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這十家創造“排隊奇跡”的美食,阜陽肯定有人沒吃過

在阜陽的每個角落裡

都藏匿著每個阜陽人最留戀的味道

它們也許沒有耀眼的招牌

沒有精緻的擺盤、沒有華麗的裝修

卻隊伍如長龍, 味道直抵人心!

1

蔣氏鍋貼

二裡井的蔣氏鍋貼可以說是公認的美味, 蔣氏鍋貼開了有20多年了, 生意一直很好, 前來光顧的食客說, 每次來這裡都要排很長的隊。

這裡的鍋貼都是現包現做, 一鍋接著一鍋, 老闆完全沒有閑下來的功夫。

一鍋鍋貼出爐後很快就能賣完!

烤出來的鍋貼顏色金燦燦的就像金元寶, 每個鍋貼的個頭很大, 造型也很標準, 看著顏色都流口水。

剛出鍋的鍋貼外皮薄且酥脆, 一口咬開就能見湯汁, 餡料也很足。 特別是鍋貼的底部特別好吃, 焦香酥脆。

每到飯點的時候, 小小的店裡總是擠滿了食客, 還有絡繹不絕的外賣員, 一隻只小鍋貼不知道征服了多少人的胃!

2

小譚刀削麵

阜陽麵食向來出名, 但是吃來吃去也就那麼幾家讓阜陽人一直惦記著, 蓮池的小譚刀削麵一直都是阜陽人最親睞的面店之一。

據老闆稱, 店裡一天就能賣出100斤面, 純手工製作的麵團, 熬制3個小時的新鮮大骨頭湯, 製作出來一碗又一碗香氣誘人的面。

麵條聞起來超級香, 吃著極有嚼勁, 吸收了大骨湯的鮮美, 十分入味。

店裡店面不大, 但是這兒人氣十分高, 裡面僅有的幾張桌子座無虛席, 連外邊的小路都坐滿了等待投喂的食客。

不僅是在飯點, 晚上十點多來吃面說不定還要排好一會兒的隊。

3

馬記格拉條

說起大阜陽的美食, 肯定少不了格拉條, 格拉條店阜陽街頭巷尾隨處可見, 但是像馬記格拉條這樣需要排長隊的還真的是很少見。

據說這家格拉條已經開了20年, 年年都要排隊, 一碗格拉條有這麼大的魔力嗎!

這家格拉條看起來和一般格拉條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但是你嘗過才知道, 口感十分香濃, 功夫是在芝麻醬上。

4

阜陽裕昌祥

每到中秋, 阜陽人都會想起這家店的月餅, 裕昌祥做月餅已經有百年的歷史了, 店裡的月餅飽受阜陽人的喜愛, 營業時甚至有人淩晨三點排隊來買月餅!

店裡主營業務是手工傳統月餅,

一年只賣一季, 一季一個多月, 如果想買, 需要早早地預約。

店裡主打的是傳統五仁月餅和青絲月餅, 現在月餅口味五花八門, 人們的嘴巴早已經被養刁了, 但是很多人仍然惦記著裕昌祥的手藝。

之前老闆缺席了兩年阜陽的中秋, 店裡歇業了兩年, 16年重新開張的時候人氣依然不減, 但去年不知道因為什麼又沒有開門, 不過今年已經確定農曆七月初六會開門, 想吃的要提前預定。

5

楊萬里麻糊

楊萬里的麻糊, 整個東關甚至整個阜陽都有名, 二十多年一直拉著架車子賣, 直到前段時間才換成了三輪車。

將近三十年, 一直都在東關, 每天兩個小時左右就能賣完, 一天能賣六七百碗。

麻糊口味要比其他家淡一點,

但是依然有很多人鍾情於它。

麻糊裡面的配料和普通麻糊無異, 豆腐皮、麵筋, 這些材料大部分都是老闆和他愛人親手製作。

只有一個小攤, 沒有座位、沒有筷子, 所以很多顧客都是端著碗站著喝, 但是來的客人依然絡繹不絕。

每天都有人拿著碗在排隊。

6

向輝鴨煲店

這家鴨煲店藏在一個無名小巷內, 位置極其隱蔽, 但是在冬天的時候人氣超高。

即便是雨天, 店內也依然座無虛席, 可見這家店的受歡迎程度。

每一鍋鴨煲都是單獨的煤爐子煨出來的, 20多個爐子從開門到結束, 一天煤球就需要六七十塊, 廚房裡的牆面被爐子熏的都泛黃了。

鴨煲上桌之後也是放在爐子上燒的, 就像吃火鍋一樣, 靜靜等上幾分鐘, 鴨湯就開始在鍋裡翻滾,

冒著熱氣, 讓整個人感覺暖暖的。

裡面的鴨肉每塊都很大, 鴨肉也很爛, 隨便用筷子一夾就可以夾掉, 鴨翅也很大, 吃之前可以把它掰開, 這樣就更方便把它解決掉了。

嫩嫰的鴨肉完全浸入了鴨湯的味道, 配上店裡專門準備的辣椒油、芝麻醬、蒜泥等做調料, 吃著才叫一個爽。

7

張彪大骨頭煲

這家店場面絕對宏大, 每到天氣轉冷的時候, 門口坐的客人像擺宴席一樣多。

滿滿的一大盆, 骨頭堆成了一座小山峰, 香氣瞬間就彌漫四周, 讓人忍不住咽口水。

每塊骨頭都有拳頭那麼大, 並且肉燉的十分爛, 用筷子輕輕一夾肉就掉了。

骨頭裡面還有很大的骨髓, 店裡有吸骨髓的管子, 可以直接把骨髓吸出來, 這可是很有營養價值的了!

一份大骨煲送6個小菜,吃完大骨後,再涮點小菜,圓滿。

8

茄糊

這家店藏在鼓樓的巷子裡,幾十年都沒有招牌,但是它的人氣卻讓人咋舌,來晚一會兒你就吃不到了。

店裡主打的都是家常菜,辣糊茄糊紅燒小雞,裡面的茄糊讓很多人來過後都成了回頭客。

辣糊也是店裡的一大特色,看起來不太美觀,但是吃起來回味無窮,淡淡的辣味在舌尖徘徊。

紅燒小雞就是按著家常口味做,店裡老闆偶然給客人做了一次後,就征服了客人的舌頭,引來了無數回頭客。

有的時候生意忙不過來時,店裡菜品甚至還要限量。

9

窮人地鍋雞

地鍋雞也是阜陽一大特色菜,但是能脫穎而出的並不多,倘若你去問對阜陽最熟悉的出租司機,阜陽最好吃的地鍋雞在哪兒,他們肯定推薦這家窮人地鍋雞。

鍋巴堪稱地鍋雞的精髓,每一塊鍋巴都充分吸收了湯汁的味道,咬一口在嘴裡嚼著都能感受雞湯散發的鮮香味。

每塊鍋巴都很有彈性。

店裡的雞都是老闆自己做的,絕不買半成品的,從雞肉呈現出的醬黃色,就可以看出真的很入味了。

10

煎涼粉

這家煎涼粉位於千百意東南角,連一個門面店鋪都沒有,但是一個月能賣出去6000碗,被N個阜陽人推薦。

這個煎粉攤這個地方已經在這裡擺了20多年,這麼多年專賣煎涼粉,大概已經成了煎涼粉的“專家”。

鍋底倒上一層油,打上雞蛋,撒上蔥花,鐵鏟在老闆手裡遊刃有餘,涼粉被油煎的滋滋響,香氣一下子被逼出來了。

往日每天來吃煎涼粉的人絡繹不絕,排隊排的腳跟生疼,就只是為了吃上一碗煎涼粉。


這些老店或者小店

兜兜轉轉幾十年如一日

保持了最本真的滋味

不僅帶來味蕾上的享受

更熨帖每個阜陽人的胃

它們是“排隊奇跡”

也是阜陽一道華麗的“風景”

一份大骨煲送6個小菜,吃完大骨後,再涮點小菜,圓滿。

8

茄糊

這家店藏在鼓樓的巷子裡,幾十年都沒有招牌,但是它的人氣卻讓人咋舌,來晚一會兒你就吃不到了。

店裡主打的都是家常菜,辣糊茄糊紅燒小雞,裡面的茄糊讓很多人來過後都成了回頭客。

辣糊也是店裡的一大特色,看起來不太美觀,但是吃起來回味無窮,淡淡的辣味在舌尖徘徊。

紅燒小雞就是按著家常口味做,店裡老闆偶然給客人做了一次後,就征服了客人的舌頭,引來了無數回頭客。

有的時候生意忙不過來時,店裡菜品甚至還要限量。

9

窮人地鍋雞

地鍋雞也是阜陽一大特色菜,但是能脫穎而出的並不多,倘若你去問對阜陽最熟悉的出租司機,阜陽最好吃的地鍋雞在哪兒,他們肯定推薦這家窮人地鍋雞。

鍋巴堪稱地鍋雞的精髓,每一塊鍋巴都充分吸收了湯汁的味道,咬一口在嘴裡嚼著都能感受雞湯散發的鮮香味。

每塊鍋巴都很有彈性。

店裡的雞都是老闆自己做的,絕不買半成品的,從雞肉呈現出的醬黃色,就可以看出真的很入味了。

10

煎涼粉

這家煎涼粉位於千百意東南角,連一個門面店鋪都沒有,但是一個月能賣出去6000碗,被N個阜陽人推薦。

這個煎粉攤這個地方已經在這裡擺了20多年,這麼多年專賣煎涼粉,大概已經成了煎涼粉的“專家”。

鍋底倒上一層油,打上雞蛋,撒上蔥花,鐵鏟在老闆手裡遊刃有餘,涼粉被油煎的滋滋響,香氣一下子被逼出來了。

往日每天來吃煎涼粉的人絡繹不絕,排隊排的腳跟生疼,就只是為了吃上一碗煎涼粉。


這些老店或者小店

兜兜轉轉幾十年如一日

保持了最本真的滋味

不僅帶來味蕾上的享受

更熨帖每個阜陽人的胃

它們是“排隊奇跡”

也是阜陽一道華麗的“風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