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此人中兴名称,不居功上位,恪守儒家之道,堪称人臣典范

特約作者:一枚清粉

關於曾國藩上位登基, 這種說法很早就有, 無稽之談。 曾國藩不敢當也不能當, 拋開其主觀條件, 曾國藩上位也“勢所不能”, 時勢也不允許他這麼做。 下面談三點看法:

(1)沒有實力上位

太平天國首都天京被攻陷後, 尚有餘部30萬人活動於各地, 北方的東西撚軍方興未艾。 國內動亂頻仍, 外國列強環伺中華, 虎視眈眈, 內憂外患之中, 如果曾國藩趁機稱帝, 戰亂又起, 中國統一的前途和命運又會經歷更多磨難, 人民會置身於更加悲慘的水深火熱之中。 一旦曾圍藩起兵, 便是亂臣賊子, 不能獲得任何輿論支持。


湘軍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

(2)清政府早有防範

咸豐四年(1854年)七月曾國藩打下嶽州府, 這是一個很大的勝利, 朝廷只賞他一個三品頂戴。 曾國藩那時已經是二品官, 創立湘軍, 打下嶽州府, 立了很大的功勞, 朝廷反而給他三品官的賞賜。 咸豐四年八月打下武漢, 朝廷首先一道命令, 叫他代理湖北巡撫。 有大臣密奏“匹夫一呼百應, 非朝廷之福”, 於是, 只有七天, 朝廷將剛剛封曾國藩的湖北巡撫撤掉。 然後給他一個兵部侍郎銜。 其實這個官職對他毫無意義, 多年前他即官居此位了。


曾國藩

南方的曾國藩和北方的僧格林沁兩個人是清王朝倚為肱股的大臣。 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是最受器重的, 他擁有一支強大的龐大隊伍,

以騎兵為主。 與八旗兵不同, 他的軍隊戰鬥力很強, 曾國藩起兵是

以保衛名教和忠君保國為名的, 如果自己稱帝, 就是不忠不義、大逆不道的行為, 他也就人心必失。


平了太平, 僧格林沁親王還沒死呢

(3)左宗棠等人不答應

還有左宗棠、沈葆楨, 位列督撫, 湘軍內部, 左宗棠名下是楚軍, 李鴻章名下的是淮軍, 湘、楚、淮有關聯, 但湘軍其實已經分裂。 很重要的一點是外國在華勢力決定扶持清政府, 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的曾國藩深知外國堅船利炮的威力.再加上, 以英國為首的在我國的國際勢力也決定扶持清政府了。


左宗棠

這些曾國藩都考慮到了。 不敢輕舉妄動。 倘若與朝廷分庭抗禮, 湘軍內部的人首先就會出來反對,

而這人一定便是目空一切、睥睨天下的左宗棠。 左宗棠的形勢是極為有利的, 集全國之糧餉兵力, 消滅曾氏家族的湘軍, 這可比消滅太平軍容易多了。

最後, 曾國藩上位他自己想了想還是洗洗睡吧。

參考文獻:

馮勇攀. 《能靜居日記》研究[D].揚州大學,2016.

何琴. 論曾國藩的行政人格[D].南昌大學,201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