亦無美感。 筆者甚是幸運, 居住點、工作地相不到五分鐘, 早上630起床, 洗漱出恭藥降壓, 澆完花草下樓去鍛煉, 走完行程去東升, 菜場口有一百多個品種的早點。 過早的人真是多呀又熱鬧, 品種多得不曉得吃麼事好?有不要蔥的, 要把醋的, 還有的要辣椒的。 8:15分上班打卡, 悠哉遊哉。 來了朋友, 又逢週末, 架上兩火鍋,

一個公安牛肉、一個豬血白豆腐, 端上一碗凍鯽魚, 就是荊州的又一大特色:喝早酒+雞蛋炒飯。 若您不趕時間, 邊喝邊聊至中午, 再上酒桌繼續喝, 午睡過後晚上接著喝, 活動過後再去紅星路, 夜市大排檔, 隨你選隨你挑, 不醉不歸, 莫怪荊州人接待您不周全。 會吃會吹的武漢人(部分啊), 在荊州談酒色變。 時間長了, 酒也累了, 外面的早點雞精味精色精也多了、油品雜了, 改為週一至週五在家自己做。

同樣630起床, 洗漱出恭藥降壓, 鍋坐水人澆花草, 水開下麵條, 澆上前一天晚上備好的碼子, 從陽臺菜盆裡新摘的小蔥綠油油, 那個味、那個型、那個香, 一點不比外面差, 環保且健康。 還有炒麵、炒粉、炒豆皮, 涼麵、煎餅、煎雞蛋, 一周不重樣,

月月有創新。 子女孫伢不在家, 兩個老大不小的人, 想怎麼吃?就怎麼弄。 沙市手工粉、郝穴醬油面、武漢熱乾麵, 在咱家全是小KS。 山東粉皮, 在我家改良成了手工粉, 頭晚溫水泡軟洗淨沙、改切成條, 第二天早上煮好, 澆上肉稍子點上小蔥, 那個勁道比手工米好三倍。 還有雞蛋葛羹配涼麵, 這是別家沒有的。

禮拜六禮拜天, 總有一天在湖邊。 還有一天干嘛咧?陪愛人陪朋友一起“覓”早過。 有人說我就一好吃佬, 不申辯也樂受, 中晚飯爺奶做, 飯來就張口, 早點自己做。 禮拜六下雨, 釣魚不成, 拉上愛人坐上公交, 走路來到黃家塘, 只為覓尋記憶中的沙市手工米粉, 找著了, 吃品著, 卻沒了那個味, 環境也差, 心想下次還去梅台巷。 交警對面、北湖小路的酸辣面不行了,

尋啊找, 覓到了高架橋東面的沙市酸辣面, 一連三個禮拜天, 酸辣面配香乾, 那個酣暢淋漓, 一個字:爽!前不久出差回老家, 酒店有早卻不過, 叫上保哥去路邊:鱔魚涼麵, 再看案板上的油炸小刁魚、幹煸萬年末(一種永遠長不大的小魚), 還有各式鹵菜, 讒蟲出來了, 就這!果然名不虛傳。 返回酒店保哥說, 旁邊還有一特色:一小鍋小爐, 一碗茶、一杯酒, 想吃什麼下什麼?我說乍不早說, 只等下次再來過。

禮拜六禮拜天, 總有一天在湖邊。 還有一天大街小巷裡覓早過, 覓“早”行動還在行進中。 後來我們發現了關廟廣場邊的過早面、大慶路中段的渝式沙市手工米粉、東升菜場的羊雜面、東小對面的宜賓燃面、居正街的黨家油條和豬肝湯。

荊州, 只要您來, 陪你一起看不了草原, 一定陪您覓早過!覓早點, 吃早點, 健康快樂跑不了。

【個微簡介】荊州鄉里伢(jzxiangliya)是水雲天的個人微信公眾號, 記錄身邊的人和事、守護自己的感與悟, 所發文章均為原創, 間或朋友、親人部分作品, 以期批評指正, 共同受益。

堅持原創正能傳導愛善友和

如果覺得好, 順手轉發至您的朋友圈, 那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經歷隨風逝, 文字依然在。 對與錯, 已不再重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