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基建回暖:1.35万亿专项债加速启动,股市掀涨停潮

基建投資回暖在望:萬億空間專項債已加速啟動 國務院力挺在建項目融資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記者 張鐘尹

7月23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 要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 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 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

今年上半年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 常務會議提出的舉措也被市場普遍解讀為穩定基建投資的工作之一。

多位專業人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下半年無論一般債券還是專項債券都有很大的發行空間, 而發行進度的加快, 將有助于完成年初制定的投資目標。 此次會議提出的一系列措施或將結束今年以來基建投資增速的下行趨勢。

基建投資增速放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上半年, 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下滑較快, 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速同比增長7.3%, 比1~5月份回落2.1個百分點, 去年同期增速為21.1%。

記者注意到, 多個省份出現負增長的情況。 比如, 天津1~6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44.6%, 山西省1~5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308.8億元, 下降11.4%;湖南省1~5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4.6%。

值得關注的是, 2017年全年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為19%。 目前為何從兩位數增長跌落?

上周一(7月16日),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第一, 過去這么多年, 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持續保持在一個高位, 20%以上的增長速度保持了很多年, 大家到各個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會發現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從這個角度來講, 當前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和過去相比沒有那么強烈了。 ”

此外, 毛盛勇指出, 中央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角度出發, 對項目的合規性、合理性, 包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判, 對項目包括PPP項目, 加強了合規性校驗。 通過這些手段, 下半年一些合規的項目可能會加快落地進度。

土儲公路棚改將是基建發力重要方向

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將推動部分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

會議要求, 要加強相關方面銜接, 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 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

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地方財政赤字安排8300億元, 專項債券安排1.35萬億元。

鵬元評級研究報告顯示, 2018年上半年地方政府新增一般債券2916.5億元, 新增專項債券412.22億元。 因而, 下半年無論一般債券還是專項債券都有很大的發行空間, 尤其是新增專項債券發行規模較小, 下半年的發行空間較大。

近期, 多地專項債發行節奏都有所加快。 7月24日, 陜西省今年第一筆80億元收費公路專項債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政府債券發行系統成功發行;7月20日,

安徽省發行政府專項債券96.5368億元;7月19日, 福建省發行政府專項債券70.89億元, 分為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

地方政府專項債主要有土地儲備、收費公路、棚改以及其他項目收益債等品種, 華泰證券(15.820, -0.02, -0.13%)分析稱, 未來專項債的加快發行會為地方基建籌集資金。 目前專項債主要分為土儲債、公路債和棚改債, 這三個領域將是基建發力的重要方向。

保障融資平臺合理融資

常務會議要求, 要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 督促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 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 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此舉被市場普遍解讀為穩定基建投資的工作之一。 海通證券(9.800, 0.37, 3.92%)姜超團隊認為, 這一輪對基建投資開的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和融資平臺貸款兩個正門,

前者是年初就確定的1.35萬億元規模, 沒有額外增加, 只是加快進度;后者要受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約束, 其實很難大幅擴張。 所以該團隊認為基建投資只是托底, 無法“大干快上”。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向記者表示, 當前融資平臺正在面臨轉型, 按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合理融資需求, 指的是融資平臺作為企業, 為自己的項目進行規范、合理的融資, 金融機構應該滿足。

他補充, 上半年財政支出進度慢于收入進度, 下一步要加快支出進度;上半年專項債發行進度也較慢, 下半年將加快。 這一系列做法將有助于完成年初制定的投資目標。

中信證券(17.320, 0.18, 1.05%)明明團隊分析稱,在后續實體投資需求方面,基建或將回暖,而地產與制造業投資需求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本次會議提出支持地方融資平臺合理融資需求,同時疊加此前央行與銀保監會公布的資管新規配套細則文件條款,有較多內容有助于非標類融資展期接續,緩解了相關項目資金鏈條的斷裂風險。結合近期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銀保監會鼓勵銀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在融資企穩預期下,近期城投債的收益率已經出現較明顯下行,或將結束今年以來基建投資增速的下行趨勢。

百億資金狂補基建

24日,A股上證綜指上漲1.61%報2905.56點,日線三連陽;深成指漲1.63%報9465.8點,創業板指漲0.53%報1629.61點。兩市放量成交4928.52億元,創逾3個月以來新高。

中字頭再當帶頭大哥,中國鐵建強勢兩連板,中國交建跟隨漲停,中國建筑、中國中車漲超6%。建筑板塊提振大漲,四川路橋、重慶建工、龍元建設等近20股集體漲停。

基建集體爆發,資金大幅補倉傳統行業。

從A股每日上漲及漲停家數分布來看,7月以來,上漲及漲停家數較6月份明顯回升,7月24日漲停家數達77家,位于近兩個月高點。當前A股的表現或進一步驗證了“五窮六絕七翻身”。

Wind統計顯示,7月20日至24日連續三天的大幅反彈中,基建相關板塊漲幅最為明顯。其中,建筑裝飾、建筑材料漲幅均超過9%,位列漲幅榜前兩名,與此同時,鋼鐵、房地產、有色漲幅也位居前10。此外,受益資管新規的銀行、非銀金融漲幅亦較大。

從7月20日至24日盤后行業資金流向來看,銀行業資金凈流入最多,超過50億元。此外,非銀金融、建筑裝飾、計算機等板塊資金凈流入金額亦較大,而醫藥生物則受疫苗事件影響,板塊資金大幅凈流出逾60億元。

從資金凈流入行業分布來看,傳統周期性行業成為資金追逐的熱點,房地產、建材、鋼鐵、有色資金凈流入額均超過10億元,特別是基建相關行業合計凈流入額達百億。

全面寬松基本確認

股市債市變化,與市場預期樂觀息息相關。

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要求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

會議明確,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聚焦減稅降費。

重要表述:

1、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2、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3、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聚焦減稅降費。在企業研發費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地方債等方面有實際動作。

4、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措施。

5、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用于支持小微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等。鼓勵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豁免發行人連續盈利要求。

6、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努力實現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對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降低費用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給予獎補。

7、督促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刊文指出,國務院常務會議一錘定音,釋放了全面寬松的信號。中信證券債券研究團隊稱,貨幣寬松政策再確認。

中信證券債券研究團隊指出:

年初以來貨幣政策邊際放松在流動性緊張局面的逐步紓解過程中不斷確認,本次央行大額超預期新作MLF再次確認貨幣政策寬松。

回顧年初以來貨幣政策取向,松緊適度、流動性合理穩定等表述事后驗證了貨幣政策的邊際轉松,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也隨之下行。

具體到貨幣政策操作實踐,3次定向降準、MLF擔保品擴容、MLF超額續作等成為流動性投放和貨幣政策轉松的切實注腳。

本次新作5020億元MLF再次驗證貨幣政策轉松,在銀行資金面整體偏松的環境下開展大額投放,對長期流動性環境的呵護意圖料高于短期資金面的維穩考慮,后續流動性環境寬松可期。

此前的7月23日,央行意外開展巨量MLF操作。央行開展5020億元1年期MLF操作,未進行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700億元逆回購到期。

市場人士分析稱,在貨幣市場流動性較好的情況下,央行開展大額度MLF操作,旨在適當提振信貸和信用債市場,緩解信用緊縮狀況。

以往是大水漫灌,這次有寬松但沒刺激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

以往都是大水漫灌,這次有寬松但沒刺激。以前每一次央行都是大幅降息降準,比如08年那一輪央行降息5次降準3次,12年那一輪央行降息2次降準3次,15年那一輪央行降息6次降準5次,但是這一輪到目前為止,央行定向降準3次,但是沒有降息。

降準說明貨幣有放水,但沒降息說明沒有漫灌,這一次有寬松但是沒有刺激。

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同樣認為,政策面正式變化,但不會再度出現2014那種大水漫灌。

三領域或是基建發力重要方向

華泰證券分析師李超表示:

下半年的關鍵點在于通過相關政策刺激擴大內需,將經濟增速控制在合理區間,避免產生系統性風險。未來如果政策以擴大內需為導向,并穩住基建投資,信用擴張的周期性行業會出現機會。國務院常委會議要求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未來將受益基建相關行業,基建投資增速可能觸底反彈。

當前貨幣政策的核心目標在于穩定社會融資增速,近期監管政策細則紛紛落地,相比之前市場預期一些具體規定也做了柔性處理。這些貨幣政策操作目標在于與擴大信用相配合。

未來專項債的加快發行會為地方基建籌集資金。目前專項債主要分為土儲債、公路債和棚改債,這三個領域將是基建發力的重要方向。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

基建投資托底,但沒有大干快上。這一輪政策的重心是積極財政,而一個重要落腳點是基建投資。但基建投資過去的高增長,很大一部分資金來自于表外影子銀行,比如基建信托,PPP融資等,現在資管新規明確影子銀行規模不能增加,只是存量規模萎縮不用那么快。

這一輪對基建投資開的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和融資平臺貸款兩個正門,前者是年初就確定的1.35萬億規模,沒有額外增加,只是加快進度;后者要受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約束,其實很難大幅擴張。

所以我們認為基建投資只是托底,而沒法大干快上。

- End -

中信證券(17.320, 0.18, 1.05%)明明團隊分析稱,在后續實體投資需求方面,基建或將回暖,而地產與制造業投資需求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本次會議提出支持地方融資平臺合理融資需求,同時疊加此前央行與銀保監會公布的資管新規配套細則文件條款,有較多內容有助于非標類融資展期接續,緩解了相關項目資金鏈條的斷裂風險。結合近期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銀保監會鼓勵銀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在融資企穩預期下,近期城投債的收益率已經出現較明顯下行,或將結束今年以來基建投資增速的下行趨勢。

百億資金狂補基建

24日,A股上證綜指上漲1.61%報2905.56點,日線三連陽;深成指漲1.63%報9465.8點,創業板指漲0.53%報1629.61點。兩市放量成交4928.52億元,創逾3個月以來新高。

中字頭再當帶頭大哥,中國鐵建強勢兩連板,中國交建跟隨漲停,中國建筑、中國中車漲超6%。建筑板塊提振大漲,四川路橋、重慶建工、龍元建設等近20股集體漲停。

基建集體爆發,資金大幅補倉傳統行業。

從A股每日上漲及漲停家數分布來看,7月以來,上漲及漲停家數較6月份明顯回升,7月24日漲停家數達77家,位于近兩個月高點。當前A股的表現或進一步驗證了“五窮六絕七翻身”。

Wind統計顯示,7月20日至24日連續三天的大幅反彈中,基建相關板塊漲幅最為明顯。其中,建筑裝飾、建筑材料漲幅均超過9%,位列漲幅榜前兩名,與此同時,鋼鐵、房地產、有色漲幅也位居前10。此外,受益資管新規的銀行、非銀金融漲幅亦較大。

從7月20日至24日盤后行業資金流向來看,銀行業資金凈流入最多,超過50億元。此外,非銀金融、建筑裝飾、計算機等板塊資金凈流入金額亦較大,而醫藥生物則受疫苗事件影響,板塊資金大幅凈流出逾60億元。

從資金凈流入行業分布來看,傳統周期性行業成為資金追逐的熱點,房地產、建材、鋼鐵、有色資金凈流入額均超過10億元,特別是基建相關行業合計凈流入額達百億。

全面寬松基本確認

股市債市變化,與市場預期樂觀息息相關。

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要求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

會議明確,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聚焦減稅降費。

重要表述:

1、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2、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3、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聚焦減稅降費。在企業研發費用、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地方債等方面有實際動作。

4、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措施。

5、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用于支持小微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等。鼓勵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豁免發行人連續盈利要求。

6、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努力實現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對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降低費用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給予獎補。

7、督促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刊文指出,國務院常務會議一錘定音,釋放了全面寬松的信號。中信證券債券研究團隊稱,貨幣寬松政策再確認。

中信證券債券研究團隊指出:

年初以來貨幣政策邊際放松在流動性緊張局面的逐步紓解過程中不斷確認,本次央行大額超預期新作MLF再次確認貨幣政策寬松。

回顧年初以來貨幣政策取向,松緊適度、流動性合理穩定等表述事后驗證了貨幣政策的邊際轉松,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也隨之下行。

具體到貨幣政策操作實踐,3次定向降準、MLF擔保品擴容、MLF超額續作等成為流動性投放和貨幣政策轉松的切實注腳。

本次新作5020億元MLF再次驗證貨幣政策轉松,在銀行資金面整體偏松的環境下開展大額投放,對長期流動性環境的呵護意圖料高于短期資金面的維穩考慮,后續流動性環境寬松可期。

此前的7月23日,央行意外開展巨量MLF操作。央行開展5020億元1年期MLF操作,未進行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700億元逆回購到期。

市場人士分析稱,在貨幣市場流動性較好的情況下,央行開展大額度MLF操作,旨在適當提振信貸和信用債市場,緩解信用緊縮狀況。

以往是大水漫灌,這次有寬松但沒刺激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

以往都是大水漫灌,這次有寬松但沒刺激。以前每一次央行都是大幅降息降準,比如08年那一輪央行降息5次降準3次,12年那一輪央行降息2次降準3次,15年那一輪央行降息6次降準5次,但是這一輪到目前為止,央行定向降準3次,但是沒有降息。

降準說明貨幣有放水,但沒降息說明沒有漫灌,這一次有寬松但是沒有刺激。

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同樣認為,政策面正式變化,但不會再度出現2014那種大水漫灌。

三領域或是基建發力重要方向

華泰證券分析師李超表示:

下半年的關鍵點在于通過相關政策刺激擴大內需,將經濟增速控制在合理區間,避免產生系統性風險。未來如果政策以擴大內需為導向,并穩住基建投資,信用擴張的周期性行業會出現機會。國務院常委會議要求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未來將受益基建相關行業,基建投資增速可能觸底反彈。

當前貨幣政策的核心目標在于穩定社會融資增速,近期監管政策細則紛紛落地,相比之前市場預期一些具體規定也做了柔性處理。這些貨幣政策操作目標在于與擴大信用相配合。

未來專項債的加快發行會為地方基建籌集資金。目前專項債主要分為土儲債、公路債和棚改債,這三個領域將是基建發力的重要方向。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

基建投資托底,但沒有大干快上。這一輪政策的重心是積極財政,而一個重要落腳點是基建投資。但基建投資過去的高增長,很大一部分資金來自于表外影子銀行,比如基建信托,PPP融資等,現在資管新規明確影子銀行規模不能增加,只是存量規模萎縮不用那么快。

這一輪對基建投資開的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和融資平臺貸款兩個正門,前者是年初就確定的1.35萬億規模,沒有額外增加,只是加快進度;后者要受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約束,其實很難大幅擴張。

所以我們認為基建投資只是托底,而沒法大干快上。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