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香甜柔軟的白麵饅頭應該這樣做才是最好吃的!

饅頭, 又稱之為饃、饃饃(在山西方言、閩方言, 安徽北部有此稱乎, 饃字是後造字, 有人認為饃字來源於饅字在早先晉語的讀音。 關中、中原等地稱之為饃), 中國漢族傳統麵食之一, 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 形圓而隆起。 本有餡, 後稱無餡的為饅頭, 有餡的為包子。 通常人們選擇饅頭來作為主食。

饅頭在我們北方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主食之一, 以前家家戶戶都是自己做的, 現在生活節奏快了, 很多人都直接在外面買來吃。 外面買的饅頭一般都是又白又發, 可是添加的東西大家心知肚明, 要想自己做出這種效果,

其實也不難, 推薦一個不需要泡打粉, 也不需要二次發酵的方法。 雖然這個方法和傳統的方法大相徑庭, 但是效果可是杠杠的。

做為一個專業的麵食店經營者,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想要饅頭又白又香根本就不需要添加任何的東西, 只要掌握好製作工藝和步驟做出來的饅頭絕對喧騰白淨, 香甜可口, 首先第一步是發麵必須要發透, 我一直就使用老肥也就是俗稱的面引子發酵, 對酵母發酵不太掌握,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 季節和溫度對發酵的影響可以通過調節老肥的用量和水溫來解決, 通常麵粉和老肥用量比例是16到20比1, 天熱少放, 天冷多放並且加蓋保溫物延長發酵時間, 麵粉和水的比例是5比2, 麵團膨脹到原來的兩倍以上,

內部有較大蜂窩類似絲瓜瓤狀即為發酵完成。

發酵面時一定要發到時間, 劑子口一定要朝上, (北方人一般不會把麵團再揉成饅頭狀, 這是劑子口要朝下, 日常食用的一般都是白麵饅頭, 因此一般不會加別的東西, 只有逢年過節有時候會在饅頭上加點棗花生之類的)。 下劑子擺在籠屜上時, 千萬不要碰, 否則不會“開花”。 上籠屜時火一定要旺, 而且要在水沸時上籠屜。 特點:色澤潔白, 形如花朵, 甜香爽口。

冬天室內溫度低, 發麵需要的時間較長, 如果發酵時在面裡放點白糖, 就可以縮短發麵的時間。 在發酵的麵團裡, 人們常要放入適量堿來除去酸味。 檢查施堿量是否適中, 可將麵團用刀切一塊, 上面如有芝麻粒大小均勻的孔,

則說明用堿量適宜。 蒸出的饅頭, 如因堿放多了變黃, 且堿味難聞, 可在蒸過饅頭的水中加入食醋100-160克, 把已蒸過的饅頭再放入鍋中蒸10-15分鐘, 饅頭即可變白, 且無堿味。 蒸饅頭時, 在麵粉裡放一點鹽水, 可以促使發酵, 蒸出的饅頭又白又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