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過水兒,麻醬,羊肉汆兒,咱北京人怎麼把一碗面吃出花兒

北京人喜愛麵食, 那可是天經地義的一件事兒!不說別的, 老北京炸醬麵那可是聞名中外~不過除了炸醬, 咱北京可還有十多種澆頭呢!

小編這就帶您瞅瞅, 咱北京人怎麼把一碗面吃出花兒~

春天剛過, 香椿面您肯定沒少吃, 頭茬兒香椿小嫩芽的滋味每年都讓人惦記, 澆上醬油花椒油一塊兒拌面, 這是春天最好的吃食之一。

轉眼五月, 溫度逐漸攀升, 麵條依然是餐桌上的常客。 芝麻醬澆頭則頻繁出場, 澥芝麻醬需要點耐心法兒, 順著一個方向不斷攪動的過程中慢慢加水, 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孩子們只顧著好玩兒,

不顧一大家子的饑腸轆轆, 最後被媽媽排著後腦勺訓斥, 才訕訕地放下筷子離開, 去琢磨別的事物。

當芝麻醬的香氣再度鑽入鼻腔, 他們卻比誰都受不了芝麻香氣的誘惑, 加了鹽後的芝麻醬有說不出的鹹香, 哪怕菜碼兒只有簡單的黃瓜, 也足夠讓人口舌生津。 這是老北京夏日專屬涼麵, 這味兒誰吃誰知道!

扁豆燜面您肯定也熟啊, 這可是咱老北京人最愛吃的應季應季美食之一。 蒸制過的麵條再炒, 吃在嘴裡一點不黏糊油膩, 您要是喜歡吃軟乎點兒的, 稍微點點兒水就行。 做好了嘗一口:肉香、豆角香、面香融合在一起, 嘿!面還潤而不粘!

在過去家家戶戶都醃鹹菜的時候, 老咸湯兒作為一種澆頭也曾讓人欲罷不能。

醃漬這道工序融合了蔬菜與醬油的香氣, 蒯出來的湯汁煮沸後是另一種滋味。 亦有人因這澆頭沒什麼油水而稱其為“寡婦湯”, 可捧著那一碗用老咸湯兒做澆頭的面大快朵頤時, 我想在那個年代也不失為一種苦中作樂。

偏愛臭豆腐湯兒拌面的也不在少數, 臭豆腐+湯兒+鍋挑兒, 別人再怎麼說臭可就是止不住的愛。 打心眼兒裡出的, 哪兒能別人三兩句話就說的動的?您說是不是?

嗐, 我看咱也別說了, 咱換個澆頭接茬兒吃面才是正經事。

五月槐花香, 小蝦米也活蹦亂跳啊。 五花肉一年四季做肉丁醬沒問題, 可這小蝦米醬過了這村兒可就沒這店兒了, 蔥薑多放點兒, 去腥提鮮, 再配上黃醬一炒, 滋味的激發的過程可不就跟化學反應一樣神奇!

要是您還不過癮, 得, 那咱來點兒肉更多的?

我看爛肉面就不錯!燉煮熬制的肉湯鮮香美味, 爛肉爛肉, 聽著這燉的功夫就不小!那肉肯定是軟爛入味兒, 跟麵條的爽滑勁道配一起, 謔, 我看有點兒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意思。

羊肉汆兒這肉就更多了。

四季輪換到了冬, 吃點羊肉正好滋補。 源自清真的澆頭還有兩種做法, 甭管是漢族人民慣用的熗鍋法還是回族人民慣用的倒熗鍋法, 都各有千秋。 熗鍋法出來的麵湯頭濃郁, 口感醇厚, 三九嚴寒出門前來一碗, 去雪地裡趟您也不用發怵;倒熗鍋蔥油味沒那麼大, 清爽許多。 可這兩種面裡提前喂好的羊肉可都不含糊, 滋味兒都足著呢!配上面到正好兒了,

肉香面香混一塊, 相得益彰啊~

不過小編還得告訴您, “汆”實際上是分葷汆兒和素汆兒的, 葷的咱剛說完, 素汆兒無肉無葷腥( 包括蔥), 比如豇豆段葷汆兒、素野菜汆兒, 還有在素材汆里加素炸豆腐、素丸子的, 拿來拌面也不錯~

可是吧, 小編覺得總有幾個百搭款, 讓您什麼時候想吃面, 什麼時候就能吃上這澆頭。

茄丁面也算是大眾款了。 我一發小就是, 對燒茄子地三鮮什麼的都興致缺缺, 就唯獨對茄丁面情有獨鍾, 究其原因, 人家說是裡面的蒜吃著特香。 還別說, 跟吃著炸醬麵就著生蒜啃的感覺確實不太一樣, 少了點兒辛辣這差別還挺大。

番茄雞蛋面大家就對他更親切了, 想必不少童鞋學會做的第一道菜就是番茄炒雞蛋吧?下次您試試看把這做澆頭,

就著面西裡呼嚕的幾大口, 酸酸甜甜的維生素蛋白質澱粉一下都全了, 營養均衡滋味兒足, 保准您吃一肚歪!

說了這麼多, 小編最想說的還是那一碗打鹵麵。 五花肉、口蘑、香菇、木耳、黃花、雞蛋、鹿角菜、冬筍, 這些食材一個都不能少~別說拌面, 光是從鍋裡盛出來直接喝都足夠美味。 生日的時候煮上一碗做長壽麵, 再澆上鹵, 那是比任何生日蛋糕都感覺富足的美味。

不知道看了這麼多澆頭, 您最愛吃的是哪一種呢?

本圖文來源:老北京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吃喝玩樂大搜索 -

ID:chwl876

每天17:00-19:00北京文藝廣播FM87.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