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曾国藩认为,成功有很多种因素,失败的原因无非是两个字

小玨說歷史——《曾國藩及湘軍》系列七十六 請勿轉載

曾國藩的一生, 無非是波瀾壯闊的一生。 他起自寒微, 中進士後官運亨通, 成為當時湖南人在京為官第一人。 然而, 更為傳奇的是, 曾國藩在家守孝時, 以布衣身份登高一呼, 應者雲集, 將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平滅, 建立不世之功。

做到這一點, 歷史上還不乏其人, 但能以曾國藩那樣, 以道德修身和著書立說再次名揚當世, 並且影響了幾代人的, 卻是寥寥無幾。 這也是後人願意研究曾國藩, 探索他成功秘訣的原因。 然而, 曾國藩實際上, 已經很清楚的指出過,

成功的因素歸結為才華、背景、機遇等等, 但是失敗的原因只有兩個字。

這兩個字就是“惰”和“傲”, 平常之人, 只要沾上這兩個字中的一個, 就很難談得上成功, 往往只能是渾渾噩噩, 終老此生。 他在給曾國荃的家書中鄭重指出:

弟軍中諸將有驕氣否?弟日內默省, 傲氣少平向幾分否?天下古今之庸人, 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 皆以一傲字致敗。 吾因軍事而推之, 凡事皆然, 願與諸弟交勉之。

後來, 曾國藩針對這一句話, 又精闢的概括為“敗人兩字, 非傲即惰。 ”曾氏一生, 幾乎都不曾懶惰, 是以一種極其自律的方式要求自己。 在幼年時, 就流傳過他讀書無數遍, 卻不如樑上君子聽過幾遍的故事。 但是, 多年後, 賊還是賊, 而那位日夜苦讀的蠢人,

卻成為了京中的二品侍郎, 後來更是叱吒風雲人物。

至於在軍中, 曾國藩更是將惰拋在腦後。 他並不擅長打仗, 很少親臨前線, 因為他缺乏靈光一現的奇謀, 更沒有畢其功於一役的魄力。 他坐鎮指揮, 湘軍都必須早起練操, 特別是在安營紮寨時, 曾國藩要求紮硬寨。

這就是一旦宿營, 哪怕只住一個夜晚, 也要將周圍駐上高牆, 挖上壕溝, 而且品質要求特別高。 這樣的部隊, 行軍時速度自然慢得要死, 根本沒法出奇制勝。 但是這種軍隊, 至少不被人偷襲, 不會付出無謂的犧牲。

湘軍攻城, 大多不會急功近利的死拼。 他們是將城死死圍住一圈又一圈, 然後兩邊樹立高牆, 挖上壕溝, 一邊防止城內突圍, 一邊防止城外援軍。

很多所謂名將對這種打法不屑一顧, 一座城往往需要圍困一年半載, 人困馬乏之後才能攻下。 但是, 好處是己方的傷亡也會降到最低。

曾國藩領導的湘軍, 卻是以這種扎實的笨辦法, 步步推進, 直到攻破南京。 他們沒有懶惰, 沒有投機取巧, 曾國藩將自己的勤奮作為烙印深深打在湘軍的記憶深處。

庸人是懶惰, 才人則是因為傲慢, 這是曾國藩總結的不二真理。 確實如此, 古代許多天賦異稟、才華橫溢的人, 甚至比曾國藩的機遇更好, 卻最終功虧一簣。

這個觀點是曾國藩在給曾國荃的書信中提出的, 他就看到曾國荃的這個弱點。 因為曾國荃打仗比較厲害, 安慶、江寧等都是他攻下來的, 所以, 以前沒有功名的白丁能夠指揮千軍萬馬,

官也越做越大, 當然在心中升騰一股縱橫捭闔, 舍我其誰的氣概。 這種情緒蔓延下去, 很容易就轉為傲慢。

在戰爭年代, 清廷還需要曾國荃去賣命, 別人也不好多說什麼。 一旦南京被攻下之後, 曾國荃的毛病讓他成為千夫所指。 即使立下了攻破南京頭功, 曾國荃在得到封賞的同時, 不得不面對各方的指責、謾駡, 有得是公心, 有的卻是雞蛋裡面挑骨頭, 原因也在於曾國荃的傲慢得罪人太多。

最後曾國荃也只好通過哥哥, 稱病回鄉, 直到後來撚軍興起後, 才勉強出山。 不過今非昔比, 聞名天下的曾氏兄弟在剿撚中也威風不起來, 最終慘澹收場。

喜歡請點擊關注, 每天帶給你有趣的歷史故事。

參考資料:《曾國藩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