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清代的奇葩英语教材,中文读音注释,简直逆天了!

隨著英國殖民地的快速擴張, 英語成為了大半個世界的通用語言。 而在近代, 隨著社會的發展, 美國具有了經濟和科技的霸主地位, 英語成為全世界范圍內的交流用語。

我國也是在改革開放之后, 將英語作為主要學習的外語列在課本之中。 但是我國學習英語的歷史最早可以追尋到清朝末年, 學習的方式也和現在截然不同。

曾經有一本清朝時編寫的英語教材, 向我們展示了當時的人是如何學習英文的。 這本書通篇都是繁體字, 在開頭幾頁還印有“咸豐十年”。 也就是說是在1860年出版的。 在開篇和我們現在的書本一樣,

是分門別類的目錄, 還有讀寫的提示。

目錄之后, 就是正文內容了, 每頁都畫有12個一樣大小的方格, 最上面的是翻譯過來的中文注釋, 中間的是英文, 最下面的是漢字代替的音標。 “Less one half of your price”的中文翻譯為“減一半就是了”。

但是其中文讀音的注釋卻讓學過英文的人讀起來感覺非常奇怪。 “肋司、氓、哈夫、啞夫、尤、濮癵司”就是上面英文的中文讀音注釋。 我估計這樣的發音, 英國人估計也聽不不懂。

像China的讀音注釋“柴諾”, doctor讀音注釋“諾克拓”, 都讓人一頭霧水。 可能在晚清時的官話和現在的普通話發音還是有著一定的差別, 所以我們現在讀起來才那么別扭。

在晚清時期, 還沒有出現音標的時候, 這些古怪的英文發音讓當時學英文的清朝人非常的為難,

就連林則徐從55歲開始學英文, 也是用這種漢字讀音來死記硬背一些專用的英語單詞。

但是, 按照一些語言學專家的觀點來看, 這些教材面對的應該是英文的初學者, 并且應該會有老師對其英語發音進行一定的指導。

在洋務運動興起之前, 中國人學習英文應該都是用中文注釋讀音的方式來死記硬背。 直到洋務運動興建西式學堂之后, 引用來自美國人編寫的英文教材, 才開始學習音標, 而甲午戰爭失敗后, 真正的英文原版教科書才進入我國。

而在我們現代社會, 學英文的方法多種多樣, 有網絡直播, 有英文網站, 想提高發音還可以聽英文新聞和看美劇, 比當時國人的條件可以要好太多了。

再加上現在翻譯軟件的流行和人對話甚至可以直接用軟件進行。 不由得讓人感嘆當時學習的艱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