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宜兴到底有没有真的紫砂壶,来听听丁蜀镇上的“百壶夫妻”怎么说

“人間珠玉安足取, 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 這句古話說的是人間的那些珠寶玉器沒有必要去索取, 還不如陽羨溪頭的紫砂泥土珍貴呢, 古之陽羨就是現在的江蘇宜興丁蜀鎮, 那里的制陶業歷經五千多年的發展, 已經成了“瓦缶勝金玉”的點土成金之勢。

也不知從哪一天開始的, 泡茶成了一門藝術, 品茶玩壺就成了更有品味的休閑時尚, 集造型、詩詞、書法、繪畫、篆刻、雕塑于一體的宜興紫砂壺自然就成了愛茶人的首選, 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收藏珍品。

現在的古陽羨丁蜀鎮, 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壺,

據說在整個丁蜀鎮有四萬人靠做壺為生, 買泥、做壺、燒壺基本上就是他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而丁蜀鎮所在的黃龍山幾乎都被挖空了, 泥料在哪里, 現在到底還有沒有真的紫砂壺呢?

帶著這個疑問, 六月中旬時我又再一次來到了宜興丁蜀鎮, 跟著朋友來到黃龍山, 朋友說現在的紫砂泥礦井早就停止開采了, 但好的泥料現在還有, 而且都在私人的手里屯著, 就在山上撿了一塊紫砂的原礦石拍照留念, 盡管含量極低, 也算是到此一游吧!

上次的宜興之行認識了堅持只做手工壺的”百壺夫妻”許益民和范逸群夫婦, 面對市場的巨大誘惑他倆還是堅持做他們的精品手工壺, 堅持他們“用心做壺、做良心壺”的宗旨, 實在是難能可貴啊!

夫妻倆每天早晨就來到他們的店里, 范逸群做壺, 許益民就在旁邊泡泡茶、打打下手、接待接待上門的客人, 他們每隔半個月換一個品種做一批紫砂壺, 每批就只做三把, 這幾天范逸群做的是傳統器型的三腳石瓢, 看起來壺身已經快做好了.......

旁邊放著這個石瓢壺的壺蓋、壺把和壺嘴, 都還沒接到壺身上去, 她告訴我她在店里一般都是做那些簡單的工序, 那些最后的精雕細琢都是在家里完成的......

范逸群在里面的工作間做壺, 就和老許在外面邊喝茶邊聊天了, 老許說丁蜀鎮現在有許多做機器壺的作坊, 一個人一天就能做六七十把壺, 價格便宜掙錢也快, 但他們始終堅持做手工壺, 無論是工還是料他們都是本著對用戶負責的態度認真在做,

他們的東西絕對是信得過的。

老許每天早上來到店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泡茶養壺, 他告訴我養壺可不是單純地用茶水洗茶壺, 養壺也是一件特別修身養性的事情, 老許說每一把壺都是有靈性的, 你必須發自內心的愛它, 用心地呵護它, 才能把壺養好。

說著老許拿了幾把養過的和沒養的紫砂壺對比著給我看, 同樣的泥料, 基本上同樣的器型, 養過的有了包漿的紫砂壺, 看起來壺身的色澤就顯得光亮照人、氣韻古雅, 真可謂是“玉不琢不成器, 壺不養不出神”啊!

紫砂壺能裹住香氣不奪香, 散發熱氣不熟湯, 還能吸收茶香, 久用后愈加油潤光澤, 老許說現在宜興的紫砂礦盡管都封了,

但還有不少好泥料在民間的私人手里, 他自己就存了不少好泥料呢, 放在家里足夠妻子做壺做到八十歲了......

老許指著茶盤上正養著的幾把壺, 告訴我說現在的紫砂壺來講, 第一要看的是料, 第二是工, 第三是形, 第四才是名, 是啊, 現在市面上的紫砂壺真假難辨, 我們要用紫砂壺來泡茶, 還真要找對人啊, 只有像“百壺夫妻”這樣“用心做壺、做良心壺”的做壺人, 才是宜興紫砂文化傳承的脊梁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