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從孩子教育方面反思空姐遇害案

從人性角度解析孩子教育

21歲的空姐李明珠, 深夜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 那作為父母, 從孩子教育方面, 我們可以反思點什麼嗎?

仔細看該案件資訊可以發現, 李某至少有兩次機會:1.當時就下車, 找同事幫忙 2.運用社交能力避免事態升級, 可惜她錯過了。

很多人會說這是安全意識薄弱。 然而隱藏在這背後的根源:對自身能力估評過高, 自負壓倒對事實的準確判斷和社交能力的欠缺。

從微信聊天記錄看, 危險苗頭已經明確產生, 同事打來電話, 李某連說三個“沒事兒”掛了電話。 顯然她對事件有了自己的評估,

確信自己有能力應對, 然而她高估了她的控制力, 自負壓倒了對事實的準確判斷。

就像闖紅燈是極其危險的, 所有的人都知道, 然而卻不斷的有人闖, 事故頻發。 與其說是僥倖和安全意識的淡漠, 還不如說是對自己駕駛技術和應變能力的過度自信, 藝高人膽大, 太過於自負了。

經常聽見“小公主、心頭肉、心肝小寶貝”等一系列對自家孩子的稱號。 “寶貝王”“孩子王”這些品牌, 就是商家深深地抓住了父母的這種心理。

整個小宇宙都圍著孩子在轉。 渴了, 有人遞水;餓了, 有人準備沒吃的;想要什麼, 有人想辦法弄;遇到危險, 有及時的救援與處理。 總之一切圍著孩子轉, 盡其所能滿足孩子, 出門總是前呼後擁。 孩子被過度的保護了起來,

然而在這個圈子裡又隨意任性, 缺少處理事情的能力。

然而這些給孩子傳達的資訊是:我想要什麼都能得到, 我想做什麼都有人幫助, 遇到困難, 有人幫我處理, 遇到危險總總是有人解救。 深層次的資訊是:我無所不能, 我是最厲害的, 都得聽我的, 你不能把我怎麼樣。

放學的時候在學校門口你會發現, 很多孩子談論的問題都是“比”:我爸的車比你爸的車好, 我叔叔是員警很厲害, 我家親戚是××官……

細心的會發現兩個問題

1.孩子都在努力證明自己比別人強, 努力維護自己的中心地位和優越感。

2.孩子們的中心地位和優越感, 來自于家人、親戚, 並不是孩子自己本身。

孩子把身邊所有人的能力, 當成了自己擁有的能力。 而當孩子單獨處理一個問題時,

往往出現自負, 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控制力。

往往這種處於中心地位的孩子, 社交能力是欠缺的。 社交能力不僅僅是言語交流, 更是一種對事態控制的能力。

從空姐的案件中可以有這樣的猜測, 衝動性犯罪可能性大(受害者身中多刀, 犯罪嫌疑人跳河自殺可做此推斷)。 假如在這過程中少一些言語上的逞能和多一些技巧上的拖延, 可能結局就不一樣了, 至少不至於喪命。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 身邊很多打架鬥毆, 往往都是因為一點小事或一句話, 話趕話被逼的, 很多人不會正確而有效地控制事態發展的進程, 逞能的話就像天生的一樣, 出口成章, 總是試圖去壓倒對方。

一方面人們愛逞強,

另一方面卻又十分討厭逞強的人。 而且這種矛盾恰好說明, 其社交能力的不足, 找不到一個恰當的平衡的辦法相處。

很多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在學校, 被打, 被欺負, 被排擠, 不合群, 不受歡迎等。 都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社交能力的提升的強烈意願。

孩子一出事, 父母總是第一個站出來, 替孩子承擔責任, 替孩子出頭, 替孩子解決問題。 父母首先站出來雖然保護了孩子, 但同時剝奪了孩子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機會。

身邊有這樣一個例子:倆鄰居家孩子在一起玩, 發生爭吵, 回家告狀。 雙方父母爭吵不休, 他們還沒吵完, 卻發現孩子又在一起玩的很高興。 孩子自己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家長要相信孩子, 儘量讓孩子自己解決。

社交能力需要經驗和實踐, 需要在相處中博弈和調和, 不是靠家長和老師言傳身教就可以有的

人們總是在總結經驗教訓, 但這些經驗教訓總是來自於這些糟糕而可怕的事實。 倘若孩子有了這樣的正確評估能力和社交能力, 少一些自負, 這類事件一定能減少或避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