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這個滿大街都寫著好吃的城市裡,這15家值得為它胖十斤

花吃姐姐的探訪手記

專注發現各地美食好物

當滿大街潮汕牛肉火鍋爆發時, 全中國人民都記住了“潮汕”這個地方。

潮汕位於粵東沿海, 與福建接壤。 飲食文化中有海陸基因, 結合粵閩兩地特色, 豐富又多元。 以致於我吃了五天, 一點都沒覺疲勞, 甚至還很戀戀不捨。

我猜有不少人都和我一樣, 剛開始以為“潮汕”是一個市。 其實不然, 它是“潮州”、“汕頭”、“揭陽”三地的總稱。

揭陽因有機場, 通常作為中轉地。 揭陽機場去汕頭一小時左右的車程, 去潮州只需三四十分鐘。

這次的潮汕行我留給汕頭三天, 潮州兩天。

兩座城市雖是同根同源, 但自身性格很鮮明。 打個不恰當但好理解的比方:汕頭就好像上海, 潮州則是北京。 一個現代化, 一個古韻。

從遊玩角度來說, 更喜歡潮州慢悠悠的步調;而說起吃, 私心覺得汕頭更為好吃。

汕頭的一天是從腸粉乾麵豬血湯粿汁開啟, 再由生醃魚飯薄殼砂鍋粥結束。 平均每天吃十頓, 生生把自己吃胖十斤。

好吃的東西實在太多, 吃了近三十家店, 把我覺得最值得去的十五家分享給大家, 還是那句“把胃留給更好吃的。 ”

早餐

1. 食店鋪

不騷不臊的鮮美豬血湯

食店鋪主打大鼎豬血湯, 做早午市生意, 下午兩點就關門, 所以不要太晚去哦。

豬血湯不單單是豬血, 還有豬肝、豬肺、豬小腸、豬肉片、豬肉餅多種配料。

湯里加了珍珠菜, 清爽又鮮美。 同樣的湯在另外的店也有喝過, 但這家真的沒有一點豬下水的難聞味道。

新鮮材料的豬血成色很好, 小腸超級軟糯, 豬肝豬肺都是嫩嫩的。 湯要儘快喝, 久了裡面的材料會被燙老。

【豬血湯+乾麵】是一對好cp。 乾麵用花生醬、沙茶醬、豬油拌味, 一口濃郁醬香的拌面再配一口清爽鮮美的豬血湯, 不得不說汕頭人民太幸福了。

地址:丹陽直街108號(合信丹陽花園東門南行30米)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7:00-14:00

2. 丹陽腸粉

沒有招牌的最愛腸粉店

食店鋪往前一兩百米就是丹陽腸粉。 二十幾年的老店卻始終沒有招牌。 因為做的是老客生意, 所以店家也很隨意不去管招牌門面的事, 靠著口碑經營。

廣東的腸粉分很多流派,

主要流派有兩種:

1. 布拉腸粉:米漿置於布上蒸熟再裹料, 茶餐廳常吃的那種;

2. 抽屜腸粉:潮汕的街頭小巷幾乎都做這種, 米漿置於抽屜中先蒸, 再加餡料同蒸, 出鍋用刮板團成卷。

布拉腸粉重在餡, 抽屜腸粉重在粉皮和醬汁。

雞蛋、豬肉、牛肉是腸粉的基本餡料, 這家店還有蝦肉的。 吃了幾家腸粉店發現豬牛肉竟然都是同價的, 著實驚訝了一把。

腸粉最推薦【豬肉+蛋】餡, 豬肉與蛋液攪勻, 再加菜葉和豆芽。 而牛肉餡不帶肥, 蒸出來容易乾柴。

蒸好的腸粉盛入碗中, 淋上店家調好醬油汁、蒜油和菜脯(蘿蔔乾的叫法)。 喜辣的朋友, 可以自己加些辣醬。

吃了幾家腸粉,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家。 粉皮厚度適中, 醬汁調味也剛好。

像比較有人氣的小吳腸粉粉皮很薄,

醬汁較淡;另外以性價比著稱的梅園腸粉粉皮偏厚, 醬汁偏鹹一些。

地址:丹霞莊中區24棟102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7:00-20:00

3. 蘇南斌記鹵鵝

嫩到不可思議的鵝肝

食店鋪、丹陽腸粉、蘇南斌記鹵鵝, 我把這三家店店叫做“丹陽三霸”, 依次都在一條道上。 只要能找到一家, 其他兩家也近在眼前啦。

蘇南鹵鵝幾乎是汕頭的一個美食符號, 選用獅頭鵝鹵制。 香滑細嫩, 以致於我每天都要來一盤。

把鹵鵝歸在早餐, 看起來好像有點不合適。 但像鵝頭鵝肝鵝腸這些緊俏貨, 去晚真的就沒了!在鹵鵝店, 鵝肉卻是最便宜的。

鵝肝用筷子夾起嫩到會抖動, 無需用力咬, 吸溜一下, 又嫩又粉又滑又入味。

吃了這家的鵝肝, 激動得難以自己,

驚呼“我想不到比它更棒的味道”、“還能吃到比這更棒的鵝肝嗎!”

點上一份全拼, 140元不算便宜, 但鵝肝鵝腸鵝翅鵝肉鵝血齊全, 著實值得。

附送的鹵水和蒜水也是妙不可言。 鹵水是原鹵, 蒜水酸甜開胃, 鵝肝一蘸, 簡直天!仙!配!

地址:丹陽直街和丹陽東一街交叉口往東100米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10:00-22:00

4. 老牌傳統粿汁

滑爽裸汁配滷味

在汕頭街頭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粿”。 原因是地處南方, 產水稻不產麥, 所以用米磨粉磨漿, 製成“粿”。

把米漿蒸熟成粿汁皮, 可選擇切片做粿條, 或切三角做粿角。 然後用水燒煮, 再配上滷味燒菜等。 粿角較粿條更爽滑有嚼勁, 強烈推薦點碗粿角。

配菜有鹵豬皮、鹵大腸、鹵豬肉、鹵蛋、豆皮、豆皮、空心菜等。

一碗粿角, 配空心菜、豆皮、油豆腐、鹵豬肉的經典吃法是當地朋友教授的。 吃的時候夾菜配粿角,這樣兩碗15元,吃的一身舒暢。

肥瘦相間的鹵豬肉,肉香鹵料香,絲毫不覺得肥膩。

地址:龍眼南路中山西路交叉口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8:00-20:00

5. 老媽宮粽球

鹹甜黨都不得罪的豪華粽

小巷裡藏著的百年老字型大小:老媽宮粽球。汕頭有很多這樣的老店,老舊的裝修不用管也不去改,一門心思做好食物。

二十來平的小店,掛滿了各種獎牌和名人合照。

粽球其實就是粽子,老媽宮經營兩類口味:雙烹五香的。

五香就是常規的鹹粽,十元一個,用料豐富得驚人:蝦米、干貝、香菇、蛋黃、南乳肉、栗子、白果,光聽用料就能留下口水。雙烹比它多一味豆沙。

雙烹粽很有特色,三分之二是鹹料鹹粽子,三分之一是甜料甜糯米。鹹甜共存卻沒有雜糅,依舊鮮明,彼此不衝突。

堂食會在剝好的肉粽上澆上甜醬汁,這個醬汁讓我有點迷思,吃起來容易起膩。作為一個固執的鹹黨,再一次會選擇鹹粽不加醬汁。

老媽宮除了粽球,還有糯米腸和鱟粿。粉漿入模具和鵪鶉蛋香菇肉末一起蒸成型,再放入油鍋中熬煮,出鍋剪開淋辣椒醬。正經的鱟粿還會放蝦,這裡好像沒有?

地址:升平路與外馬路交接處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7:00-18:00

午餐

6. 飄香小食店

特色小吃集合

飄香小食店位於汕頭小公園一帶的老街中。人氣很旺,生氣太好,來此先做好排隊等位的準備。幸運的我等了一會就找到空位坐下啦~

裡面沒有菜單,第一次來點單會有點捉瞎。記得先找位子坐下,然後記下桌號前臺點單。推薦大家點這幾個菜:小食拼盤、蠔烙、普寧豆腐、竹蓀干貝湯。

小食拼盤:一次讓你吃夠各種粿。韭菜粿、胡蘿蔔粿、紅棗粿、芋頭粿、筍粿、金瓜粿、白菜粿。我最愛吃胡蘿蔔和筍的~

各種粿最後會有一道油炸工序,使得表皮酥脆,內裡更軟。不過沒有吸油處理,吃起來會有點油,最好自備紙巾或廚房紙吸油再吃。

蠔烙:蠔烙製作重油,開一口足量的大油鍋,這樣下的粉水才能炸得外酥裡嫩又蓬鬆。

一份蠔烙的量不小,夠三五人瓜分。每顆蠔肉被面皮包裹裡,留下足足的汁水,顆顆肥美多汁。

普寧豆腐:和平常的炸豆腐都不同,普寧炸豆外皮薄薄脆脆,內裡卻像內脂豆腐一樣嫩。吃的時候,蘸一些旁邊的韭菜鹽水,感受雙重對比。

竹蓀干貝湯:想為這碗湯打10000個電話!湯水吸足了竹蓀特有的清甜和干貝絕佳的鮮美。喝湯不忘撈點竹蓀和干貝,喝到後面發現,碗底還有滿滿的干貝。下足料的小“清湯”,滋味美得不行~

地址:國平路39號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9:30-20:00

下午茶

7. 林九七梅汁甘草水果果汁冰

夏日涼爽伴侶

甘草水果水果可以說是汕頭一大特色了,大街上時常出現這樣擺滿各種水果顏色亮麗的店鋪。看到水果們新鮮又飽滿的樣子,真是忍不住來上一盒!

水果們都預先處理好,放入冷櫃。不同果子處理方式不同,有些去皮去核,有些用甘草汁醃制著。顧客調好水果,店家切成小塊再淋上梅汁。

第一次吃要了各種水果,一盒40元,比新鮮水果是貴不少。因為離酒店近,路過的時候都會來上一盒。

像李子、杏子、桃子這類的水果,果皮可食用,為了味能進去事先醃制過。味道像蜜餞,最後再淋梅汁,就顯得很不清爽。

我覺得甘草水果最好吃的就是蓮霧芭樂了,特別是紅心芭樂,軟軟酥酥無子,蘸上梅汁棒呆。

地址:長平路56號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9:00-24:00

8. 杉排福平坊

一碗三味

汕頭有太多這樣幾十年專注賣一樣食物的小店了。杉排福平坊就是其中之一,多年來專賣杏仁芝麻茶。

杏仁、芝麻還有雙拼的,小碗4元,大碗6元,價格喜人。後廚兩口大鍋子細心熬煮,煮好再放門口的鋁鍋溫著。

來往的人太多,一鍋一鍋都來不及接上。盛茶的姑娘很溫柔,告知喝八卦要先舀一勺杏仁茶,再舀一勺芝麻糊,然後在中間交合處舀一勺杏仁芝麻茶,一碗能喝到三種味道。

他們家的熬得厚,水分少,每一勺都是濃郁的。我不太喜歡杏仁那股味道,但這杏仁茶只留下清香甜潤,入口舒適;芝麻茶也很為細膩。

稍微有一點甜,如果夏季能提供冰鎮的就更好咯。

地址:福平路2號113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9:00-24:00

9. 廣場老牌豆花甜湯

景德鎮小吃集合

一聽豆花,可能會有早餐的感覺。但這家賣的是甜豆花和各種其他糖水,所以不太建議早餐去,更適合當做下午茶。

印象中的豆花都是,像蛋羹一樣水水的質地,淡淡的黃豆香可配甜配鹹。但汕頭的豆花和平時吃的完全不一樣。

製作時添加了糯米,所以除了豆香還有米香。質地厚重黏糯,很有彈性和韌勁,像果凍一樣。豆花表面會灑一層白糖紅糖,直接吃會有點甜,我更愛等它化成糖水再吃。

這家的豆花帶著一股獨特的豆焦味,越吃越有味道。

糖水種類很多,以致于點單的時候糾結了好一陣。

最後一個人豪邁地點了四碗並且都吃完了:豆花、鴨母撚、綠豆湯、五果湯。

因為各種都想喝索性點了一碗五果湯,不過我後面有喝到更好喝的五果湯所以不重點推薦這家。鴨母撚是潮州的特色,後面在潮州有喝到很好喝的所以也不重點推薦了。但是這家的綠豆爽、百合湯等都不錯。

一下子喝完那麼多糖水,事後喉嚨沒有半點不適,回味著鮮爽的甘甜。

地址:公園路匯濤花園一樓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8:00-17:30

10. 老福合溝無米粿·甜湯店

景德鎮小吃集合

沒錯,喝到很好喝的五果湯就是這家了。說是五果,但絕對不止五果,用料很豐富(蜜棗、蓮子、百合、綠豆、銀耳、白果、皂角米、薑薯等)。

而且他們家的五果湯有冰的,表面一層碎冰,甜水喝起來像老冰棒化成的糖水。帶著童年回憶殺的夏日小甜水。

除了糖水還有粿類小吃。前面提到的蘿蔔粿、筍粿、鱟粿這裡也有,再帶大家解鎖另一種粿。

它的名字叫“水粿”,中間下凹的白色小碟狀。本身無味但有嚼勁,蒸好淋上甜汁和菜脯粒。昂,又是甜甜鹹鹹的組合,有點吃不習慣。

功能表上的炣燒紅薯芋,其實就是蜜汁紅薯芋頭。因為紅薯本身甜再加蜜汁就是雙重甜了,不愛甜的朋友慎點。

地址:福平路20號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9:30-23:30

11. 小公園蛋撻

蛋撻2.5元一隻

小公園一帶因為修整原因,蛋撻店也經歷著變遷。我去的時候,店主說有太多人不知道新店了,所以在老店再擺幾天,告訴大家去新店。

2.5元一隻葡式蛋撻,兒時物價很划算,但用料也不打折。好聞的黃油香,奶香。他們家的蛋撻,撻液沒有那麼厚,配合酥脆的撻皮,不會厚重起膩。

芝士撻價格會貴一些,6元一隻,酥香撻殼和好聞好吃的奶油芝士。

看起來老老的一家店,一對老夫婦經營,味道一點沒落後,就像是高端餅房出品。

最愛的是這個雪撻,糯糯的雪媚娘皮,中間盛著奶凍。冰凍櫃中拿出,要等等化凍一會再吃。但也不能室溫放太久,奶凍容易化成水。冰冰涼,超級棒。

地址:安平路68號(新店)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9:00-22:00

12. 武記糖蔥薄餅

傳統手藝的沉澱

糖蔥薄餅也是特色小吃之一。這家店也位於小公園地區,和飄香小食店、小公園蛋撻、老媽宮粽球離得都近。

糖蔥不是糖和蔥,而是把糖做成蔥狀的圓管。製作糖蔥是個技術活,要把飴糖不停的拉打錘煉,最後成品呈長條狀,雪白色。

取三張薄如紙的餅皮,中間放上糖蔥、花生芝麻糖、糖絲,再加一小束香菜卷起。

從攤餅到製作糖蔥搗花生芝麻糖,小小一卷餅背後都是傳統手藝的沉澱。

地址:民族路小公園通信旁

晚餐

13. 福合埕老胡牛肉

不看網紅店看交情

去汕頭玩,晚餐一定要留給牛肉火鍋。吃牛肉鍋有不少講究之處:

1. 晚餐賽午餐:官塘的屠宰場每天下午1點宰牛,4點送到店裡。晚餐可以吃到新鮮的肉,而午餐一般都是隔了夜的;

2. 最好有熟人帶:汕頭人吃牛肉火鍋,不認網紅店,只看與老闆的交情。因為大部分商家是從屠宰場進整牛,好部位的肉有限,供不應求。只有和老闆關係熟絡,老闆才願意把好的肉給你。外地朋友去吃最好有本地朋友帶著,才可以吃得過癮;

3. 選擇清湯鍋:牛肉本身品質很好,只需最簡單的清水煮,品嘗本味。

店主老胡

這次很幸運有美食作家樂姐帶著,去了老胡的牛肉店。老胡開了三十幾年店,積累了一大波老食客。他家的牛肉最特別之處在於,用了更高的成本,去各個的市場分別買不同部位最好的肉。

牛肉開鍋前,先嘗一些滷味。說實話這是我這一次吃牛皮,帶皮的牛尾,肉超酥軟,皮超彈韌。不是一團酥軟,截然不同的兩種口感,入味同時又沒搶去牛肉的本香。

清湯底是用牛骨熬成的高湯,加蘿蔔土豆打底。先生丸下鍋煮至變白。

分享一個行家的吃法:點一碗不加湯不加料的粿條,盛入煮沸的湯和煮熟的牛丸。

在注重本味的汕頭,調味料也很簡單。一般就是魚露、辣椒醬、沙茶醬。這邊的魚露和東南亞的魚露有所區別,聞起來沒有半點臭味,嘗起來是鹹鮮的。

用沸騰的湯會使牛肉迅速收緊,造成表面老裡面生。要把沸騰的湯降一下溫,火改小用微沸的湯涮,這樣肉質才能保證脆嫩。

涮牛肉需要些眼力見,涮的時間不夠肉還是生的,涮的時間久了則老。要等它粉紅將白未白之時撈出,蘸上調料吃下。

這一盤就是我們俗稱的“雪花牛肉”啦,也是最精貴的一盤。新鮮的沒有冰凍牛肉那種美麗花紋,但比冰凍的好吃幾成。

牛腿最外由八塊肌肉包裹,然後裡五內三,最裡有一塊。通常腱子肉會老一些,而這一塊腱子肉可以說是牛腿上最嫩的一塊,一整只牛就這麼四塊。

切成薄片一涮,肉筋相連,嫩得感覺要化開在嘴裡~

地址:金新路39號1座鋪面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9:00-2:00(次日)

夜宵

14. 老姿娘夜粥

生醃魚飯各來一套

“老姿娘”在汕頭話中有“老太婆”的意思。平時夜宵燒烤擼串,在汕頭則是海鮮白粥。吃飽喝足之餘,還舒服落胃,沒有罪惡感。

魚飯:魚飯不是飯,而是海魚的做法。新鮮捕撈的海魚,放在竹籃中,再放入盛有鹽水的容器中煮。最大程度保留了鮮魚的光澤和鮮香。我點的是五筍魚飯,肉質軟糯蘸辣椒醋水,美極了。

生醃蝦:好奇寶寶當然要嘗下生醃的滋味,但不建議腸胃不好的朋友食用。去的時候生醃雪蛤已經賣完,然後選了生醃蝦。

醃制過後蝦肉有些收緊,已經非常入味,咬開蝦殼感受到蝦肉本身的甜味兒。配著白粥,大概別的地方找不到這樣的吃法了。

薄殼:又叫“海瓜子”,每年七八月最肥美。雖然不是最好的季節,但依舊抵禦不住這份誘惑。用金不換炒薄殼,加了蒜和辣椒,吸溜一口一個,滑嫩的口感比吃螺絲小龍蝦還過癮。

豆醬炒空心菜:汕頭的醬料中,沙茶醬、辣椒醬、豆醬的出鏡率最高。炒菜加一勺豆醬,風味立馬就豐富起來。

地址:長平路26號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1:00-00:00

15. 適口餐廳

一人一鍋海鮮無限

適口餐廳是一家經營了十八年的砂鍋粥店。看功能表就看花我眼,各種海鮮都可以加。除了功能表裡的組合,還可以自己組合,我組了個鱔魚干貝鮮蝦粥。

選用泰國米和珍珠米先燒半熟 ,然後加骨湯滾十分鐘。骨湯一點點加保持粥的濃稠,一次加足粥會稀。

下海鮮加姜水,海鮮熟後的撈出一勺粥湯倒出。這樣的粥喝起來一點不腥,米粒不糊爛不生硬生熟度恰好。

功能表上粥是按一位來計量,一位即是下圖的一小鍋,若是兩位則換更大的一口鍋。

看看這滿兜兜的料~汕頭人喝粥,會習慣調一碟料蘸肉吃。適口的蘸料是用花生醬和豆醬調製的。

菜脯蛋:加菜脯的煎蛋,菜脯本身有鹹味大,配砂鍋粥會偏咸,更適合配白粥。

地址:公信路29號之一軍休樓下(外貿幼稚園隔壁)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11:00-02:00

一位汕頭朋友跟我說,“咖啡店開我們這,基本要倒閉”。當初還不信,去了一趟深有體會。

汕頭人民愛喝茶,每家每店都會背上一套功夫茶具。一壺配三杯,泡鳳凰單樅茶。酒店房間裡準備了茶具、街上的店主在門口擺小桌喝茶、菜市場的攤主空了也泡點茶。

擅用各式中草藥熬涼茶。至於有沒有療效,就不得而知了~

也愛吃水果,更愛用水果用沙冰,沙冰在汕頭叫“汁冰”。這麼多喝的,難怪咖啡店在汕頭不好過了。

汕頭的食物不僅豐富多元,而且沒有過多調味偏向食物本味。去這裡,一不小心就吃多,哪能不胖嘛。

去汕頭的話,你最想吃什麼?快來留言板說說~

花吃姐姐是個有原則的吃貨,

轉發?當然是舉雙手歡迎啦

轉載?請回復“轉載”看須知哦

吃的時候夾菜配粿角,這樣兩碗15元,吃的一身舒暢。

肥瘦相間的鹵豬肉,肉香鹵料香,絲毫不覺得肥膩。

地址:龍眼南路中山西路交叉口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8:00-20:00

5. 老媽宮粽球

鹹甜黨都不得罪的豪華粽

小巷裡藏著的百年老字型大小:老媽宮粽球。汕頭有很多這樣的老店,老舊的裝修不用管也不去改,一門心思做好食物。

二十來平的小店,掛滿了各種獎牌和名人合照。

粽球其實就是粽子,老媽宮經營兩類口味:雙烹五香的。

五香就是常規的鹹粽,十元一個,用料豐富得驚人:蝦米、干貝、香菇、蛋黃、南乳肉、栗子、白果,光聽用料就能留下口水。雙烹比它多一味豆沙。

雙烹粽很有特色,三分之二是鹹料鹹粽子,三分之一是甜料甜糯米。鹹甜共存卻沒有雜糅,依舊鮮明,彼此不衝突。

堂食會在剝好的肉粽上澆上甜醬汁,這個醬汁讓我有點迷思,吃起來容易起膩。作為一個固執的鹹黨,再一次會選擇鹹粽不加醬汁。

老媽宮除了粽球,還有糯米腸和鱟粿。粉漿入模具和鵪鶉蛋香菇肉末一起蒸成型,再放入油鍋中熬煮,出鍋剪開淋辣椒醬。正經的鱟粿還會放蝦,這裡好像沒有?

地址:升平路與外馬路交接處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7:00-18:00

午餐

6. 飄香小食店

特色小吃集合

飄香小食店位於汕頭小公園一帶的老街中。人氣很旺,生氣太好,來此先做好排隊等位的準備。幸運的我等了一會就找到空位坐下啦~

裡面沒有菜單,第一次來點單會有點捉瞎。記得先找位子坐下,然後記下桌號前臺點單。推薦大家點這幾個菜:小食拼盤、蠔烙、普寧豆腐、竹蓀干貝湯。

小食拼盤:一次讓你吃夠各種粿。韭菜粿、胡蘿蔔粿、紅棗粿、芋頭粿、筍粿、金瓜粿、白菜粿。我最愛吃胡蘿蔔和筍的~

各種粿最後會有一道油炸工序,使得表皮酥脆,內裡更軟。不過沒有吸油處理,吃起來會有點油,最好自備紙巾或廚房紙吸油再吃。

蠔烙:蠔烙製作重油,開一口足量的大油鍋,這樣下的粉水才能炸得外酥裡嫩又蓬鬆。

一份蠔烙的量不小,夠三五人瓜分。每顆蠔肉被面皮包裹裡,留下足足的汁水,顆顆肥美多汁。

普寧豆腐:和平常的炸豆腐都不同,普寧炸豆外皮薄薄脆脆,內裡卻像內脂豆腐一樣嫩。吃的時候,蘸一些旁邊的韭菜鹽水,感受雙重對比。

竹蓀干貝湯:想為這碗湯打10000個電話!湯水吸足了竹蓀特有的清甜和干貝絕佳的鮮美。喝湯不忘撈點竹蓀和干貝,喝到後面發現,碗底還有滿滿的干貝。下足料的小“清湯”,滋味美得不行~

地址:國平路39號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9:30-20:00

下午茶

7. 林九七梅汁甘草水果果汁冰

夏日涼爽伴侶

甘草水果水果可以說是汕頭一大特色了,大街上時常出現這樣擺滿各種水果顏色亮麗的店鋪。看到水果們新鮮又飽滿的樣子,真是忍不住來上一盒!

水果們都預先處理好,放入冷櫃。不同果子處理方式不同,有些去皮去核,有些用甘草汁醃制著。顧客調好水果,店家切成小塊再淋上梅汁。

第一次吃要了各種水果,一盒40元,比新鮮水果是貴不少。因為離酒店近,路過的時候都會來上一盒。

像李子、杏子、桃子這類的水果,果皮可食用,為了味能進去事先醃制過。味道像蜜餞,最後再淋梅汁,就顯得很不清爽。

我覺得甘草水果最好吃的就是蓮霧芭樂了,特別是紅心芭樂,軟軟酥酥無子,蘸上梅汁棒呆。

地址:長平路56號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9:00-24:00

8. 杉排福平坊

一碗三味

汕頭有太多這樣幾十年專注賣一樣食物的小店了。杉排福平坊就是其中之一,多年來專賣杏仁芝麻茶。

杏仁、芝麻還有雙拼的,小碗4元,大碗6元,價格喜人。後廚兩口大鍋子細心熬煮,煮好再放門口的鋁鍋溫著。

來往的人太多,一鍋一鍋都來不及接上。盛茶的姑娘很溫柔,告知喝八卦要先舀一勺杏仁茶,再舀一勺芝麻糊,然後在中間交合處舀一勺杏仁芝麻茶,一碗能喝到三種味道。

他們家的熬得厚,水分少,每一勺都是濃郁的。我不太喜歡杏仁那股味道,但這杏仁茶只留下清香甜潤,入口舒適;芝麻茶也很為細膩。

稍微有一點甜,如果夏季能提供冰鎮的就更好咯。

地址:福平路2號113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9:00-24:00

9. 廣場老牌豆花甜湯

景德鎮小吃集合

一聽豆花,可能會有早餐的感覺。但這家賣的是甜豆花和各種其他糖水,所以不太建議早餐去,更適合當做下午茶。

印象中的豆花都是,像蛋羹一樣水水的質地,淡淡的黃豆香可配甜配鹹。但汕頭的豆花和平時吃的完全不一樣。

製作時添加了糯米,所以除了豆香還有米香。質地厚重黏糯,很有彈性和韌勁,像果凍一樣。豆花表面會灑一層白糖紅糖,直接吃會有點甜,我更愛等它化成糖水再吃。

這家的豆花帶著一股獨特的豆焦味,越吃越有味道。

糖水種類很多,以致于點單的時候糾結了好一陣。

最後一個人豪邁地點了四碗並且都吃完了:豆花、鴨母撚、綠豆湯、五果湯。

因為各種都想喝索性點了一碗五果湯,不過我後面有喝到更好喝的五果湯所以不重點推薦這家。鴨母撚是潮州的特色,後面在潮州有喝到很好喝的所以也不重點推薦了。但是這家的綠豆爽、百合湯等都不錯。

一下子喝完那麼多糖水,事後喉嚨沒有半點不適,回味著鮮爽的甘甜。

地址:公園路匯濤花園一樓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8:00-17:30

10. 老福合溝無米粿·甜湯店

景德鎮小吃集合

沒錯,喝到很好喝的五果湯就是這家了。說是五果,但絕對不止五果,用料很豐富(蜜棗、蓮子、百合、綠豆、銀耳、白果、皂角米、薑薯等)。

而且他們家的五果湯有冰的,表面一層碎冰,甜水喝起來像老冰棒化成的糖水。帶著童年回憶殺的夏日小甜水。

除了糖水還有粿類小吃。前面提到的蘿蔔粿、筍粿、鱟粿這裡也有,再帶大家解鎖另一種粿。

它的名字叫“水粿”,中間下凹的白色小碟狀。本身無味但有嚼勁,蒸好淋上甜汁和菜脯粒。昂,又是甜甜鹹鹹的組合,有點吃不習慣。

功能表上的炣燒紅薯芋,其實就是蜜汁紅薯芋頭。因為紅薯本身甜再加蜜汁就是雙重甜了,不愛甜的朋友慎點。

地址:福平路20號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9:30-23:30

11. 小公園蛋撻

蛋撻2.5元一隻

小公園一帶因為修整原因,蛋撻店也經歷著變遷。我去的時候,店主說有太多人不知道新店了,所以在老店再擺幾天,告訴大家去新店。

2.5元一隻葡式蛋撻,兒時物價很划算,但用料也不打折。好聞的黃油香,奶香。他們家的蛋撻,撻液沒有那麼厚,配合酥脆的撻皮,不會厚重起膩。

芝士撻價格會貴一些,6元一隻,酥香撻殼和好聞好吃的奶油芝士。

看起來老老的一家店,一對老夫婦經營,味道一點沒落後,就像是高端餅房出品。

最愛的是這個雪撻,糯糯的雪媚娘皮,中間盛著奶凍。冰凍櫃中拿出,要等等化凍一會再吃。但也不能室溫放太久,奶凍容易化成水。冰冰涼,超級棒。

地址:安平路68號(新店)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9:00-22:00

12. 武記糖蔥薄餅

傳統手藝的沉澱

糖蔥薄餅也是特色小吃之一。這家店也位於小公園地區,和飄香小食店、小公園蛋撻、老媽宮粽球離得都近。

糖蔥不是糖和蔥,而是把糖做成蔥狀的圓管。製作糖蔥是個技術活,要把飴糖不停的拉打錘煉,最後成品呈長條狀,雪白色。

取三張薄如紙的餅皮,中間放上糖蔥、花生芝麻糖、糖絲,再加一小束香菜卷起。

從攤餅到製作糖蔥搗花生芝麻糖,小小一卷餅背後都是傳統手藝的沉澱。

地址:民族路小公園通信旁

晚餐

13. 福合埕老胡牛肉

不看網紅店看交情

去汕頭玩,晚餐一定要留給牛肉火鍋。吃牛肉鍋有不少講究之處:

1. 晚餐賽午餐:官塘的屠宰場每天下午1點宰牛,4點送到店裡。晚餐可以吃到新鮮的肉,而午餐一般都是隔了夜的;

2. 最好有熟人帶:汕頭人吃牛肉火鍋,不認網紅店,只看與老闆的交情。因為大部分商家是從屠宰場進整牛,好部位的肉有限,供不應求。只有和老闆關係熟絡,老闆才願意把好的肉給你。外地朋友去吃最好有本地朋友帶著,才可以吃得過癮;

3. 選擇清湯鍋:牛肉本身品質很好,只需最簡單的清水煮,品嘗本味。

店主老胡

這次很幸運有美食作家樂姐帶著,去了老胡的牛肉店。老胡開了三十幾年店,積累了一大波老食客。他家的牛肉最特別之處在於,用了更高的成本,去各個的市場分別買不同部位最好的肉。

牛肉開鍋前,先嘗一些滷味。說實話這是我這一次吃牛皮,帶皮的牛尾,肉超酥軟,皮超彈韌。不是一團酥軟,截然不同的兩種口感,入味同時又沒搶去牛肉的本香。

清湯底是用牛骨熬成的高湯,加蘿蔔土豆打底。先生丸下鍋煮至變白。

分享一個行家的吃法:點一碗不加湯不加料的粿條,盛入煮沸的湯和煮熟的牛丸。

在注重本味的汕頭,調味料也很簡單。一般就是魚露、辣椒醬、沙茶醬。這邊的魚露和東南亞的魚露有所區別,聞起來沒有半點臭味,嘗起來是鹹鮮的。

用沸騰的湯會使牛肉迅速收緊,造成表面老裡面生。要把沸騰的湯降一下溫,火改小用微沸的湯涮,這樣肉質才能保證脆嫩。

涮牛肉需要些眼力見,涮的時間不夠肉還是生的,涮的時間久了則老。要等它粉紅將白未白之時撈出,蘸上調料吃下。

這一盤就是我們俗稱的“雪花牛肉”啦,也是最精貴的一盤。新鮮的沒有冰凍牛肉那種美麗花紋,但比冰凍的好吃幾成。

牛腿最外由八塊肌肉包裹,然後裡五內三,最裡有一塊。通常腱子肉會老一些,而這一塊腱子肉可以說是牛腿上最嫩的一塊,一整只牛就這麼四塊。

切成薄片一涮,肉筋相連,嫩得感覺要化開在嘴裡~

地址:金新路39號1座鋪面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9:00-2:00(次日)

夜宵

14. 老姿娘夜粥

生醃魚飯各來一套

“老姿娘”在汕頭話中有“老太婆”的意思。平時夜宵燒烤擼串,在汕頭則是海鮮白粥。吃飽喝足之餘,還舒服落胃,沒有罪惡感。

魚飯:魚飯不是飯,而是海魚的做法。新鮮捕撈的海魚,放在竹籃中,再放入盛有鹽水的容器中煮。最大程度保留了鮮魚的光澤和鮮香。我點的是五筍魚飯,肉質軟糯蘸辣椒醋水,美極了。

生醃蝦:好奇寶寶當然要嘗下生醃的滋味,但不建議腸胃不好的朋友食用。去的時候生醃雪蛤已經賣完,然後選了生醃蝦。

醃制過後蝦肉有些收緊,已經非常入味,咬開蝦殼感受到蝦肉本身的甜味兒。配著白粥,大概別的地方找不到這樣的吃法了。

薄殼:又叫“海瓜子”,每年七八月最肥美。雖然不是最好的季節,但依舊抵禦不住這份誘惑。用金不換炒薄殼,加了蒜和辣椒,吸溜一口一個,滑嫩的口感比吃螺絲小龍蝦還過癮。

豆醬炒空心菜:汕頭的醬料中,沙茶醬、辣椒醬、豆醬的出鏡率最高。炒菜加一勺豆醬,風味立馬就豐富起來。

地址:長平路26號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01:00-00:00

15. 適口餐廳

一人一鍋海鮮無限

適口餐廳是一家經營了十八年的砂鍋粥店。看功能表就看花我眼,各種海鮮都可以加。除了功能表裡的組合,還可以自己組合,我組了個鱔魚干貝鮮蝦粥。

選用泰國米和珍珠米先燒半熟 ,然後加骨湯滾十分鐘。骨湯一點點加保持粥的濃稠,一次加足粥會稀。

下海鮮加姜水,海鮮熟後的撈出一勺粥湯倒出。這樣的粥喝起來一點不腥,米粒不糊爛不生硬生熟度恰好。

功能表上粥是按一位來計量,一位即是下圖的一小鍋,若是兩位則換更大的一口鍋。

看看這滿兜兜的料~汕頭人喝粥,會習慣調一碟料蘸肉吃。適口的蘸料是用花生醬和豆醬調製的。

菜脯蛋:加菜脯的煎蛋,菜脯本身有鹹味大,配砂鍋粥會偏咸,更適合配白粥。

地址:公信路29號之一軍休樓下(外貿幼稚園隔壁)

營業時間:週一至周日 11:00-02:00

一位汕頭朋友跟我說,“咖啡店開我們這,基本要倒閉”。當初還不信,去了一趟深有體會。

汕頭人民愛喝茶,每家每店都會背上一套功夫茶具。一壺配三杯,泡鳳凰單樅茶。酒店房間裡準備了茶具、街上的店主在門口擺小桌喝茶、菜市場的攤主空了也泡點茶。

擅用各式中草藥熬涼茶。至於有沒有療效,就不得而知了~

也愛吃水果,更愛用水果用沙冰,沙冰在汕頭叫“汁冰”。這麼多喝的,難怪咖啡店在汕頭不好過了。

汕頭的食物不僅豐富多元,而且沒有過多調味偏向食物本味。去這裡,一不小心就吃多,哪能不胖嘛。

去汕頭的話,你最想吃什麼?快來留言板說說~

花吃姐姐是個有原則的吃貨,

轉發?當然是舉雙手歡迎啦

轉載?請回復“轉載”看須知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