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聽說最會吃面的人,此刻不在蘇州,就在去蘇州的路上

知味葡萄酒雜誌

精通美食美酒 可以很簡單

提起麵食,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通常是北方, 蘭州牛肉麵、岐山臊子面、北京炸醬麵, 還有山西刀削麵, 而“江南”與“麵食”似乎很難劃上等號。

其實在蘇州, 一碗娟秀素雅的蘇式面才是對這座江南古城味的最本真的詮釋。

一碗蘇式面雖然看上去簡單, 但從面到湯再到澆頭都有不少門道, 哪一項稍微欠點火候都不算一碗好面。

蘇式面所用的麵條其實很簡單, 通常是機器壓制的普通細面, 口感相比西北常見的麵食更硬。 這主要得益于和麵時加入的堿。

不過堿在改善麵條口感的同時,

會有一小部分在煮面時溶進水裡, 一家麵館每天煮過的面成百上千, 越往後的水煮出的面自然堿味越重、湯也更渾。 再加上店家細心熬煮的湯底也屬頭湯最清最鮮。 於是清晨麵館開張的第一碗面, 便成了蘇州人趨之若鶩的頭湯麵。 尤其是生日或新年, 起大早來一碗頭湯麵, 就能在蘇州人心裡種下滿滿一年的盼頭。

細面是蘇州面的精髓, 一碗細滑的陽春最符合蘇州人的脾性。 除了陽春, 有的麵館也提供龍鬚麵與小闊面, 龍鬚麵適合煮制時間較短的硬面, 小闊面適合更加綿軟的爛面。

面好不好, 看湯。

蘇州, 面的湯底主要分紅白兩種, 白湯清透, 紅湯醇鮮。 在蘇州, 各大麵館的湯底配方都不盡相同,

大多以雞鴨等禽類香氣為主, 但還會加入鱔骨、豬骨、魚頭甚至螺螄等原料提鮮增香。 文火慢燉數小時, 出鍋點上一小勺豬油, 撒上蔥粒, 就是一碗好面的基底。

相比白湯的清透, 紅湯多了醬油與糖的調味, 味道也更醇更鮮。 不過對紅白湯的偏好, 雖然有不少講究, 但最終還是看你自己的口味偏好。

澆頭

每種食物都有它最美味的時節, 江南人講究的“不時不食”, 同樣映射在蘇面的澆頭裡。

夏天的楓橋大肉, 秋天的禿黃油, 冬天的凍雞面, 當然, 還有當下不得不提的三蝦面。

三蝦面是蘇州麵館農曆四到六月的絕對頭牌, 一碗價格通常在百元上下。 這在蘇面這種平民美食中, 絕對是奢侈品般的存在。 每到河湖雌蝦抱籽, 各大麵館就會陸續推出這種時令美味。

所謂三蝦, 其實是指蝦肉、蝦腦和蝦籽。 生時取蝦籽, 過油炒幹, 細細過篩;熟時剝蝦腦, 去除雜質, 還要剝去那層薄薄的白色膜衣;最後, 再加上一份新鮮剝好的蝦仁, 上漿醃製備用, 一份三蝦澆頭的原料才算齊備。


取蝦籽


剝蝦腦

三蝦金貴, 除了因為食材價格和時令短暫, 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人工。 炒好一份澆頭不過一分鐘, 但背後所耗費的功力卻多得多。 一家麵館差不多要忙活大半天, 才能備好第二天的料。

每年初夏, 身邊都不乏專門前去蘇州嘗鮮的小夥伴。 前些天剛去了趟裕興記(演藝中心店), 服務很好, 甚至有專人幫忙拌面。 不過三蝦澆頭過油, 蝦肉吃上去感覺新鮮度也不夠, 腥味略重,

要吃不少配菜的薑絲才壓得住。 聽朋友說, 裕興記雖然也是老字型大小, 但大多數分店都是最近兩年才開出來的, 品質也難免參差不齊了。

相比之下, 我還是覺得之前吃過的朱洪元更可口些。 除了裕興記和朱洪元, 禦面齋、胥城大廈等餐廳也都提供時令的三蝦面。

吃完面, 筷子剛落, 身邊的朋友就已經念叨了秋天的禿黃油。 一碗蘇州面, 真是盛滿了蘇州人一整年的盼頭啊。

文 | 石磊

編輯 | Dolcetta

© 知味葡萄酒雜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