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北京人最愛的鹵煮,吃到我懷疑人生

有人說, 能不能吃下一碗鹵煮, 是北京土著和北漂的真正區別。 北京人都喜歡吃鹵煮嗎?

至少王永斌就沒對它表現出什麼興趣。 作為知名美食家, 老北京, 王永斌寫北京的商業街和老字型大小, 寫到前門、天橋和東安市場一帶, 誇遍了豆腐腦、炒肝和豆汁, 就是沒專門寫鹵煮。

在外地人眼中, 這黑乎乎、臭熏熏的“一泡汙”, 豬大腸宛若泡在福馬林裡的異形標本, 等待一場大型解剖。 翻一翻, 撲面而來的腥臭味, 差點就昏古七了。

北京人為什麼想不開這麼愛吃鹵煮?

能救命的貧民食物

鹵煮最開始是怎麼來的,

說法不一。 一說是源於宮廷美食“蘇造肉”, 史料記載, 蘇州禦廚張東官發明的一款香料燉五花肉名為“蘇造肉”, 流落民間就成了鹵煮。 但鹵煮的做法並不少見, 用香料調味水煮雜碎並非宮廷獨有, 反而是平頭百姓們常用的食材遮味手段。

2005年2月14日, 北京。 地壇廟會上香氣誘人的炸羊肉串和鹵煮火燒等小吃 / 視覺中國

事實上, 比起宮廷傳說, 從做法與賣相上與鹵煮更為相似的“燉吊子”才是鹵煮的近親。 山東移民帶來的“燉吊子”其實就是燉煮豬肺腸的高級版, 除了一個是砂鍋一個是鐵鍋, 一個燉一個煮以外, 與鹵煮別無二致。

而且“燉吊子”在歷史上出現得比鹵煮更早, 據馬未都考證, “燉吊子”其名來源於宋朝便出現的烹菜器皿“銚(diao)子”,

而鹵煮出現的時期晚於乾隆。 同樣是在乾隆年間, 山東還出現了另一種與鹵煮相似的平民食物, 那種將豬肺腸整個放入露天大鐵鍋裡長時間鹵煮, 再切而分食的菜品, 名為“朝天鍋”。

不只做法與山東人密切相關, 北京街邊的鹵煮店也大多是山東人和河北人開的, 甚至包括紅極一時的幾大飯莊東興樓、正陽樓等等。 清朝時山東人口爆發性增長, 外加大旱戰亂等天災人禍, 大量山東人沿北京至徐州的南北道路遷移進京, 魯菜的鹹齁也影響了整個北方菜系。

2006年4月26日, 北京王府井小吃街掛滿了各種北京小吃的招牌 / 視覺中國

作為最早的北漂, 山東人到北京城的第一份工作也大多是苦力活兒, 挑水挑糞、游商走販。

作為當時北京底層人口最主要的構成之一, 他們賣的鹵煮自然也主要服務于底層勞工。

20世紀初的北京, 工業落後, 經濟發展緩慢, 與此同時, 華北大旱與瘟疫使得大量災民湧入京郊, 清庭破產, 也使大量以前不事勞作的旗人貴族特權破滅, 甚至流落街頭。 底層的擴張是鹵煮興盛的基礎, 1903年前後整個北京城都彌漫著一股迷之臭味, 東安門外、天橋下滿街都是豆汁、鹵煮。

便宜的食物有很多種, 為什麼鹵煮成了北京窮人的摯愛?

曾經的鹵煮裡只有豬下水, 體力勞動者吃不飽。 為了跟上用戶需求, 鹵煮進行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改良:在碗里加上了面餅“火燒”, 這種北方最常見的主食。 用鹵煮的鹵湯浸泡後, 火燒口感會明顯提升,

而為了更入味, 鹵湯也會調味更鹹, 重鹽也是體力勞動者的最愛。

火燒, 如今已經成為鹵煮裡必不可少的食材了 / 視覺中國

更重要的是, 這碗鹵煮裡的蛋白質救了很多人的命。

20世紀初的北京其實是傳染病的高發區。 1934年至1935年間, 北京因傳染病致死的人數為上海、天津等地的兩倍, 尤其是霍亂等疫病, 死亡群體主要集中在勞工與幼兒。 傳染病高發, 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對蛋白質的額外需求, 尤其是幼兒和青少年, 補充額外的蛋白質可以大大提高存活率。

眾多周知肉類富含高品質蛋白質, 遠非等量蔬果五穀可以替代。 豬下水作為當時最廉價的葷食, 讓即使窮到吃不起肉的勞工, 也可攝入一定品質的蛋白質、抵禦傳染病以保命。

換句話說, 同樣是勞工, 越愛吃鹵煮的, 在疫病頻發的北京城裡活下來的幾率就越大, 連豬下水都沒吃到的, 大部分都先掛了。

鹵煮就這樣成為了北京底層人民的救命飽餐, 一直延續下來。

鹵煮為什麼還這麼難吃

如果說吃鹵煮是物質貧乏時代的無奈選擇, 那麼為什麼到今天鹵煮依然這麼臭?

幾十年來, 鹵煮臭氣熏天的原料、疏漏落後的做法也沒有絲毫改善的意思, 這種落後恰恰是鹵煮作為北京平民小吃“先天發育不良”, 後天又沒有通過現代烹飪進行改良導致的。

2008年6月, 前門大街開街在即, 周邊的街區和胡同保留著很多傳統京味小吃 / 視覺中國

為什麼說北京平民小吃先天發育不良?鍾愛豬下水、只食一味餐, 是整個北方飲食的通病。與物產單一的北方中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山東沿海地區,有山有河又有海,故而物產豐富。100多年前山東移民把魯菜帶進京城,但並沒有帶來高速冷運鏈,只能就地取材,牛肉貴,驢肉少,最後就剩豬下水了。

吊詭的是,全國人民都吃動物內臟,但無論是夫妻肺片,還是重慶火鍋羊雜湯,都做不到鹵煮這樣用臭讓人餘味無窮。

說起來很多人不敢相信,今天北京鹵煮的臭味並不是一種故意做出的特色,而是原材料裡豬大腸清洗不乾淨。豬腸中產生的臭氣主要是兩類成分:含氮化合物的糞便味,也包括屍臭、公豬的膻味,以及低碳醛酮化合物的尿臭味。

離開了濾鏡,鹵煮這道老北京傳統美食真的很難下嘴 / 視覺中國

為了掩蓋臭味,鹵煮也不是沒有努力過,但總在錯誤的方向上越努力,越失敗。食物除臭的香料排行榜裡,北京傳統鹵煮配料裡愛用的八角、肉蔻幾乎墊底,除臭率還不到西餐香料百里香和鼠尾草組合的一半。如此看來,四川人民加丁香和花椒吃肺的天賦,比北京人民高出好幾個天命圈。

除了香料配方不合理,鹵煮的另一個噩夢就是愛加韭菜和生蒜。大蒜原本也是很好的肉類祛臭香辛料,但前提是要加熱,像鹵煮那樣直接加生蒜水和韭菜花,只能說是以毒攻毒了。

現代食品科學其實早已可以解決食材異味的問題:通過脂質氧化降解程度來確定不同食材的相應烹飪溫度,通過香料化合物的分析來確定香料的合理搭配……其它同類食物可以做到完美除臭,為什麼鹵煮就不行?

2006年改造前的廊坊二條,與小腸陳同宗的陳記鹵煮小腸。已拆 / 視覺中國

鹵煮的烹飪做法一直以來都是封閉的。鹵煮剛剛起步的20世紀初,當時北京餐飲界三大巨頭:來自山東、淮揚等地的大廚師傅,只在宮廷和酒樓飯莊裡為有錢人服務,少數民族菜和漢族小吃又因原材料差異,難以交流。

於是,漢民小吃在原材料單一,消費群體多為勞工,沒有高端餐飲帶動,沒有多種飲食文化交融的環境下孤立發展,再臭北京人也吃得津津有味。

按理說,已經趨於落後的鹵煮,應該會在競爭中感受到改良的壓力。然而,自建國公私合營以後,大量北京小吃合併進入集體大食堂,鹵煮師傅就搖身一變成為掌握你胃腸的食堂大叔了。

公共食堂裡根本不存在市場競爭。而且在當時追求“大發展”的風氣下,大鍋飯食堂盲目擴大規模,平均下來每位廚師要靠自己雙手負責供應30人以上的飯菜。鹵煮師傅最大的工作壓力並不是把鹵煮做得更好,而是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做最多的口糧,口味上更不可能有提升。

1960年的北京公共食堂在副食品短缺的情況下選擇供應大量的鹹菜、醬油,市民們甚至因為吃鹽太多普遍呈現出集體水腫的症狀。

2014年11月29日,北京前門鮮魚口美食街店鋪一瞥 / 視覺中國

到改革開放以後,公共食堂的師傅們除了記得加鹽加油的傳統,很難說還剩下幾分原有的手藝,北京本地原有140多種小吃中只有少數經營者選擇複業,這時候倖存下來的鹵煮,在北京小吃這個領域已經可以橫著走了。

究竟誰還在吃鹵煮

“北京鹵煮難吃,是因為你沒有吃到真正正宗的鹵煮”,這是很多北京土著對外地人最常見的鄙視。其實在今天的北京,最正宗的鹵煮也並不好吃,越正宗意味著越傳統,絕不做豬下水界的叛徒,調味必須放臭豆豉和生蒜泥,堪稱食物屆的“生化武器”。

不僅如此,北京人口中最正宗的鹵煮多是外地人做的。目前北京最著名的老字型大小鹵煮店“小腸陳”和楊老黑,創始人祖籍都是河北三河,鹵煮呂分家後店面經營者也變成了雲南人。因此,很多北京土著在強調正宗鹵煮時,不得不補上一句“至少它家三代是做鹵煮的”,以前也是個“窮吃”。沒錯,窮人吃食,才是鹵煮正宗與否的真正標誌,而不是“好吃”。

1985年,北京,廟會上的傳統小吃小腸陳鹵煮 / 郭建設

既然鹵煮並不好吃,那為什麼北京人還對鹵煮充滿執念?

北京人懷念的鹵煮,其實是味覺、記憶和胃蛋白酶的混合作用。

北京人念念不忘的首先是鹵煮濃郁的氣味,氣味的記憶遠遠超過其他知覺。第一批北京移民的後代作為今天的“北京土著”,儘管早已通過拆遷實現財務自由、躍升為中產階級,但味蕾依然迷戀舊時代北京城的髒攤兒,精神上依然忘不了窮苦時吃的那一碗鹹腥鹵煮。

除了味覺和記憶,想像一個老北京一樣享受一碗鹵煮,還需要一副從小磨煉的腸胃。很多南方人並不是受不了內臟和生蒜泥的味道,而是從吃下鹵煮的第一口胃就不舒服——這倒不是說北京人的胃堪比吞噬一切宇宙垃圾的黑洞,完全可能是胃蛋白酶在作怪。

幼兒時期的我們胃蛋白酶發育不全,如果長期吃某一種食物,腸胃就會在發育中逐漸增加可以分解消化那一種食物的胃蛋白酶,可以說,一個愛吃鹵煮的老北京身後往往站著一個愛吃鹵煮的家族。而長期不吃的外地人胃裡就會缺乏分解消化這種食物的胃蛋白酶,讓他們不得不選擇“挑食”。

2016年9月4日,北京前門一家“百年鹵煮“飯館內的北京特色小吃”鹵煮火燒“ / 視覺中國

和很多人預想的不一樣,在老北京的地盤內,今天鹵煮的主要消費群體早已不是北京土著,他們對鹵煮的影響力甚至正逐步減弱,在流動人口和外來美食的衝擊下,很多北京鹵煮老字型大小難以維持基本的盈虧,不得不轉做遊客生意。

基於GIS北京城區老字型大小小吃店空間分佈的研究中,北京老字型大小漢民小吃分佈與旅遊景點分佈高度重合。從上世紀90年代到今天,北京前門鹵煮攤上的消費者構成中,南城和南郊市民、市外低收入打工者、外地顧客和旅遊者已經各占1/3了。

遊客們並不會像老北京那樣對鹵煮格外包容。85%的遊客在大眾點評上給京味小吃寫下了“口味差”。為什麼遊客們如此多的惡評依然不能促使鹵煮改變自己?

沒錯,保有原來的味道恰恰是消費者的訴求。針對多國消費者對傳統食品變革的接受度研究顯示,消費者會格外強調傳統食品在改革中保持原有口味。明明不喜歡,卻偏要求堅持,變味了反而更難以接受,這樣彆扭的食客,此刻手機螢幕裡倒映出來的你就是其中之一。

2006年3月24日,前門鹵煮陳搬遷的前一天,食客盈門,只好坐在外邊吃 / 視覺中國

不僅是鹵煮,全國很多地方特色小吃也是如此,保持著原味,一直被吐槽,卻不能悔改,例如狗不理包子、天津大麻花、螺獅粉等等,“越臭越正宗”、“越難吃越正宗”恰恰是外地遊客對這些“地方特色美食”最大的誤解。

當然,任何一個正常的外地遊客都吃得出鹵煮真實的味道,這道北京土著心中的美味,拍張照發完朋友圈,就可以順手扔進髒攤兒旁邊的垃圾桶裡了。

是整個北方飲食的通病。與物產單一的北方中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山東沿海地區,有山有河又有海,故而物產豐富。100多年前山東移民把魯菜帶進京城,但並沒有帶來高速冷運鏈,只能就地取材,牛肉貴,驢肉少,最後就剩豬下水了。

吊詭的是,全國人民都吃動物內臟,但無論是夫妻肺片,還是重慶火鍋羊雜湯,都做不到鹵煮這樣用臭讓人餘味無窮。

說起來很多人不敢相信,今天北京鹵煮的臭味並不是一種故意做出的特色,而是原材料裡豬大腸清洗不乾淨。豬腸中產生的臭氣主要是兩類成分:含氮化合物的糞便味,也包括屍臭、公豬的膻味,以及低碳醛酮化合物的尿臭味。

離開了濾鏡,鹵煮這道老北京傳統美食真的很難下嘴 / 視覺中國

為了掩蓋臭味,鹵煮也不是沒有努力過,但總在錯誤的方向上越努力,越失敗。食物除臭的香料排行榜裡,北京傳統鹵煮配料裡愛用的八角、肉蔻幾乎墊底,除臭率還不到西餐香料百里香和鼠尾草組合的一半。如此看來,四川人民加丁香和花椒吃肺的天賦,比北京人民高出好幾個天命圈。

除了香料配方不合理,鹵煮的另一個噩夢就是愛加韭菜和生蒜。大蒜原本也是很好的肉類祛臭香辛料,但前提是要加熱,像鹵煮那樣直接加生蒜水和韭菜花,只能說是以毒攻毒了。

現代食品科學其實早已可以解決食材異味的問題:通過脂質氧化降解程度來確定不同食材的相應烹飪溫度,通過香料化合物的分析來確定香料的合理搭配……其它同類食物可以做到完美除臭,為什麼鹵煮就不行?

2006年改造前的廊坊二條,與小腸陳同宗的陳記鹵煮小腸。已拆 / 視覺中國

鹵煮的烹飪做法一直以來都是封閉的。鹵煮剛剛起步的20世紀初,當時北京餐飲界三大巨頭:來自山東、淮揚等地的大廚師傅,只在宮廷和酒樓飯莊裡為有錢人服務,少數民族菜和漢族小吃又因原材料差異,難以交流。

於是,漢民小吃在原材料單一,消費群體多為勞工,沒有高端餐飲帶動,沒有多種飲食文化交融的環境下孤立發展,再臭北京人也吃得津津有味。

按理說,已經趨於落後的鹵煮,應該會在競爭中感受到改良的壓力。然而,自建國公私合營以後,大量北京小吃合併進入集體大食堂,鹵煮師傅就搖身一變成為掌握你胃腸的食堂大叔了。

公共食堂裡根本不存在市場競爭。而且在當時追求“大發展”的風氣下,大鍋飯食堂盲目擴大規模,平均下來每位廚師要靠自己雙手負責供應30人以上的飯菜。鹵煮師傅最大的工作壓力並不是把鹵煮做得更好,而是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做最多的口糧,口味上更不可能有提升。

1960年的北京公共食堂在副食品短缺的情況下選擇供應大量的鹹菜、醬油,市民們甚至因為吃鹽太多普遍呈現出集體水腫的症狀。

2014年11月29日,北京前門鮮魚口美食街店鋪一瞥 / 視覺中國

到改革開放以後,公共食堂的師傅們除了記得加鹽加油的傳統,很難說還剩下幾分原有的手藝,北京本地原有140多種小吃中只有少數經營者選擇複業,這時候倖存下來的鹵煮,在北京小吃這個領域已經可以橫著走了。

究竟誰還在吃鹵煮

“北京鹵煮難吃,是因為你沒有吃到真正正宗的鹵煮”,這是很多北京土著對外地人最常見的鄙視。其實在今天的北京,最正宗的鹵煮也並不好吃,越正宗意味著越傳統,絕不做豬下水界的叛徒,調味必須放臭豆豉和生蒜泥,堪稱食物屆的“生化武器”。

不僅如此,北京人口中最正宗的鹵煮多是外地人做的。目前北京最著名的老字型大小鹵煮店“小腸陳”和楊老黑,創始人祖籍都是河北三河,鹵煮呂分家後店面經營者也變成了雲南人。因此,很多北京土著在強調正宗鹵煮時,不得不補上一句“至少它家三代是做鹵煮的”,以前也是個“窮吃”。沒錯,窮人吃食,才是鹵煮正宗與否的真正標誌,而不是“好吃”。

1985年,北京,廟會上的傳統小吃小腸陳鹵煮 / 郭建設

既然鹵煮並不好吃,那為什麼北京人還對鹵煮充滿執念?

北京人懷念的鹵煮,其實是味覺、記憶和胃蛋白酶的混合作用。

北京人念念不忘的首先是鹵煮濃郁的氣味,氣味的記憶遠遠超過其他知覺。第一批北京移民的後代作為今天的“北京土著”,儘管早已通過拆遷實現財務自由、躍升為中產階級,但味蕾依然迷戀舊時代北京城的髒攤兒,精神上依然忘不了窮苦時吃的那一碗鹹腥鹵煮。

除了味覺和記憶,想像一個老北京一樣享受一碗鹵煮,還需要一副從小磨煉的腸胃。很多南方人並不是受不了內臟和生蒜泥的味道,而是從吃下鹵煮的第一口胃就不舒服——這倒不是說北京人的胃堪比吞噬一切宇宙垃圾的黑洞,完全可能是胃蛋白酶在作怪。

幼兒時期的我們胃蛋白酶發育不全,如果長期吃某一種食物,腸胃就會在發育中逐漸增加可以分解消化那一種食物的胃蛋白酶,可以說,一個愛吃鹵煮的老北京身後往往站著一個愛吃鹵煮的家族。而長期不吃的外地人胃裡就會缺乏分解消化這種食物的胃蛋白酶,讓他們不得不選擇“挑食”。

2016年9月4日,北京前門一家“百年鹵煮“飯館內的北京特色小吃”鹵煮火燒“ / 視覺中國

和很多人預想的不一樣,在老北京的地盤內,今天鹵煮的主要消費群體早已不是北京土著,他們對鹵煮的影響力甚至正逐步減弱,在流動人口和外來美食的衝擊下,很多北京鹵煮老字型大小難以維持基本的盈虧,不得不轉做遊客生意。

基於GIS北京城區老字型大小小吃店空間分佈的研究中,北京老字型大小漢民小吃分佈與旅遊景點分佈高度重合。從上世紀90年代到今天,北京前門鹵煮攤上的消費者構成中,南城和南郊市民、市外低收入打工者、外地顧客和旅遊者已經各占1/3了。

遊客們並不會像老北京那樣對鹵煮格外包容。85%的遊客在大眾點評上給京味小吃寫下了“口味差”。為什麼遊客們如此多的惡評依然不能促使鹵煮改變自己?

沒錯,保有原來的味道恰恰是消費者的訴求。針對多國消費者對傳統食品變革的接受度研究顯示,消費者會格外強調傳統食品在改革中保持原有口味。明明不喜歡,卻偏要求堅持,變味了反而更難以接受,這樣彆扭的食客,此刻手機螢幕裡倒映出來的你就是其中之一。

2006年3月24日,前門鹵煮陳搬遷的前一天,食客盈門,只好坐在外邊吃 / 視覺中國

不僅是鹵煮,全國很多地方特色小吃也是如此,保持著原味,一直被吐槽,卻不能悔改,例如狗不理包子、天津大麻花、螺獅粉等等,“越臭越正宗”、“越難吃越正宗”恰恰是外地遊客對這些“地方特色美食”最大的誤解。

當然,任何一個正常的外地遊客都吃得出鹵煮真實的味道,這道北京土著心中的美味,拍張照發完朋友圈,就可以順手扔進髒攤兒旁邊的垃圾桶裡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