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沒有“熊孩子”,只有不管不問的“熊家長”

先講一個前不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幾天前的五一假期, 我也外出旅遊了一次。 回程買了過夜的火車臥鋪票, 坐過臥鋪的朋友應該知道, 晚上伴隨著火車的晃動, 其實是比較難入睡的。 淩晨一點多鐘, 火車停靠一站, 此時我乘坐的車廂已經沒有了聲音, 同車廂的旅客大多睡下了。 這時, 在車廂的最尾端, 也是我隔壁的房間, 上來了一家四口:父母二人, 帶著一對兄妹, 哥哥大概五六歲的樣子, 妹妹三歲左右。

上車之後, 這兩個孩子似乎根本沒有意識到此時車廂已經關燈, 其他人也都已經安靜, 他們倆兄妹就這樣自顧自地在車廂的這頭玩起了遊戲,

吵鬧聲、笑聲一下子充斥了整個安靜的車廂。 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淩晨兩點左右, 而且是愈演愈烈, 睡在他們隔壁的我還不時能感覺到那個男孩子踢牆的咚咚聲。 此時, 和我睡在同一個房間的其他旅客都開始“輾轉反側”。 和我一起同行的朋友問我怎麼辦, 這時我意識到, 如果再不出來干預, 那這一夜我們一車廂的人都要陪著這兩個小傢伙了。

我起身下床, 直接找到了孩子的父母, 很客氣地告訴他們, 如果您的孩子睡不著, 建議把他們帶到兩節車廂的連接處安撫, 因為他們確實打擾了許多人休息。

讓我感到意外的是, 兩個孩子經過了父母的批評之後, 很快安靜了下來,

車廂又恢復了安靜。 轉過天一想, 這兩個孩子不就是標準的“熊孩子”嗎, 半夜不睡, 在公眾場所大吵大鬧, 打擾別人休息。 可我又一想, 如果他們的父母早一點主動制止, 是不是問題直接就可以解決?

那到底是孩子“熊”, 還是家長“渾”

上大學時, 老師給我們看過一部紀錄片---2004年張以慶執導紀錄片《幼稚園》, 他記錄了我國武漢的一所寄宿制幼稚園中14個月的生活。

“幼稚園生活是流動的, 孩子們成長是緩慢的, 每天都發生一些小事卻也都是大事, 因為兒時的一切對人的影響是久遠的。 一個單位、一段日子、一堆生活中的生活片段, 總會承載點什麼, 那便是當我們彎下腰審視孩子的同時, 我們也審視了自己和這個世界。 ”

在紀錄片開頭字幕中出現這樣兩句話:“或許是我們的孩子,

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張白紙, 上面有什麼, 是什麼, 大部分是後天書寫的, 而父母, 就是在這張白紙上留下第一筆的人。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孩子是沒有與生俱來的是非觀, 對與錯是後天形成的概念, 每個人都會有微暴力的行為出現, 比如發洩, 生氣, 而此時父母的積極引導就顯得格外重要。

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

美國著名成長心理學家皮克哈特曾說:“當熊孩子犯錯之後, 最好的結果不是剝奪, 而是修補。 因為做了不該做的事, 所以他應該因此做一些事以彌補其過錯。 ”

他相信讓做錯事的熊孩子採取彌補措施是有效的。

他舉例說:“如果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從自己父母那裡偷錢, 那麼為了彌補受到傷害的父母之間的感情, 修補行為就可以是把錢還回去以及陪伴父母度過愉快時光, 或者週末多做點家務。 他在進行修補行為的時候, 也會反省自己。 ”

請尊重孩子的天性, 有些地方真的不適合孩子去。

不得不承認, 嬉鬧是孩子的天性, 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公共場所出行也是父母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對兩三歲的孩子解釋公共空間, 無異於對牛彈琴。 公共意識的養成要靠兒童對公共規範的主動內化, 如果僅僅因為害怕孩子吵鬧就拒絕帶他們出門, 孩子缺少親身體驗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邊界的機會, 永遠不會發自心底接受公共規範的管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