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我不是你的孩子,平板電腦才是。」

全文約1376字, 閱讀需4分鐘

前些天, 有個視頻在家長群裡傳播開來。

視頻裡一個八九歲的男孩子光著上身挨打, 他媽媽邊打邊問 “平板電腦是不是拿到學校去了!” 孩子開始不吱聲, 但雨點般落下的木棍, 終於讓孩子攥著拳頭喊出一句 “是”!

媽媽緊接著又邊打邊問“放哪裡了!”

男孩邊躲邊帶著哭腔喊“我不知道!”

短短1分14秒, 木棍就接連打斷了好幾根。

孩子的後背被打的一片通紅, 連哭喊的聲音都嘶啞了。

事情的起因是男孩把家裡的平板電腦帶去學校, 不小心弄丟了。 於是孩子媽媽錄了這麼段視頻, 發在了學校群裡,

表示打自己孩子是希望小偷 “良心發現” 把電腦還回來。 這種奇葩的腦回路, 讓人不禁懷疑:這當媽的怕不是腦子進水了吧?

更大跌眼鏡的是, 這種讓人看不懂的 “神操作”, 居然還有不少人表示贊同。 覺得打孩子正常的——

看看這些對打孩子理直氣壯、還引以為榮的言論, 簡直讓人懷疑自己穿越到了建國前。

但仔細想一下, “棍棒底下出孝子”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是多麼源遠流長、理所應當。 就算是如今學習了最新育兒觀念的新時代父母, 一旦遇上了孩子撒潑犯渾耍脾氣、自己好說歹說都沒用的時候, 揮向娃的手就按捺不住了。

到底為什麼打孩子因為對孩子製造的 “麻煩” 不知所措、視孩子為私有財產、不知道怎麼和孩子溝通、仗著自己絕對的體力優勢的一種野蠻鎮壓。

說難聽點, 越沒用的父母, 就越愛用這種看似簡單好用見效快的方式:打!

打孩子的父母, 對外面的世界往往軟弱無力, 只能將矛頭掉轉朝向自己能控制的孩子, 通過虐打孩子, 來宣洩對自己懦弱無能和外界壓力的怒火。

可是當對著孩子高高舉起巴掌的時候, 有多少家長想過, 揮下去的後果是什麼呢?可能確實是 “長記性”了, 孩子知道痛了, 下次就不敢了。

但問題是, 怎麼能夠簡單粗暴地通過這種方式訓練孩子!他是你的孩子, 不是寵物啊!

你可能覺得, 孩子不會記仇, 而反對體罰網友的現身說法是這樣的:

這些當年挨打的孩子, 可沒那麼隨便就忘了當年的挨打的痛,

甚至長大後也沒理解大人為什麼要打自己。

沒錯, 孩子還小時看著不大記事, 所以打這種方式似乎最管用。 但這個時候打他, 以孩子有限的理解能力, 也只能告訴他這麼做會有壞的後果, 但道理他並不懂。 所以想用打讓孩子“懂事”, 真的是你想多了。

而挨打多了、又不理解為什麼會挨打, 孩子往往就會變得不敢表達意見、不敢嘗試、怯懦順從。 因為只有這樣, 才能不遭到更多“莫名其妙”的體罰。

“乖孩子”養成的背後, 埋下的要麼是對弱者施暴的傾向、要麼是對一生無法擺脫的無能陰影。

胡適很早就說過, 對待孩子的態度, 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當很多國家把不允許打孩子列入法律的時候, 那些高喊 “不打不成材” 的評論,

就顯得格外紮心了。

教育孩子, 愛換來愛, 傷害只能換來傷害。 養育孩子, 本來就是件充滿挑戰的事、也沒有捷徑可走, 只有無能的父母才會用暴力對待自己的孩子。

我們給予孩子所有的教育方式, 都是想讓他擁有更好的人生;而不是讓自己成為孩子人生第一個最艱難、也最無法逾越的障礙。

當這位母親為了一個平板電腦, 對孩子大打出手的時候。 不知有沒有做好這個準備, 二十年後的一天, 孩子對她說:我不是你的孩子, 平板電腦才是。


不完全媽媽 | 往期薦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