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不精確?中國人就是在模糊中找精確的

旅居國外的時候, 什麼最能解鄉愁?毋庸置疑是一桌地道的中餐。 用什麼可以迅速交到異國他鄉的新朋友?當然也是一桌地道的中餐。

所以, 週末常常會邀請德國朋友來家裡玩, 而一頓中餐往往是吸引他們來的最大的賣點。 往往在菜過五味, 酒過三巡之後, 德國朋友會提出一個很德國式的問題:「我們德國廚師做菜的時候有各種量具, 各種工具, 嚴格按照菜譜一絲不苟。 而你們中餐烹飪的時候, 尤其是加調料的時候看起來是那麼隨意, 隨便灑鹽, 隨便倒醬油, 這簡直是我們無法忍受的。 但是!你們做出來的菜味道怎麼就那麼好吃呢?」

每次遇到這個問題, 我都是呵呵呵, 然後透著些驕傲地告訴他們, 「Das ist Chinesiches Geheimnis (這是中國人的秘密)!」其實事實是, 我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直到最近上了徐老師的《黃帝內經》課。

徐老師那天解說《靈樞·通天第七十二》的時候, 講到「心能備而行之」, 解釋說只有心中有象, 才是真的知道自己在面對什麼事情, 自己將要處理什麼樣的局面。 做菜也是一樣的, 只有所有的步驟都了然於胸, 腦子裡有這個菜的模樣, 動手做菜的時候才能心意合一, 下手如有神助。

各位對照著菜譜做菜的同學是不是也很有體會呢?左手書, 右手鏟, 一道菜做下來頭暈眼花。 相反, 如果到了操作爛熟於心的階段, 手下翻炒的不是菜,

而是把心中的那道已經成象的菜徐徐展現到盤子中的過程而已。 一氣呵成, 快哉妙哉!

而在這個呈現象的過程中, 需要加什麼調料, 什麼時候加, 加多少, 根本就是法無定法。 決定一道菜品是否可口的因素太多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 就說加鹽, 首先不同產地的鹽本身的鹹淡不同;其次, 天氣因素也會影響食客對鹹味的感覺, 天太熱, 人出汗多, 自然想吃得鹹一點, 大冷天, 就不需要那麼鹹;再者, 食客的健康情況也會對味覺有不同的感受。 在那麼多可變的條件下, 如果一定要給菜譜定一個加鹽的量, 那麼「鹽少許」可能真的是最富有智慧的答案了

所以, 「鹽少許」, 看似不精准, 其實是最精准的, 這就叫做因時、因地、因人。

中國人常說的「眾口難調」,

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看起來是個人口味不同, 其實背後的原因是每個人的體質差異所致。 只要人的體質有差異, 就不存在一統天下的標準, 而中國人說的「鹽少許」, 背後恰恰是對個體差異的尊重。

別說外國人, 現在很多有強迫症的中國人也一樣困惑於「鹽少許」等看似不精准的表達。 一個被工業化食品滋養的人, 最應該好好體會這句話:人莫不飲食也, 而知其味者鮮矣!

當然也有人會說, 可以一律不加鹽, 最後按照個人喜好再添加呀。 有些菜可以, 有些菜著實不可以, 因為鹽會參與到調味反應中。 退一步說, 就算鹽可以後加, 那花椒大料呢?

依這個角度來看待做中餐的「鹽少許」, 是不是有點「量身訂制」的高大上氣息了?簡言之,

就是以人為本, 這是一種能夠落實到每個個體上的, 具體可鑒的以人為本, 而不是泛泛而談。

厚朴有句名言, 不懂天文的廚子不是一個好中醫!一開始聽到這句話的時候, 覺得是一個笑話。 隨著學習的深入, 越來越覺得其妙不可言。 現在再回過頭去回顧當年這段趣事, 很是汗顏。 啥都不懂, 僅憑著一通胡亂拼湊, 就敢對外國人說這是中餐, 真的是淺薄粗鄙限制了我的想像。

(作者來自厚朴五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