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全通州的吃貨都瘋了!今天北京牛街有大事發生!

牛街, 幾乎可以說是舌尖上的天堂, 短短300多米的胡同, 藏著豌豆黃、艾窩窩、驢打滾和各式年糕, 還有別處見不著的蕎麥碗糕、烙糕、饊子、螺絲轉兒、炸焦圈、年糕等小吃。

老北京有句俗話:“北京的小吃在宣武, 宣武的小吃在牛街。 ”

不止卓有特色, 其中更包含眾多中國傳統小吃的工藝絕活。 即便裡外三圈繞著排成大長隊, 也擋不住街坊鄰居惦記那一口。

今天小編有一個好消息:為了滿足通州吃貨的味蕾, 食為鮮(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決定把馳名中外的牛街洪記小吃及老北京銅鍋涮肉相結合, 在副中心成立洪記涮爆坊!

洪記

小吃

小吃店於1990年由洪德仁老人創建, 當時是為解決家人特別是返城的兒女們無工作、無收入而開辦的。


洪記小吃的過去

在一個以“前店後廠”、面積不足20平米的作坊內, 只經營米糕、盆糕、驢打滾等幾個品種, 每天的營業流水只有200元左右。

後因城市拆遷改造, 從2003年起多次搬遷, 直到2007年才在牛街12號租房開始相對穩定經營。

在近30年的發展經營中, 小吃店恪守以“弘揚民族小吃為發展宗旨, 便民利民為生存之根本”的經營理念, 在市場競爭中求發展, 在發展中求效益, 逐步成長了起來。

洪記小吃特色

小吃店所經營的小吃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安全衛生”而享譽周邊, 已深入顧客心中、走進顧客生活。

經過近30年的發展, 目前已經成為一家主營50多種民族特色小吃、並兼營正餐的具有老北京特色風味的清真餐廳。

洪記小吃經歷

2008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 小吃店擔負了部分奧運官員和客人就餐中小吃食品的保障工作

2009

2009年12月份, 在由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北京晚報》編輯部、北京烹飪協會和沸騰都市網等單位主辦和承辦的“美食歲月·新中國六十年京城經典美食評選”活動中, 小吃店選送的豆麵糕(驢打滾)榮獲“經典清真菜品”稱號, 2009年12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頒獎盛典

2010

2010年2月, 被北京市旅遊局、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北京市文化局、北京晚報等評選為“2010北京請您來過年——最受歡迎的年夜飯”

2010

2010年3月, 被北京烹飪協會評為“2009年北京餐飲門店100強”之一

近年

小吃店先後被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表彰為“慈善愛心單位”, 被街道表彰為“服務保障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 被衛生職能部門評為衛生達標等級餐廳。 多次被評為“五好家庭”、“和諧家庭”。 法人穆淑蘭、店堂經理洪玉春也多次被有關部門評為先進個人。

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旅遊衛視、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北京晚報》、日本《日經》雜誌等對小吃店的食品和經營作過報導。

選料優良、做工精細的炸牛肉粒更是北京各美食網站上重點推介的美味, 慕名前來的網友對其評價是“炸得恰到好處, 肉質緊湊而嫩, 孜然香味濃郁”。

談起牛街, 很多人第一反應便是盛名在外的老北京銅鍋涮肉,

還有同樣著名的排隊盛況。

要想品嘗老北京的滋味, 就別怕等位的長龍。

最受歡迎的手切鮮羊肉全部來自內蒙古羔羊, 肉質鮮嫩, 絲毫沒有膻腥味兒。 沸水中走筷就熟, 久煮不柴。

再配上麻醬小料兒和燒餅, 那才是老北京涮羊肉的味道。

牛街上好的牛羊肉固然美味, 但僅此一項絕不能代表牛街的全部, 在這片地界, 多得是讓你牽腸掛肚的美味。

艾窩窩這個小吃你沒吃之前會覺得沒什麼, 但是在洪記買完之後你就知道什麼叫正宗, 餡料是豆沙餡的, 口感非常好, 艾窩窩並不是幹吃湯圓那種, 它是整粒糯米蒸熟後包裹餡料, 口感非常好。

洪記的驢打滾是被大家評價為最好吃的驢打滾, 豆沙是純手工做的。

外面的糯米黏黏糯糯~好吃的停不下來。

驢打滾, 豆餡入口即化, 香甜入心, 黃豆麵入嘴後可以不嚼, 細細品為最佳。

品味特色

成品卷餡均勻, 層次分明, 外表金黃, 黃白黑相間;軟糯香甜, 豆香味濃, 入口綿軟, 別具風味。 原料天然, 不加任何防腐劑、色素。

營養價值

黃豆含豐富蛋白質(尤賴氨酸居多), 與江米搭配可起到蛋白質互補作用;黃豆、江米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糖類和豐富的B族維生素及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油酸、亞麻酸等)及維生素、礦物質及大豆黃酮甙、皂甙等成分, 膽固醇含量較低, 是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的良好食品。 祖國醫學認為, 黃豆是適宜虛弱者使用的補益食品, 具有益氣養血、健脾寬中、健身寧心、下利大腸、潤燥消水的功效。 特別是江米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製作工藝

其製作流程共分五步:

一是選料

主要材料有江米、紅小豆、黃豆等;輔助材料有糖桂花、紅糖、堿等。材料一定要選擇上乘的材料,不論是江米還是紅小豆、黃豆等,都不能有雜質、異味,色澤要正、要新鮮。

二是磨面

將挑選乾淨的黃豆先用溫火慢炒熟後,自己磨成面。然後放入無油無水的平底鍋內,小火用木鏟子不停翻炒。待黃豆麵顏色由淡黃色變成均勻的淺褐色、並能聞到明顯的豆香味時,就可以停火涼涼備用。

三是做餡

把製作豆餡的豆子挑選乾淨,然後要用清水泡兩小時以上(這樣蒸的時候熟得快);在蒸的時候,要加適量的水先大火煮開,然後小火煮一小時左右,並邊攪拌邊將紅豆碾碎。等豆子軟爛後拌入紅糖、桂花糖或木糖醇及堿等,用小火收水、煮幹便可。

四是制坯

將挑選乾淨的江米用水泡好後,自己用磨磨成面,然後用冷水調成軟麵團狀,入籠用旺火蒸熟,取出後晾涼制坯成形。制坯時一定要注意用江米粉和麵的時候,一定要一點一點的加水,因江米粉不像普通的白麵那麼吃水。面活成團就行,儘量幹一點,這樣蒸熟後才有韌性。

五是成形

將熟黃豆麵撒在面案上,把蒸好的江米坯放在上面用手掌壓制成片狀,如此反復疊加、疊壓,以增強其韌性和緊實度。然後用擀麵杖擀成薄片後,在表面抹一層豆沙餡,慢慢卷成卷狀,再撒一層熟黃豆麵,最後用刀切成段即可。要注意卷的時候一定要卷緊實,不要留縫隙,以免中間鬆散。

吃“驢打滾”時,將成品擺在食品盤中,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撒上白糖食用。

老北京特色名吃之一,全部選用新鮮食材,口感清脆香甜,營養價值豐富,“入湯頃刻便微溫,作料齊全酒一樽。齒鈍未能都嚼爛,囫圇下嚥果生吞。可補虛健胃。

爆肚,又脆又鮮,特別是這季節,北京人有“要吃秋,有爆肚”之說。

炸糕是由元朝蒙族人的飲食習慣沿襲下來的。蒙古人建元朝後,將一些奶制食品帶入中原,溶進了北京人的飲食之中,成為北京人愛吃的小吃之一,也常做早點。

品味特色

該款產品具有外觀色澤金黃,表皮焦脆不艮,質地黏軟可口,餡料甜美細潤,桂花和黃米香味濃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的特點。所用原材料無任何防腐劑、色素。

營養價值

炸糕的主要材料為黍米麵(也叫黃米麵)、水面和豆沙餡等;輔助材料有紅糖、糖桂花、油、食堿等。黃米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維生素B1等營養成分,有“健腦主食”之稱,清香甜潤、祛熱去暑,有防治神經衰弱的功效。

製作工藝

其製作流程共分五步:

一是選料

要選用品質好、籽粒飽滿、色澤鮮亮、味道純正的黃米和江米。特別是江米要選粘性不要太大的長粒的。如果材料選的不好,炸出的炸糕沒有香、脆、酥的感覺。

二是和麵

將黃米麵和自己磨好的水面按一定比例加水和好後,就可以讓其進入自行發酵階段。

根據季節的不同,發酵時間一般一到兩天。其和麵的關鍵是掌握好黃米麵與水面的比例,如果把握不好相互的比例,可能會把面“發死”,也可能會把面“發泡”。炸制前要把發好的面加適量的堿,以調和發酵時所產生的酸味。

三是做餡

將挑選好的籽粒飽滿、色澤勻稱的紅小豆洗淨後,加水沒過豆子用大火煮一小時左右,使豆餡變成“泥”狀,然後加入適量的紅糖(糖與豆餡的比例一般是1:1的關係)、桂花糖等,與豆餡一起翻炒、拌勻即可。

四是包餡

將發好的面和做好的餡準備好,包時在手中抹油,取大小適中的黃米麵與水面做成的發酵面,將製作好的豆餡抹入封口包好就行(一般面劑與豆餡的比例是1:2)。要保證在包的時候不能漏餡。

五是油炸

將做好的生坯逐個下鍋,炸至兩面金黃、浮出油面時,撈出控油即可。油炸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火候(一般保持在油七成熱),不宜用旺火,以免外焦內生。

炸糕分奶油炸糕、黃米麵炸糕、江米麵炸糕和燙麵炸糕等,是京城小吃一絕。炸好的炸糕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沾上白糖食用。小吃店的炸糕是店內50多種小吃品種中的主打產品之一,日均銷售量在3000塊左右。

招牌牛肉粒,一口一個,淡淡的孜然味和牛肉的嫩以及芝麻的結合,這搭配簡直了!


品味特色

外脆裡嫩,口感細膩,無筋無油。原料天然,不加任何防腐劑、色素。

營養價值

牛肉是國人的第二大肉類食品,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而脂肪含量卻很低,其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需要。牛肉不僅味道鮮美,還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及病後調養的人特別適宜,素有“肉中驕子”的美稱。

中醫認為,牛肉具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頭暈目眩者食用。

豌豆黃兒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

豌豆黃,細膩,入口即化,味道香甜。

清代宮廷的豌豆黃兒,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按北京習俗,農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

品味特色

成品色澤淺黃、紅黃相間,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色味俱佳。原料天然,不加任何防腐劑、色素。

營養價值

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氣,解瘡毒,消炎,去除暑熱,有降血壓、除脂肪、減肥之功效。

糖卷果源自回族,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清真食品,也是北京地區漢族傳統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睞,尤得女性食客的喜愛。

品味特色

主料用山藥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軟綿香甜,十分可口,是一款甜而不膩的甜品菜肴。

營養價值

中醫認為山藥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肺、腎經,有補中益氣、補脾胃、長肌肉、止瀉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棗更是中醫和民間常用的滋補品,含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中醫認為棗肉味甘性溫,有補脾和胃、養氣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營衛不和、貧血心悸、煩躁多夢等症。卷果主料為山藥、大棗,可補益脾肺,補益氣血。凡屬脾肺氣陰不足而引起的乏力,自汗等症皆可輔食之。亦可美容、豐肌澤膚,是一道名副其實的藥膳。

製作工藝

其製作流程共分四步:

一是備料

將山藥法淨去皮,拍松切成碎塊,上鍋蒸15分鐘;大棗洗淨去核切小碎丁後,在鍋裡放一點油,放入大棗翻炒幾下後加紅糖和少許熱水攪拌均勻筀待糖汁收幹備用。

二是制坯

放入炒好的大棗、蒸好的山藥塊和麵粉及三到四勺白糖後,攪拌均勻到有些粘手的程度便可。用油皮將拌勻的料裹包好,介面處摸些澱粉液。

介面朝下放入蒸鍋,大火蒸15分鐘。準備消毒過的乾淨豆包布一塊,將蒸得的原料趁熱置於布上,壓緊實捏成三角狀長條,涼後切成小手指厚般的塊。

三是油炸

鍋裡放入適量的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製成的坯,炸成焦黃色時撈出,注意油溫不要太高。

四是掛糊

鍋裡放少許油,燒熱後加入桂花、白糖、水澱粉,小火熬成糖稀,將炸得的卷果倒人,裹上糖汁,基本收幹起鍋,撒上白芝麻、黑芝麻和一點點白糖裝盤即可。

小吃店的糖卷果曾被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的“每日農經”欄目特別推薦。

薑絲排叉又叫薑汁排叉。從其名便知,因原料中含有鮮薑,因食用時有明顯的鮮薑味而得名。它不但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個品種。

品味特色

過蜜後的排叉成淺黃色,口感酥脆,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薑味。

營養價值

薑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說的就是吃飯不香或飯量減少時吃上幾片薑或者在菜裡放上一點嫩薑,能改善食欲,增加飯量。

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欲、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的作用,特別是秋冬不錯的一種食品。還有一種帶鹹味的排叉,做法與薑絲排叉一樣。

不同點在於它不過蜜,有酥、脆、味微鹹的特點。愛喝酒的人常以鹹排叉當下酒菜用。排叉屬於油炸食品,要注意一次不要吃得太多。

製作工藝

其製作流程共分三步:

一是制坯

將麵粉加水和成麵團,放到壓面機上壓軋八九次,直到壓成薄厚均勻、表面光滑時為止。然後在薄片上撒上細澱粉面,疊成長條後,用刀切成寬2釐米、長5釐米的排叉條。

二是炸制

將切好的排叉條橫疊後中間順切三刀,將4至5片小片疊在一起套翻成花形。鍋中倒油,用中火將油燒熱後放入排叉生坯,下鍋後要勤翻動,兩面都炸黃了就立刻出鍋、撈起控油。

三是掛糖

用水把薑絲熬開後撈出姜絲留湯,在湯中放入飴糖、桂花糖等,用文火煮成糖稀,然後將炸好的排叉放入用薑絲、飴糖、糖桂花煮成的糖稀中過蜜,即成成品。

更多小吃正在籌備中,敬請期待~

期待~趕緊來通州滿足我的胃吧!

特別是江米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製作工藝

其製作流程共分五步:

一是選料

主要材料有江米、紅小豆、黃豆等;輔助材料有糖桂花、紅糖、堿等。材料一定要選擇上乘的材料,不論是江米還是紅小豆、黃豆等,都不能有雜質、異味,色澤要正、要新鮮。

二是磨面

將挑選乾淨的黃豆先用溫火慢炒熟後,自己磨成面。然後放入無油無水的平底鍋內,小火用木鏟子不停翻炒。待黃豆麵顏色由淡黃色變成均勻的淺褐色、並能聞到明顯的豆香味時,就可以停火涼涼備用。

三是做餡

把製作豆餡的豆子挑選乾淨,然後要用清水泡兩小時以上(這樣蒸的時候熟得快);在蒸的時候,要加適量的水先大火煮開,然後小火煮一小時左右,並邊攪拌邊將紅豆碾碎。等豆子軟爛後拌入紅糖、桂花糖或木糖醇及堿等,用小火收水、煮幹便可。

四是制坯

將挑選乾淨的江米用水泡好後,自己用磨磨成面,然後用冷水調成軟麵團狀,入籠用旺火蒸熟,取出後晾涼制坯成形。制坯時一定要注意用江米粉和麵的時候,一定要一點一點的加水,因江米粉不像普通的白麵那麼吃水。面活成團就行,儘量幹一點,這樣蒸熟後才有韌性。

五是成形

將熟黃豆麵撒在面案上,把蒸好的江米坯放在上面用手掌壓制成片狀,如此反復疊加、疊壓,以增強其韌性和緊實度。然後用擀麵杖擀成薄片後,在表面抹一層豆沙餡,慢慢卷成卷狀,再撒一層熟黃豆麵,最後用刀切成段即可。要注意卷的時候一定要卷緊實,不要留縫隙,以免中間鬆散。

吃“驢打滾”時,將成品擺在食品盤中,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撒上白糖食用。

老北京特色名吃之一,全部選用新鮮食材,口感清脆香甜,營養價值豐富,“入湯頃刻便微溫,作料齊全酒一樽。齒鈍未能都嚼爛,囫圇下嚥果生吞。可補虛健胃。

爆肚,又脆又鮮,特別是這季節,北京人有“要吃秋,有爆肚”之說。

炸糕是由元朝蒙族人的飲食習慣沿襲下來的。蒙古人建元朝後,將一些奶制食品帶入中原,溶進了北京人的飲食之中,成為北京人愛吃的小吃之一,也常做早點。

品味特色

該款產品具有外觀色澤金黃,表皮焦脆不艮,質地黏軟可口,餡料甜美細潤,桂花和黃米香味濃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的特點。所用原材料無任何防腐劑、色素。

營養價值

炸糕的主要材料為黍米麵(也叫黃米麵)、水面和豆沙餡等;輔助材料有紅糖、糖桂花、油、食堿等。黃米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維生素B1等營養成分,有“健腦主食”之稱,清香甜潤、祛熱去暑,有防治神經衰弱的功效。

製作工藝

其製作流程共分五步:

一是選料

要選用品質好、籽粒飽滿、色澤鮮亮、味道純正的黃米和江米。特別是江米要選粘性不要太大的長粒的。如果材料選的不好,炸出的炸糕沒有香、脆、酥的感覺。

二是和麵

將黃米麵和自己磨好的水面按一定比例加水和好後,就可以讓其進入自行發酵階段。

根據季節的不同,發酵時間一般一到兩天。其和麵的關鍵是掌握好黃米麵與水面的比例,如果把握不好相互的比例,可能會把面“發死”,也可能會把面“發泡”。炸制前要把發好的面加適量的堿,以調和發酵時所產生的酸味。

三是做餡

將挑選好的籽粒飽滿、色澤勻稱的紅小豆洗淨後,加水沒過豆子用大火煮一小時左右,使豆餡變成“泥”狀,然後加入適量的紅糖(糖與豆餡的比例一般是1:1的關係)、桂花糖等,與豆餡一起翻炒、拌勻即可。

四是包餡

將發好的面和做好的餡準備好,包時在手中抹油,取大小適中的黃米麵與水面做成的發酵面,將製作好的豆餡抹入封口包好就行(一般面劑與豆餡的比例是1:2)。要保證在包的時候不能漏餡。

五是油炸

將做好的生坯逐個下鍋,炸至兩面金黃、浮出油面時,撈出控油即可。油炸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火候(一般保持在油七成熱),不宜用旺火,以免外焦內生。

炸糕分奶油炸糕、黃米麵炸糕、江米麵炸糕和燙麵炸糕等,是京城小吃一絕。炸好的炸糕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沾上白糖食用。小吃店的炸糕是店內50多種小吃品種中的主打產品之一,日均銷售量在3000塊左右。

招牌牛肉粒,一口一個,淡淡的孜然味和牛肉的嫩以及芝麻的結合,這搭配簡直了!


品味特色

外脆裡嫩,口感細膩,無筋無油。原料天然,不加任何防腐劑、色素。

營養價值

牛肉是國人的第二大肉類食品,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而脂肪含量卻很低,其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需要。牛肉不僅味道鮮美,還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及病後調養的人特別適宜,素有“肉中驕子”的美稱。

中醫認為,牛肉具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的功效,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頭暈目眩者食用。

豌豆黃兒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

豌豆黃,細膩,入口即化,味道香甜。

清代宮廷的豌豆黃兒,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按北京習俗,農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

品味特色

成品色澤淺黃、紅黃相間,細膩純淨,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色味俱佳。原料天然,不加任何防腐劑、色素。

營養價值

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氣,解瘡毒,消炎,去除暑熱,有降血壓、除脂肪、減肥之功效。

糖卷果源自回族,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清真食品,也是北京地區漢族傳統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睞,尤得女性食客的喜愛。

品味特色

主料用山藥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軟綿香甜,十分可口,是一款甜而不膩的甜品菜肴。

營養價值

中醫認為山藥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肺、腎經,有補中益氣、補脾胃、長肌肉、止瀉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棗更是中醫和民間常用的滋補品,含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中醫認為棗肉味甘性溫,有補脾和胃、養氣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營衛不和、貧血心悸、煩躁多夢等症。卷果主料為山藥、大棗,可補益脾肺,補益氣血。凡屬脾肺氣陰不足而引起的乏力,自汗等症皆可輔食之。亦可美容、豐肌澤膚,是一道名副其實的藥膳。

製作工藝

其製作流程共分四步:

一是備料

將山藥法淨去皮,拍松切成碎塊,上鍋蒸15分鐘;大棗洗淨去核切小碎丁後,在鍋裡放一點油,放入大棗翻炒幾下後加紅糖和少許熱水攪拌均勻筀待糖汁收幹備用。

二是制坯

放入炒好的大棗、蒸好的山藥塊和麵粉及三到四勺白糖後,攪拌均勻到有些粘手的程度便可。用油皮將拌勻的料裹包好,介面處摸些澱粉液。

介面朝下放入蒸鍋,大火蒸15分鐘。準備消毒過的乾淨豆包布一塊,將蒸得的原料趁熱置於布上,壓緊實捏成三角狀長條,涼後切成小手指厚般的塊。

三是油炸

鍋裡放入適量的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製成的坯,炸成焦黃色時撈出,注意油溫不要太高。

四是掛糊

鍋裡放少許油,燒熱後加入桂花、白糖、水澱粉,小火熬成糖稀,將炸得的卷果倒人,裹上糖汁,基本收幹起鍋,撒上白芝麻、黑芝麻和一點點白糖裝盤即可。

小吃店的糖卷果曾被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的“每日農經”欄目特別推薦。

薑絲排叉又叫薑汁排叉。從其名便知,因原料中含有鮮薑,因食用時有明顯的鮮薑味而得名。它不但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個品種。

品味特色

過蜜後的排叉成淺黃色,口感酥脆,有酥、甜、香的特點,食用時有薑味。

營養價值

薑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說的就是吃飯不香或飯量減少時吃上幾片薑或者在菜裡放上一點嫩薑,能改善食欲,增加飯量。

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食欲、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的作用,特別是秋冬不錯的一種食品。還有一種帶鹹味的排叉,做法與薑絲排叉一樣。

不同點在於它不過蜜,有酥、脆、味微鹹的特點。愛喝酒的人常以鹹排叉當下酒菜用。排叉屬於油炸食品,要注意一次不要吃得太多。

製作工藝

其製作流程共分三步:

一是制坯

將麵粉加水和成麵團,放到壓面機上壓軋八九次,直到壓成薄厚均勻、表面光滑時為止。然後在薄片上撒上細澱粉面,疊成長條後,用刀切成寬2釐米、長5釐米的排叉條。

二是炸制

將切好的排叉條橫疊後中間順切三刀,將4至5片小片疊在一起套翻成花形。鍋中倒油,用中火將油燒熱後放入排叉生坯,下鍋後要勤翻動,兩面都炸黃了就立刻出鍋、撈起控油。

三是掛糖

用水把薑絲熬開後撈出姜絲留湯,在湯中放入飴糖、桂花糖等,用文火煮成糖稀,然後將炸好的排叉放入用薑絲、飴糖、糖桂花煮成的糖稀中過蜜,即成成品。

更多小吃正在籌備中,敬請期待~

期待~趕緊來通州滿足我的胃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