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茶葉沖泡到底要不要“洗”

代人也不知從啥時候開始,

把沖泡茶葉的第一道湯倒掉,

謂之“洗茶”, 這是不可取的。

茶葉專家呂維新分析認為:

“很有可能是把宋人採制過程中的洗茶,

混淆為飲用過程中的洗茶, 故仿而效之。 ”

自號“懂百藝”的宋徽宗趙佶

在《大觀茶論》中曰:

“飲而有砂者, 滌濯之不精也。 ”

宋代趙汝礪在《北苑別錄》中雲:

“茶既熟, 謂茶黃, 須淋洗數次,

方入小榨以去其水, 又入榨出其膏。 ”

上兩處講的

都是在採制過程中的洗茶工序,

而不是現在的將沖泡茶葉的

第一道湯倒掉的“洗茶”。

洗茶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詹梓金說:

“烏龍茶無需洗茶。

‘洗茶’給人以不衛生的感覺。 ”

烏龍茶尤其是武夷岩茶大紅袍在炒青時,

鍋溫在200℃以上;

焙火時, 溫度也在100℃以上,

且足火、燉火時間長達幾個小時,

又經風選、揚顛, 乾淨衛生, 所以不用洗茶。

正山小種紅茶雖然沒有殺青工序,

但要過紅鍋, 毛火、足火的溫度

同樣也要在100℃以上,

且要持續較長時間,

不存在細菌污染問題,

可大膽放心飲用。

正山堂金駿眉製作不但精細而且考究,

關鍵程式都是在高溫條件進行,

無需沖洗, 第一泡即可飲用。

醒茶

濃茶淡茶有情。

以茶喻人, 古來有之,

精闢莫過於蘇軾“從來佳茗似佳人”。

塵封的茶葉就像熟睡的少女,

如陡然驚醒她,

少女一時半會肯定難以適應。

為沖泡出一壺好茶,

在一般情況下, 先予進行醒茶。

謂“醒茶”是讓沉睡或塵封的茶葉

通過與空氣和水分的接觸蘇醒過來,

吸收天地人氣,

重新煥發出茶葉的本質,

以便沖泡飲用,

這對後續的沖泡有直接的影響。

醒茶得當,

能使所泡之茶香滑不澀, 好入口。

茶宜緩, 不宜急。

正確的醒茶方式是將長嘴壺稍稍提起,

沿茶壺(蓋碗)內壁徐徐旋轉, 慢慢注水。

沖水量以滿不溢為宜。

醒茶之湯, 由於茶味相對較淡,

一般不用於直接品飲, 僅作燙杯之用。

如要直接用於飲用,

應相對延長茶葉的坐杯時間,

以增強茶湯的濃度。

同茶類, 其醒茶的方法是不盡相同的。

沖泡黑茶、青茶、紅茶的時候,

其方法是從保存狀態去除,

放入沖泡器皿中,

用100℃的沸水來醒茶;

相對嫩度較高的綠茶、白茶、黃茶醒茶方法

是從冷藏保存中取出,

放入高溫燙過的沖泡器皿中,

再用85℃左右的開水醒茶。

正山堂金駿眉

宜用100℃的沸水直接進行醒茶。

節選自:《正山堂茶經·金駿眉》

作者:徐慶生、徐希西

編輯:正山堂茶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