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航空»正文

中國風語者:19歲莆田新兵,閩南話通訊讓越軍竊聽傻了眼!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1979年爆發的, 距離今天將近是40年。 當年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年輕小夥子, 今天年齡基本在五十多歲、六十歲左右。

如果你在福建街頭看到六十歲左右的老人, 可千萬不要覺得他們僅僅會在街頭下棋、在後院喝茶。 說不定他就曾經參過對越自衛反擊戰, 說不定他還是個中國風語者!

這要從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情報戰說起。 想打有把握之仗, 必然需要足夠的情報積累。 我軍情報人員在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有一部分就屬於來自福建的風語者。

李忠彬是福建莆田人, 莆田是福建地級市,

這個地方古稱“興化”。 李忠彬參軍的時候只有19歲, 而進入越南戰場時還不足20歲。 進入部隊不久, 李忠彬突然就被調入了通訊連, 起初他自己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後來才知道原因:由於我軍士兵來自祖國各地, 所以通訊員都用普通話傳遞密語。 結果這就被越南特工輕鬆識破了, 尤其是越南軍官, 有一部分人在中國軍校學習過, 對中文非常熟悉。 八一電影製片廠87年出品的電影《閃電行動》中, 越軍特工隊長的人設就是一個在中國學習過的越南軍官, 精通中文。

這就導致前沿無線通訊屢屢被越軍破解, 在這個時候, 有人建議用極度難懂的閩南話和閩北話來通訊, 參謀部思考之後, 同意進行嘗試, 於是馬上下令把全師所有的福建莆田籍戰士,

迅速調到通訊連, 專門成立了一個連隊, 按照莆田的古名就叫做“興化通訊連”, 李忠彬正是其中一員。 這支特殊的新連隊, 剛成立便在第一線參與情報工作隊。

有許多福建籍的官兵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 因為福建省比較流行方言, 同時省內的方言也很多, 所以這些福建籍官兵都有自己的獨特方言。 比如說, 福建話分為閩南話和閩北話兩種, 閩北話以福州話為代表, 閩南話以廈門話為代, 《愛拼才會贏》那首歌就是閩南話。 其他地區的方言則介於這兩種口音之間, 在腔調上也有少許變化, 莆田正好位於福建和廈門之間。 當地的語言, 不要說外地人, 就是福建其他地區的人也很難聽懂。

越南人更加是聽不懂了。

就這樣, 會說莆田話的李忠彬也從貓耳洞調往通訊連。 這裡要解釋一下越南戰場中的貓耳洞, 這個詞是中國人自己創造的:在越南戰場上, 解放軍挖掘了大量的防炮洞、防空洞, 用來幫助單兵、或者少量士兵作戰時進行防護。 因為它是與貓耳朵形狀相似, 所以被我軍士兵叫做貓耳洞。

當李忠彬這樣的福建莆田戰士進了通訊連之後, 在一夜之間, 我軍傳遞密語的語言變成了晦澀難懂的福建莆田話, 這下子越南特工可真傻眼了, 所有的訊號沒有一句能聽的懂。 在此背景下, 我軍立即馬上部署作戰計畫, 決定發起進攻, 並收穫了一定的勝利。

即便在戰場上真刀真槍, “興化通訊連”作戰也是相當英勇。

據同連的戰友稱, 李忠彬有一次在一間民房內遭遇了三個越軍, 寡不敵眾。 結果被一個越軍摁倒在地上, 用槍抵住了腦袋。 李忠彬在喪失抵抗能力的情況下, 決定和敵人同歸於盡, 拉開了胸前一個手榴彈的導火索。 越軍被他的舉動嚇傻了, 只能奪路而逃。

李忠彬呢, 他在爆炸之前一秒扔出了手榴彈, 因此逃過一劫, 不過還是受了不小的傷, 之後被送回後方, 回到了祖國茫茫的人海當中。 李忠彬雖然離開了隊伍, 但是興化通訊連還有更多的“李忠彬”在效力。 如果你在福建的大街小巷中, 六十歲左右的老人, 可千萬不要覺得他們僅僅只是在街頭下棋、在後院喝茶。 說不定他就曾經參過對越自衛反擊戰, 說不定他曾經是個中國風語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