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老人在指甲盖大小壶内画出山水人物,被称“鬼画壶”

鼻煙壺作為一種傳統工藝品, 最開始是作為放鼻煙的容器, 在清嘉慶年間時, 一個江南書生發明了內畫鼻煙壺, 從此內畫鼻煙壺開始流行開來, 也成為一種彰顯自身品味和修養的文玩。 所謂內畫鼻煙壺就是用一根帶勾的筆, 再纏上狼毫, 在只有如指甲蓋方寸大小的鼻煙壺內畫上花鳥山水人物等題材, 這種技法在行外人看來非常奇妙, 因此也被稱為“鬼畫壺”, 意思是畫壺手藝人是變成狐仙, 進入到壺內去畫。

雖然民間都說內畫鼻煙壺是鬼斧神工, 但作為京派內畫鼻煙壺的國家級傳承人劉守本卻說這門技藝并不高超,

反而很普通, 想學會并不難, 難就難在繪畫者自身的文化和美學素養, 沒有這兩點加身, 也就是一個工匠。

劉守本出生于1945年, 從16歲開始跟隨第一代鼻煙壺匠師葉派內畫鼻煙壺藝人葉仲三之子葉曉峰、葉奉祺學藝, 至今已有59年。 葉派內畫最主要特點是畫傳統人物, 劉守本也吸收了葉派內畫精華, 再結合自己的總結創新, 他畫的傳統人物造型傳神, 設色雅致, 非常具有京味。

內畫鼻煙壺使用的工具, 用的是特制的帶勾的筆。 筆尖上纏的是幾根狼毫, 繪畫時就用這支筆沾上顏料, 伸進豆粒大的壺口里作畫, 而且全都要反著畫, 從壺外才能看到正的圖案。

已有75歲高齡的劉守本, 為了傳承京派內畫鼻煙壺技法,

如今他在北京一個高校內教授內畫鼻煙壺課程, 這門專業的設立也是為了挽救即將消失的內畫鼻煙壺技法, 劉守本說內畫鼻煙壺近些年來因為其他派別的市場化運作和商品化, 把影印等工業化生產引進來, 已經變成廉價的旅游產品, 導致真正手繪的鼻煙壺被沖擊, 賣不上價, 已經很少有人愿意來學。

鼻煙壺的材料有很多種, 水晶、瑪瑙、玉石、玻璃都可作壺, 而玻璃是內畫鼻煙壺最常見的材質, 但為了出精品, 劉守本從上世紀80年代末就開始只使用瑪瑙、水晶等名貴材料作畫, 每畫一個鼻煙壺都是獨一無二具有收藏價值的精品。 只是如今歲數大了, 眼睛也看不清, 已經很少畫鼻煙壺, 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教學生,

畫國畫。 圖為劉守本的內畫鼻煙壺作品。

劉守本把自己在鼻煙壺上畫的傳統人物畫到宣紙上, 依然精美雅致, 很多人來向他求畫。 但老人說自己畫這些只想把內畫題材保留下來, 等湊夠了, 就辦個畫展, 大家一起來看。

劉守本閑暇時喜歡在紙上隨手畫一些人物小品, 沒有底稿也沒有參照物, 但這些人物造型已經深深印在他的腦海中, 即使是練習畫, 也非常傳神生動。

劉守本說他沒讀過多少書, 但一直在自學, 不管是畫畫還是古文化學習這塊, 他一直都沒有停過, 所以才能有了今天這一點成就, 他現在帶學生也一直在強調這點, 內畫技法容易學, 難的是自身的文化和美學修養, 所以一定要多讀書、勤練習才能學好內畫鼻煙壺。

圖為劉守本的作品《踏雪尋梅》局部。 (更多手藝人的故事, 請關注公眾號:侶行記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