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建軍91年僅此一次,全連136人,全部授一等功臣,他們做了啥?

1933年7月11日, 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正式將8月1日定為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 以此來紀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 此後“八一”就成了解放軍的象徵, 從1927年8月1日至今, 算起來建軍已有91年了。

91年中, 參加過這支英雄軍隊的人數少說也有數千萬, 在這數千萬人中, 能被授予“一等功臣”的可謂寥寥無幾。 建國初級, 400余萬大軍中, 有78人被授予特等戰鬥英雄(相當於後來的一等功臣);抗美援朝戰爭, 志願軍出兵240余萬人, 被授予特等功臣和一等功臣的總計89人;對越反擊戰及其兩山輪戰中, 解放軍先後有50余萬人參戰, 被授一等功臣的不到200人。

以上幾次是一等功臣(特等功臣)獲授最集中的幾次, 總數加起來也才360餘人, 在幾千萬人中, 如同滄海一粟。 由此可見, 一等功臣是有多麼難拿, 這還是在戰爭時期, 和平時期就更別提了。

但是, 小編接下來要介紹的這群人就厲害了, 堪稱是解放軍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們全連136人, 一次性全部被授于“一等功臣”, 在建軍91年中僅此一次。 那麼, 這136人都做了啥?

這136人並非是因戰鬥立功被授予一等功臣的, 而是接受了一項特殊任務, 他們就是:進藏先遣連。

進藏先遣連, 組建於1950年8月1日建軍節這天, 由毛主席親自下令籌建, 新疆軍區司令員王震坐鎮指揮, 是第一支入藏的部隊。 先遣連由團保衛股長李狄三任總指揮,

連長曹海林, 副連長彭青雲。 1950年8月1日這天, 從新疆于田普魯出發, 目的地是西藏阿裡地區首府噶大克。

兩地的直線距離其實並不遠, 僅有500餘公里, 但這500余公里的路, 先遣連足足走了1年時間。 由於當時手裡只有一張英國人製作的地圖, 在先遣連出發前, 上級只是從地圖上劃定了這條路線, 但是誰也不知道這條路有多兇險。 實際上兩地間沒有公路, 甚至連羊腸小徑都沒有, 先遣連完全靠著這張僅有的地圖和一塊指南針識別方向, 摸著石頭過河。

而這條路比長征還可怕, 比長征走過的路要還要難走數倍, 全程都是平均海拔4000-5000米的雪山, 先遣連不但要翻越海拔6420米的昆侖山脈, 更要跨越7615米的岡底斯山脈。 即使是現代人在裝備齊全的情況下,

都很難保證安全到達, 更不別說是50年代那個時候了, 面對高原缺氧, 既沒有氧氣設備, 後續補給又跟不上, 活脫脫的就是一條有去無回的天路。

這136名進藏先遣連戰士, 在雪山、峽谷、峭壁中穿梭, 忍受著缺氧、缺食、嚴寒、疾病折磨, 一路上不斷有人被餓死、凍死、缺氧而亡、跌入懸崖, 最後到達噶大克時, 已是1951年的8月3日, 離出發已過去了1年零2天。 而136名進藏先遣連官兵包括指揮官李狄三在內, 共有63人倒在途中, 損失超過一半。

後來毛主席聽聞了進藏先遣連付出這般大的犧牲後, 萬分悲痛, 還3次責怪了王震沒有將路程搞清楚。 王震將軍也一直很懊悔, 說當初根本沒想到這段路程會這麼難走, 先遣連也成為他後半生愧疚的心病,

臨終前還曾說, 此生最對不起入藏先遣連的這136位官兵。

由於先遣連對和平解放西藏所作出的特殊貢獻, 加上這段驚心動魄的“長征之路”, 後先遣連全連136名官兵, 全部被授予或追授為“一等功臣”, 這也是建軍91年來, 解放軍唯一一次同時授予全連所有人一等功臣, 之前和此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2012年1月5日, 原進藏先遣連副連長彭青雲老人逝世, 享年82歲。 至今, 先遣連還有7位老戰士健在, 他們的平均年輕超90歲, 希望這些老英雄的晚年能夠幸福、開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