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张勋复辟为何只带5000人进京,还有3万多辫子军干啥去了?

上一篇文章, 我們說到黎元洪在張勛的威逼下, 不得不解散國會。 就在解散國會的第二天即6月14日下午3時, 張勛偕同李經羲、張鎮芳、段芝貴、雷震春等乘專車到北京。 前門車站到南河沿張宅, 沿途用黃土鋪在地上, 軍警夾道警戒, 并分段布置辮子軍的步哨和崗位, 城樓上和墻上都站有全副武裝的兵士。 這是以前皇帝出巡的氣派。 張勛的汽車所經路線, 先派馬隊驅逐行人, 東城和西城的交通斷絕達4小時之久。

張勛一進京, 便提出解散國會以外的解決時局辦法五條:

一、組織責任內閣, 以李經羲為總理;

二、召集憲法會議;

三、改良國會規制, 減少議員名額;

四、赦免政治舊犯;

五、摒退公府僉壬。


張勛影視形象

此時, 黎元洪已經徹底失去抵抗力, 只能在條文上親筆批明:“交院分別辦理”。 張勛還不知足, 提出要擴編辮子軍20營, 以增加自身的軍事力量, 黎大總統也只能一概照準。 黎元洪也是聰明人, 他可以和段祺瑞這樣的人耍橫, 因為他知道段要面子, 不會做過格的事, 可是, 他真不敢惹張勛, 因為這位辮帥什么事兒都干得出來。

16日, 張勛頭戴紅頂花翎, 偕同定武軍四個統領乘汽車到神武門, 換乘肩輿到清宮, 由清室內務府總管世續導入養心殿, 謁見溥儀。 張勛行跪拜大禮, 自稱“奴才恭叩圣安”。 溥儀賜坐, 賞以紫禁城騎馬, 四個皇妃也都到養心殿來和他接談。

溥儀賜宴, 并賞以古磁及名畫多件。 接著又到東交民巷遍訪各國公使, 日本林公使設宴予以招待。

督軍團雖然在內閣問題上反對張勛, 但是取消獨立的條件總算履行了。 倪嗣沖、趙倜、曹錕、陳樹藩、李長泰于19日宣布取消獨立, 張作霖、楊善德、閻錫山、張懷芝于20日取消獨立, 許蘭洲、張敬堯于21日取消獨立, 李厚基、張廣建于22日取消獨立, 天津總參謀處于21日宣布撤銷。

很快, 張勛暴露出政治方面的弱智。 在準備很不充分, 各方面意見還不統一, 一片狼藉的政治局面下, 居然公然舉行復辟。 30日傍晚, 張勛偕復辟派陳寶琛、劉延琛兩人偷偷溜進清宮, 舉行了一次“御前會議”, 為復辟做準備。

1917年7月1日早晨, 民國史上最滑稽的一幕大戲上演了。

張勛、康有為、瞿鴻禨、王士珍、江朝宗、吳炳湘、陳光遠、劉廷琛、沈曾植、勞乃宣、阮忠樞、顧瑗、萬繩栻等數十人合辭上奏, 請清遜帝溥儀復辟登基。 溥儀在養心殿召見諸人, 這些人匍匐在地, 行三拜九叩大禮。 張勛下去之后, 陸續有成批的人來給溥儀磕頭, 有的謝恩, 有的連請安帶謝恩。 后來奏事太監拿了一堆已寫好的“上諭”, 溥儀一氣下了七道“上諭”。

復辟宣布后, 即改五色旗為黃龍旗, 官制仍照宣統元年官制。 即日以上諭封黎元洪為一等公;授張勛、王士珍、陳寶琛、梁敦彥、袁大化、張鎮芳為內閣議政大臣;萬繩栻、胡嗣瑗為內閣閣丞, 梁敦彥為外務部尚書, 張鎮芳度支部尚書, 朱家寶為民政部尚書, 雷震春為陸軍部尚書,

王士珍參謀部大臣, 徐世昌弼德院院長, 康有為副院長。 加授張勛為直隸總督北洋大臣, 留京辦事。 7月1日傍晚, 總統府仍然飄揚著五色旗(當時民國的國旗), 這是當時北京城內僅有的一面國旗。

黎元洪被張勛趕離北京后, 立刻排出密使覃壽衡奔赴天津, 面見段祺瑞, 表示愿意和老段和解, 共同反對并討伐張勛復辟行為。 段祺瑞一來也對張勛不滿;二來, 他確實不支持帝制;三來, 考慮到畢竟黎元洪還是總統的身份, 這面大旗還是有用的。 于是, 他接見了黎的密使, 也接受了黎的命令。


再造共和的段祺瑞

段受命出山后, 立即部署一切, 決定就近取材, 從河北省京畿附近找軍隊, 目標是駐馬廠的第8師長李長泰部和駐廊坊的第16混成旅馮玉祥部,

以這兩支部隊作為討逆軍的基本武力。 同時, 段祺瑞還和在保定的直隸督軍曹錕連絡, 對曹錕則許以未來副總統。 曹錕正因為復辟后張勛把他降為直隸巡撫, 由張勛自任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而大感不快, 所以他也答應參加討伐張勛。

軍事行動正在準備的時候, 全國對復辟的聲討之聲此起彼伏。 7月2日, 就職不到10天的內閣總理李經羲化裝為運煤工人, 由北京逃往天津, 不愿意為復辟政府出力。 要知道, 李總理是李鴻章的侄子, 他的出逃對張勛的影響非常大。 7月3日, 程壁光與淞滬護軍使盧永祥在上海聯名通電討伐復辟。 同日。 馮國璋在南京召集軍事會議, 調集軍隊, 反對復辟。 張勛的老同事兩廣巡閱使陸榮廷, 亦于7月4日發表通電,明確反對復辟,反對帝制,反對張勛。


逃跑總理李經羲

討逆的軍事行動于1917年7月7日開始,12日即告結束,前后一共不過6天,中間還有4天頓兵不進,也就是說真刀真槍的戰事只有2天。

6日,討逆軍西路曹錕第3師各部集中蘆溝橋,東路段芝貴率李長泰第8師,馮玉祥第16混成旅由廊房開進到黃村。在豐臺的辮子軍陷于腹背受敵的情勢,張勛命令辮子軍破壞豐臺鐵路以阻止討逆軍前進。但這個舉動惹惱了老外,人家不許張勛這么做,并派兵保護鐵路,張勛只好作罷。

張勛率領進京的辮子軍只有5000多人,作為威嚇總統的力量是夠了,但真打仗就不夠了。為了掩飾自己的脆弱,張勛只好讓非辮子軍打頭陣,辮子軍則押后督戰。結果,這些原本屬于北洋系統的軍隊,遇到老戰友和老袍澤后,集體反水,倒向段祺瑞的討逆軍。駐南苑的第11師李奎元旅和第12師劉佩榮旅也乘勢將槍口對準辮子軍。之后的戰事,基本可以用“摧枯拉朽、勢如破竹”來形容,張勛和他的辮子軍,面對討逆軍的攻勢,毫無還手之力。

到這個時候,張勛也知道復辟其實已經失敗了,但他希望通過外交談判,讓自己可以帶著辮子軍退回老巢徐州,繼續做長江巡閱使。當段祺瑞通過外交團向張勛提出解決時局的4項辦法后,張竟用四句歌謠來作答復:“我不離兵,兵不離械,我從何處來,我往何處去。”

見張勛如此執迷不悟,7月9日起,討逆軍聯合近畿的北洋軍,兵臨北京城下。第1師在安定門、廣渠門、朝陽門外,第13師在西直門外,第11師的一部分在永定門外,第3師、第12師的的一部在彰儀門外,第11、12兩師的另一部在西苑,對北京采取了大包圍。

就在這時,又傳來辮子軍徐州老巢的消息:張勛手下大將、留守徐州的張文生率領定武軍64營通電投降,不戰而屈。張文生是沛縣人,與豐市的李厚基同為蘇北籍的北洋軍閥。定武軍在徐州投降后,頭上的辮子都完全剪光,他們投降使得在北京的辮子軍更感絕望。

此時的張勛,真正意識到了什么叫眾叛親離。為了避免被俘的尷尬局面,他不得不逃到荷蘭大使館,暫時躲開了討逆軍的搜捕。

溥儀退位后,張勛被民國政府通緝,逃到天津租界做起了寓公,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他所一手導演的復辟丑劇,也以最后全面失敗告終。

參考資料:

1.董堯:《北洋風云人物之張勛》

2.《徐州文史資料》

3. 蔡東藩:《北洋通俗演義》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筆

亦于7月4日發表通電,明確反對復辟,反對帝制,反對張勛。


逃跑總理李經羲

討逆的軍事行動于1917年7月7日開始,12日即告結束,前后一共不過6天,中間還有4天頓兵不進,也就是說真刀真槍的戰事只有2天。

6日,討逆軍西路曹錕第3師各部集中蘆溝橋,東路段芝貴率李長泰第8師,馮玉祥第16混成旅由廊房開進到黃村。在豐臺的辮子軍陷于腹背受敵的情勢,張勛命令辮子軍破壞豐臺鐵路以阻止討逆軍前進。但這個舉動惹惱了老外,人家不許張勛這么做,并派兵保護鐵路,張勛只好作罷。

張勛率領進京的辮子軍只有5000多人,作為威嚇總統的力量是夠了,但真打仗就不夠了。為了掩飾自己的脆弱,張勛只好讓非辮子軍打頭陣,辮子軍則押后督戰。結果,這些原本屬于北洋系統的軍隊,遇到老戰友和老袍澤后,集體反水,倒向段祺瑞的討逆軍。駐南苑的第11師李奎元旅和第12師劉佩榮旅也乘勢將槍口對準辮子軍。之后的戰事,基本可以用“摧枯拉朽、勢如破竹”來形容,張勛和他的辮子軍,面對討逆軍的攻勢,毫無還手之力。

到這個時候,張勛也知道復辟其實已經失敗了,但他希望通過外交談判,讓自己可以帶著辮子軍退回老巢徐州,繼續做長江巡閱使。當段祺瑞通過外交團向張勛提出解決時局的4項辦法后,張竟用四句歌謠來作答復:“我不離兵,兵不離械,我從何處來,我往何處去。”

見張勛如此執迷不悟,7月9日起,討逆軍聯合近畿的北洋軍,兵臨北京城下。第1師在安定門、廣渠門、朝陽門外,第13師在西直門外,第11師的一部分在永定門外,第3師、第12師的的一部在彰儀門外,第11、12兩師的另一部在西苑,對北京采取了大包圍。

就在這時,又傳來辮子軍徐州老巢的消息:張勛手下大將、留守徐州的張文生率領定武軍64營通電投降,不戰而屈。張文生是沛縣人,與豐市的李厚基同為蘇北籍的北洋軍閥。定武軍在徐州投降后,頭上的辮子都完全剪光,他們投降使得在北京的辮子軍更感絕望。

此時的張勛,真正意識到了什么叫眾叛親離。為了避免被俘的尷尬局面,他不得不逃到荷蘭大使館,暫時躲開了討逆軍的搜捕。

溥儀退位后,張勛被民國政府通緝,逃到天津租界做起了寓公,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他所一手導演的復辟丑劇,也以最后全面失敗告終。

參考資料:

1.董堯:《北洋風云人物之張勛》

2.《徐州文史資料》

3. 蔡東藩:《北洋通俗演義》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