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小關節紊亂症,瞭解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偶爾會碰到這種情況:

早上起床的時候突然發現脖子不能動了, 尤其轉動的時候不行, 一動就疼得受不了, 脖子只能保持僵直的狀態, 有時候要持續好幾天。

通常我們把這種情況叫“落枕”, 其實在醫學上這是一種病症, 叫做關節突關節紊亂症, 又叫小關節紊亂症。

這是一種什麼病

所謂的小關節, 是指脊柱椎體兩旁各有一對小的突起, 被稱為關節突, 上下兩個椎體間的關節突互相組成的關節就叫小關節。 而小關節紊亂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脊柱小關節的解剖位置改變,

從而導致脊柱的機能失常引起的疼痛等一系列症狀。

小關節紊亂症在頸椎、腰椎和胸椎都可以發生, 發病的時候小關節發生微小錯位和滑膜嵌頓, 導致韌帶和關節囊緊張而引起反射性肌肉痙攣, 而肌肉痙攣又進一步加重錯誤和嵌頓, 使其無法自行復位, 簡單的說就是脖子或者腰僵住了, 中醫叫做“骨錯縫、筋出槽”。

發生原因

頸椎通常有長期低頭工作或頸椎病的病史, 枕頭過高或者有過度扭轉的外傷史;胸椎和腰椎則常發生在正常活動的時候用力不當, 或者急性腰扭傷, 也可能只是彎腰撿東西等動作, 突然出現胸部和腰部的劇烈疼痛。

主要症狀

這個病主要的症狀就是疼痛, 活動受限, 發生在頸椎的時候會出現頭昏、視物不清、眼震、面部麻木等頭頸綜合征;發生在胸椎的時候還會有胸脅部疼痛、悶脹、呼吸不暢等一系列症狀;而發生在腰椎則立即發生異乎尋常的劇烈腰痛,

病人往往彎腰側臥, 腰不能挺直, 不敢動彈, 惟恐別人觸碰。

在醫生排除了嚴重疾病, 如腰椎壓縮性骨折, 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骨腫瘤等情況後, 通常就可以診斷為小關節紊亂症了。

治療和預防

小關節紊亂症在急性期主要的治療是臥床休息, 同時可口服止痛解痙劑如安定、妙納等, 可緩解和消除肌肉痙攣, 減小小關節的壓力, 對於緩解症狀, 促進嵌頓滑膜的退出十分有效。 還可以採取一些物理的治療方法, 如熱敷、按摩、牽引、針灸、拔火罐等, 當小關節周圍肌肉韌帶放鬆後疼痛即可緩解。

對於疼痛比較嚴重者可以試行腰椎小關節手法復位, 但由於腰背部肌肉比較發達, 只有部分患者可以獲得滿意的復位效果。

腰椎小關節注射是治療小關節紊亂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 將消炎鎮痛的藥液直接注射到發炎的小關節周圍, 快速直接的消除炎症, 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

預防則主要是注意頸部和腰背部保暖, 避免長期低頭、彎腰, 堅持體育鍛煉, 避免枕頭過高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