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1937年为何中国要集结80万的军队在上海,宁死也不撤退,全因这4个字!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宛平挑起了盧溝橋事變, 這也就意味著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開始。 在1937年8月13日開始, 一直到11月份, 蔣介石在上海采取了主動的反擊戰。

在之后的3個多月里, 蔣介石派了最精銳的部隊前往戰場, 中日雙方在這這場戰役中總共投入了100萬的軍隊, 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余人, 中方則投入了80萬。 當時其他戰場上戰事非常的嚴峻, 蔣介石為什么還非要在上海發起反擊戰呢?而且投入這么多的兵力?而且在我方傷亡慘重的情況下, 為什么還不準士兵撤退, 非要白白送死呢?

其實蔣介石不是不知道情況的嚴重性,

而且他必須要這么做。 因為當時日軍占領了山西北部, 一旦山西淪陷, 那么日軍就能從山西進入陜西, 然后進攻四川, 或者是失去了山西這個北方屏障, 河南、湖北也就危險了, 因為這些都是以前改朝換代所用的路線。 所以他們必須想辦法讓日軍的進攻方向由北向南改變成由東向西。

當時在上海的戰場上, 雖然有日軍的飛機大炮軍艦等, 我方損失慘重, 蔣介石下令不準撤退也是為了讓江南地區的一些重工業得到轉移到中部地區, 絕對不能留給日本人。 也打破了日軍要三個月拿下中國的狂妄之言。 雖然扭轉了日軍進攻的方向, 但因為我方士兵損失超過30萬, 也大大削弱了其他地區的戰斗力,

導致南京大屠殺的發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