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曹操一生最敬畏的人,若无此人,或许曹操一生只是个小混混

熟讀漢末三國史, 我們不難得知, 當時的大多數諸侯, 都不是草包, 拋開劉備、孫權這樣, 能夠割據一方, 並笑到最後的三國名人不談。 就連在世人心目中, 立意自守, 無四方之志的劉表, 也曾單槍匹馬平定荊州;就連在世人心目, 怯懦且沒有主見的劉璋, 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就連存在感非常低的張魯, 也曾讓朝廷拿他沒辦法;就算被陳壽評價為“有勇無謀”的呂布, 也曾虎步江淮, 等等。 不過, 整個漢末三國歷史上, 實力最出眾的諸侯, 卻非曹操莫數,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我們都知道, 曹操不僅是一個梟雄, 能與諸侯爭霸,

並一統北方, 成為最大的割據勢力, 他還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 可以獨立指揮戰鬥, 並曾親自編寫了十萬餘字的兵書。 更令人驚歎的人, 除此之外, 他還文武雙全——他曾獨自一人, 潛入宦官張讓的府邸, 打算暗殺張讓, 被發現之後, 又憑一己之力突出重圍;他也曾留下了無數的名篇, 傳唱至今。 然而, 與此同時, 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問題——曹操年少之時, 是一個真正的紈絝子弟, 與後來成就斐然的他, 差距大的令人難以相信。

《三國志》記載:“(曹操)任俠放蕩, 不治行業。 ”《三國志集注》則補充道, 他年少的時候, 曾為了避免被父親管教, 假裝中風, 陷害總是告狀的叔叔;也曾與袁紹一起, 去偷別人家的新娘子, 然後坑害袁紹。 總之,

最初的曹操, 一直不務正業, 基本上就是一個小混混。 那麼, 他為什麼突然做出了改變呢?

其實, 這不是因為他自己突然開竅, 而是因為, 他遇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用一句話, 改變了他的命運——《三國志·武帝紀》曰:“(橋)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 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 能安之者, 其在君乎!’”這一評價, 不可謂不高, 畢竟曹操當時, 在世人心目中的印象並不好。 橋玄作為一個名士, 卻對曹操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不但讓曹操一改之前的紈絝做派, 曹操的身價, 也突然高漲, 於是, 他“年二十, 舉孝廉”, 開始進入朝堂, 之後又獨立起兵, 有了後來的成就。

說到此處, 也許有人會說, 曹操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 曾對許邵軟磨硬泡, 終於得到了“治世之能臣, 亂世之奸雄”的評價,

說不定橋玄對曹操的評價, 也是這樣得來的, 憑一句話改變曹操的命運, 完全是無稽之談, 令曹操敬畏, 更是沒有依據。 其實不然, 橋玄去世之後, 曹操在《祀故太尉橋玄文》中寫道:“吾以幼年逮升堂室, 特以頑鄙之姿, 為大君子所納。 增榮益觀, 皆由獎助, 猶仲尼稱不如顏淵, 李生之厚歎賈複。 士死知己, 懷此無忘。 ”

意思是說, 自己年少時不務正業, 卻幸運的遇到了橋玄這樣的君子, 可以包容自己, 就像孔子對顏淵, 李生讚歎賈複一樣, 並表達了自己對橋玄由衷的敬意。 試想, 如果橋玄對曹操的評價, 並不是發自內心的, 曹操會如此敬重他嗎?再者說, 橋玄在生命的最後關頭, 將自己的家小, 託付給了曹操, 如果他不是相信曹操的能力和為人,

又怎麼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通篇分析之後, 我們不難得知, 橋玄與曹操這對師生, 相互信任, 而且關係非常要好, 這主要是因為, 橋玄對曹操進行了悉心的教導, 而他對曹操的那句評語, 則改變了曹操一生的命運。 如果沒有他的存在, 如果他沒有對曹操做出這樣的評價, 那麼曹操可能終其一生, 都是一個紈絝子弟, 是一個沒什麼成就的小混混, 根本沒有與劉備、孫權三分天下的可能。 如此看來, 橋玄不僅改寫了曹操的命運, 更是改寫了漢末三國的歷史。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集注》《後漢書》等書, 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 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