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父母別剪掉孩子的翅膀,還嫌棄他們不會飛翔

父母別剪掉孩子的翅膀, 還嫌棄他們不會飛翔

每一個孩子都像蝴蝶一般擁有絢麗的翅膀, 有的孩子可以揮舞著翅膀, 自由地遨遊在天際, 而有的孩子卻早已被剪掉翅膀, 不會飛翔。

每一個人做父母的起初, 都在心底信誓旦旦地告訴自己不會成為父母那樣的父母, 然而時過境遷, 或多或少打上了父母的烙印, 延續著以前生活, 繼續著以前的故事, 我們終究善於對自己無能為力, 卻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 於是,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 父母永遠長不大, 但總逼著孩子長大成人。

作為家長, 很多時候無法對孩子神助攻,

卻只能火燒火燎地拿著剪刀修剪孩子的翅膀, 想要朝著自己的方向生長。

家庭教育七把刀:

第一把刀:【嘮叨】砍去了孩子的耐心和陽光, 給孩子帶去了未來的煩躁!

好教育應適應孩子的節奏, 但是父母嘮叨, 往往採取了跟不上孩子發展節奏的教育方式。 當父母遇到教育孩子的問題, 或是認為孩子一定要記住的事情, 強調是有必要的。 但是如果多次進行重複, 這對已有自我概念的孩子來說, 等於忽視孩子的感受和他們的面子。 這樣做不僅達不到教育效果, 而且勢必引發孩子的負面情緒。

父母經常會借嘮叨進行“宣洩”, 直接引用和重複別人的話, 或借別的孩子的長處來說自己孩子的問題。 比如, 老師對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評價,

都會“鸚鵡學舌”般地對孩子“述說”。 於是, 嘮叨就變成了時時的對比, 讓孩子總感覺到不如別人, 很有可能會“破罐子破摔”, “聽話”的孩子很受傷!

第二把刀:【比較】, 逼迫孩子走向自卑!

有一些家長出於好心, 想激發自家孩子的上進心, 就會講“你看你們班誰成績多棒, 你應該多跟人家請教學習方法”, 甚至有些父母, 常常把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跟單位同事的孩子相比, 會導致孩子煩躁不安, 會讓孩子走向自卑。

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和上進心要使用正確的方法。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 那些內向要強的孩子尤為強烈。 家長跟孩子談學習的事情, 要用尊重的態度, 相信孩子從心底裡是希望進步的。 對孩子偶爾的失誤不要過於指責。

但是對滿不在乎的孩子, 應適當嚴厲批評, 引起重視。

此外, 家長如果下定決心引導孩子改變現狀, 就要從自身做起, 用認真而略帶嚴肅的態度交流學習情況, 商定行為要求, 但最好堅持執行。 此外, 對缺少方法的孩子, 應提供方法, 提升效率。 尋找科學、合適的方法比一味指責、盲目比較高明且有效。

第三把刀:【 打 】直接搗毀、滅掉、搗碎孩子的自尊, 把孩子逼向了自暴自棄!

很多家長看見孩子犯錯, 做錯了事, 話不多說, 上去就是一頓胖揍。 打完之後家長該幹什麼幹什麼, 留下孩子在一旁滿腹委屈, 心裡想著他們幹嗎打我?就不能講道理嗎?會讓孩子認為爸媽是個不講道理的人, 孩子以後有什麼話也不和家長說,

會導致孩子和家長的距離越來越遠。

並不是不讓家長打孩子, 有時候孩子做的實在太過分了, 該打還是打。 但是打過之後要耐心的給孩子講道理, 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裡做錯了, 為什麼會挨打。 而且父母絕不能因為自己情緒不好, 或自己犯錯了, 而去拿孩子出氣, 這是絕對不能原諒的。

第四把刀:【忽略】直接砍掉了孩子的安全感, 給孩子帶去內心的恐懼和關閉心門!

“媽媽我腰疼, 真的。 ”

“爸爸, 我們去踢球吧, 你聽到了嗎?”

“媽媽, 你看著我, 看看我呀!媽媽, 你把我扔回垃圾桶吧!”

忽視, 似乎是家長帶孩子的慣用伎倆;

被忽視, 似乎也是每個孩子都會被迫“習慣”的成長遭遇。

現在社會, 年輕的父母要忙於生計, 因此沒有更多的時間陪在孩子身邊。

孩子有時並不是真的“腰疼”, 偶爾的“無理取鬧”, 並不是一味調皮搗蛋, 只是想通過一些小動作吸引家長的注意, 來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

第五把刀 :【懷疑】砍掉了孩子對未來的希望!為孩子帶來的是絕望、失望!

在孩子們的成長路上, 家長們老是抱著懷疑的態度, 生怕哪兒出了亂子, 一切無法收場一樣。 正因為如此, 許多大人都在莫名恐慌, 胡思亂想, 甚至神經過敏, 不由自主地越俎代庖, 看上去花了一些精力, 到底有沒有作用, 恐怕就很難說了。

無論是教師, 還是家長, 他們老是在琢磨, 這樣的事兒, 孩子能否完成好。 殊不知, 每個人的成長都存在不同的行為方式, 犯點錯誤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 如果我們害怕或者不允許孩子犯錯誤, 就有可能更多的干涉其行為。在無形中,我們看上去給孩子的成功加了保險,殊不知,正如躲在籠子裡的金絲鳥一樣,衣食無憂,但真正走向了藍天,面對風風雨雨,就會發現寸步難行。

兩個大樹庇護下的一棵小樹,隨著時間的推移,那棵小樹最終萎縮下去,很難支撐起一片藍天。一個人的成長如一棵樹一樣,沒有風雨的洗禮,很難成為一棵真正的大樹。沒有誰的成長不磕磕碰碰,只有增強了免疫力,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創造偉大人生。

我們的親情之愛常常走向誤區,固執地以為,只要把孩子保護好好地,等到他長大成人了,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地好起來。殊不知,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風浪的洗滌,就像馮小剛先生所說,我們都長不大,但都在不斷地成長。人生之所以能夠變得強大起來,就是在不斷地失敗與挫折中堅定意志,最終走向幸福的明天。

第六把刀 :【諷刺】砍掉了孩子的善良與純真!把孩子逼向了虛偽和扭曲!

經常被家長挖苦、諷刺的孩子,進步非常慢,有的甚至失去信心。挖苦只會使孩子上進心、自尊心受到傷害,對孩子的精神健康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危害。而且,家長的挖苦往往使孩子變得感情冷漠,對父母失去信賴和依靠,對家庭充滿厭惡與反感,進而引發孩子的反抗和報復心理,很容易造成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壁壘。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否定性的評價比肯定性的評價讓孩子記得深遠。這是因為否定性評價常常發生於沮喪或急切的情況下,有很強的衝撞力,也因此會留下深刻印象。通常在孩子的個性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尊心還沒強到可以不在乎別人的批評時,父母的否定往往會產生重要影響,在他們潛意識裡留下很深的痕跡。

各種貶低的話會像種子一樣在心裡紮下根,這樣的次數越多,根就紮得越深,逐漸成為他們自我評價的標準,結果使自己真的成為被父母咒駡的那種人。

澳洲的一位家庭心理學家稱這種無意譏諷的行為是一種“無心的催眠”。他說:“多數人都不知道,這種催眠每天都在發生,而且深入孩子心中的無意識層面。即使沒有這種意思,但孩子的人格依然會按照我們暗示的言行發展。”於是性格中的軟弱、自卑、膽怯和自暴自棄就會伴隨而來,甚至終生無法擺脫。

第七把刀 :【溺愛】砍掉了孩子的能幹和謙虛!逼迫孩子走向了狂妄、自大和迷茫!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一句話:“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由此可見,溺愛帶給孩子的並不是幸福,相反,恰好是不幸的開始。父母們,以下這幾種愛孩子的方式,你是否有過?如果有,請記住:這種愛,是危險的陷阱,它會把你的孩子變為一個不幸的人。

不少家長將子女視為“小皇帝”,寵愛有加,嬌慣無比,甘做保姆、奴隸,生活上包攬—切,學業上越俎代庖。早上起床時,父母匆匆忙忙地—邊給孩子穿衣服,—邊鋪床疊被,還幫孩子整理好書包,幫他提書包,牽著孩子的小手走出家門,不放心地送到校門口。放學時,爸媽們早早等候在校門口,—見孩子出來趕緊上前幫助拎過孩子的書包,然後又牽著孩子的小手—直回家。在家裡,吃飯時,幫他盛飯夾菜。

這樣包辦下去,會讓孩子產生嚴重依賴心理,消磨掉孩子的獨立精神。由於家長們過分溺愛,處處包辦代替,使孩子們漸漸習慣於依賴他人,錯失能力養成的機會。這樣的孩子,沒有獨立性,甚至不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長必須狠下心來,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庭教育中的每一個故事,就像一面面鏡子,將大人的焦慮、迷茫和孩子的無奈和重壓盡收眼底。那些認為自己並不優秀的父母,拼命想要孩子優秀,多少想在孩子身上彌補自己曾經的遺憾,困在自己的情緒裡,便忽略了旁邊小人兒的感受。而讓孩子從一開始,便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很快被推進社會的大流,承擔著父母的希望,被進行著各種比較。看似竭盡全力的一切,可能正在摧毀他。

慢慢長大的孩子,只是希望自己的父母,向小時候牙牙學語、蹣跚學步那樣,即使失敗、摔倒,也會有耐心教會自己說話和走路。或許自己並不是最優秀、最完美的那個孩子,但只要每一天睜開眼,父母有溫柔的眼神、鼓勵的表情。即使孩子做得不夠好,也會多點耐心。

父母別剪掉了孩子的翅膀,還嫌棄他們不會飛翔,別對孩子們失望。

就有可能更多的干涉其行為。在無形中,我們看上去給孩子的成功加了保險,殊不知,正如躲在籠子裡的金絲鳥一樣,衣食無憂,但真正走向了藍天,面對風風雨雨,就會發現寸步難行。

兩個大樹庇護下的一棵小樹,隨著時間的推移,那棵小樹最終萎縮下去,很難支撐起一片藍天。一個人的成長如一棵樹一樣,沒有風雨的洗禮,很難成為一棵真正的大樹。沒有誰的成長不磕磕碰碰,只有增強了免疫力,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創造偉大人生。

我們的親情之愛常常走向誤區,固執地以為,只要把孩子保護好好地,等到他長大成人了,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地好起來。殊不知,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風浪的洗滌,就像馮小剛先生所說,我們都長不大,但都在不斷地成長。人生之所以能夠變得強大起來,就是在不斷地失敗與挫折中堅定意志,最終走向幸福的明天。

第六把刀 :【諷刺】砍掉了孩子的善良與純真!把孩子逼向了虛偽和扭曲!

經常被家長挖苦、諷刺的孩子,進步非常慢,有的甚至失去信心。挖苦只會使孩子上進心、自尊心受到傷害,對孩子的精神健康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危害。而且,家長的挖苦往往使孩子變得感情冷漠,對父母失去信賴和依靠,對家庭充滿厭惡與反感,進而引發孩子的反抗和報復心理,很容易造成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壁壘。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否定性的評價比肯定性的評價讓孩子記得深遠。這是因為否定性評價常常發生於沮喪或急切的情況下,有很強的衝撞力,也因此會留下深刻印象。通常在孩子的個性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尊心還沒強到可以不在乎別人的批評時,父母的否定往往會產生重要影響,在他們潛意識裡留下很深的痕跡。

各種貶低的話會像種子一樣在心裡紮下根,這樣的次數越多,根就紮得越深,逐漸成為他們自我評價的標準,結果使自己真的成為被父母咒駡的那種人。

澳洲的一位家庭心理學家稱這種無意譏諷的行為是一種“無心的催眠”。他說:“多數人都不知道,這種催眠每天都在發生,而且深入孩子心中的無意識層面。即使沒有這種意思,但孩子的人格依然會按照我們暗示的言行發展。”於是性格中的軟弱、自卑、膽怯和自暴自棄就會伴隨而來,甚至終生無法擺脫。

第七把刀 :【溺愛】砍掉了孩子的能幹和謙虛!逼迫孩子走向了狂妄、自大和迷茫!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過一句話:“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由此可見,溺愛帶給孩子的並不是幸福,相反,恰好是不幸的開始。父母們,以下這幾種愛孩子的方式,你是否有過?如果有,請記住:這種愛,是危險的陷阱,它會把你的孩子變為一個不幸的人。

不少家長將子女視為“小皇帝”,寵愛有加,嬌慣無比,甘做保姆、奴隸,生活上包攬—切,學業上越俎代庖。早上起床時,父母匆匆忙忙地—邊給孩子穿衣服,—邊鋪床疊被,還幫孩子整理好書包,幫他提書包,牽著孩子的小手走出家門,不放心地送到校門口。放學時,爸媽們早早等候在校門口,—見孩子出來趕緊上前幫助拎過孩子的書包,然後又牽著孩子的小手—直回家。在家裡,吃飯時,幫他盛飯夾菜。

這樣包辦下去,會讓孩子產生嚴重依賴心理,消磨掉孩子的獨立精神。由於家長們過分溺愛,處處包辦代替,使孩子們漸漸習慣於依賴他人,錯失能力養成的機會。這樣的孩子,沒有獨立性,甚至不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長必須狠下心來,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庭教育中的每一個故事,就像一面面鏡子,將大人的焦慮、迷茫和孩子的無奈和重壓盡收眼底。那些認為自己並不優秀的父母,拼命想要孩子優秀,多少想在孩子身上彌補自己曾經的遺憾,困在自己的情緒裡,便忽略了旁邊小人兒的感受。而讓孩子從一開始,便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很快被推進社會的大流,承擔著父母的希望,被進行著各種比較。看似竭盡全力的一切,可能正在摧毀他。

慢慢長大的孩子,只是希望自己的父母,向小時候牙牙學語、蹣跚學步那樣,即使失敗、摔倒,也會有耐心教會自己說話和走路。或許自己並不是最優秀、最完美的那個孩子,但只要每一天睜開眼,父母有溫柔的眼神、鼓勵的表情。即使孩子做得不夠好,也會多點耐心。

父母別剪掉了孩子的翅膀,還嫌棄他們不會飛翔,別對孩子們失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