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蒸包子用蒸多久?用開水還是冷水?很多人一直沒注意,難怪包子不暄軟

包子可是我們華人的傳統美食, 以前家家都會做, 為何說以前?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忙于奔波, 少有自己會蒸包子的, 基本都是買著吃的。

其實按道理來說, 由于有了「酵母粉」的助陣, 現在蒸包子還是很容易的, 如果得來空閒功夫, 自己動手蒸一鍋, 看著雪白蓬鬆冒著熱氣的包子出鍋, 絕對有滿滿的成就感。

但是即使是有酵母粉的幫助, 還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比如麵團發酵的問題, 是冷水蒸還是開水蒸?要蒸多久?為什麼出鍋的時候包子是塌陷不蓬鬆的?等等很多問題, 恰好我昨天自己蒸了一大鍋, 咱們就一一解答你的問題。

和麵用啥麵粉, 發酵多長時間算成功?

包子所用麵粉為普通的中筋麵粉或者高筋麵粉, 也可以使用專用的「包子粉」, 一斤麵粉加入5克的高活性酵母粉攪拌均勻, 然後加入260克左右的30度溫水攪拌成大片的絮狀, 在下手聚攏揉成稍微軟一點而又光滑的麵團,

用保鮮膜蓋上開始發酵。

發酵的時間根據室溫來確定, 因為酵母粉活性最高的溫度在25度到35度之間, 但發酵的室溫在30度時, 幾乎二十分鐘左右就可以發酵完成了, 超過40度的溫度會導致酵母死亡而不發酵。 室溫越低發酵速度越慢,

當在25度時, 發酵時間大概需要1個小時, 到了冬天如果不採取加溫, 那麼發酵時間可能會延長到3到4個小時。

發酵前

當然判定發酵是否成功不能只依靠時間, 關鍵還是在「看和試」。 首先要看一看麵團是否為沒發酵前的2倍大, 其次是試一試麵團是否會回縮,

用手指頭在麵團中間插一個孔, 只要孔周邊不回縮既可以算發酵成功。

發酵後

由此可以看出, 麵團發酵成功是「酵母粉, 溫度和時間」, 只要這3個條件達到, 麵團很容易且很快就可以發酵好。 至于有人問是否要加泡打粉, 豬油, 白糖的問題,

我覺得家庭製作沒有必要。

怎樣調餡更好吃?

調各種肉餡時當然是要做到「鮮香多汁」才完美, 「鮮香」的關鍵在肉是否新鮮, 調味是否恰到好處。 以豬肉為例, 肯定是挑選三肥七瘦的新鮮豬肉最好, 調味當然要以食鹽為基礎然後進一步的調味, 調色。 蔥薑, 生抽, 老抽是最基本的, 然後擴展到根據自己口味添加的蠔油, 胡椒粉, 十三香, 辣椒粉, 五香粉等等, 別忘了將所有調料和肉餡攪拌均勻。

「多汁」的關鍵就是「水」,往肉餡中你加入適量的水分才可以做到「多汁」,你可以加清水,但是最好是加「蔥姜料水」,以適量的蔥薑絲和少量幹花椒用開水浸泡30分鐘,再用手揉搓蔥薑絲,過濾後以一斤肉餡加入5兩水這樣的比例添加,最好分為3次加,每加一次都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至水分被吸收,這樣才能為肉餡「上勁」。

調味和打水都做好後,別忘了再來一個「點睛之筆」加一點料油,此料油可以是花椒油,亦可以是各種香料搭配炸制出來的料油,亦可以是最簡單的香油,總之此「料油」的作用是增香,鎖水,油潤。這樣一番操作過後,呈現在你面前的肉餡應該是油潤有光又有彈性的。

蒸包子用開水還是涼水?

麵團發酵好後,就要揉搓排氣,然後分劑子搟面皮包包子,包好生胚後還要進行第二次發酵才可以上鍋蒸,我覺得要問到底是用開水還是涼水蒸,答案就和第二次發酵是否完成有關係。

如果是涼水上鍋蒸,建議是生胚沒有充分二次發酵好的,尤其是冬季低溫環境中,包子生胚二次發酵緩慢,可以利用涼水升溫的過程讓其充分的發酵。也可以將溫度加熱至30度時關火,等待十分鐘再次開火蒸熟。

如果是要用開水蒸,那麼建議包子生胚在上鍋之前已經第二次發酵完成,比如在夏季室溫比較高的情況下,你一邊在包,那一邊包好的生胚也在慢慢發酵,等你所有包子都包好了,就可以開水上鍋直接蒸了,可以節省時間。反觀如果在冬季生胚沒有充分發酵就開水上鍋,最後的包子勢必不夠暄軟。

所以得到的答案是用開水和涼水蒸都可以,但是取決于二次發酵的程度。

包子要蒸多久?

包子要蒸多久取決于餡料和個頭,餡料有肉的。個頭比較大的就蒸久一點,素餡和比較小的包子時間就短一點,一般從蒸鍋上汽開始計時十到三十分鐘不止。

記住此處的計時是從蒸鍋上汽開始的,並不是你開火了就開始計時的,比如我蒸的拳頭大的肉包子從上汽開始定時為十五分鐘,關火後再燜5分鐘,蒸的麻辣豆腐包子從上汽開始只用了10分鐘時間就好了,這樣開蓋後所有的包子蓬鬆又暄軟,不塌陷不回縮,非常的完美。

為啥塌陷不蓬鬆

這個很簡單,要麼發酵沒完成,要麼就是蒸的時候火力不夠。

如果是第一次發酵不好,包子可能就是死面餡餅,如何斷定一次發酵是否成功請參考上文。如果二次發酵不好可能包子不蓬鬆還有點硬,如何斷定,就看生胚是否長大,用手指輕輕戳一戳,有彈性的就好。如果是蒸的時候火力不夠,最後的包子可能塌陷成「鬼捏饃」樣子,最好全程保持中大火。

自從有了酵母粉後蒸包子和饅頭就非常之方便了,不用再去糾結用老面發酵包子饅頭發酸發黃的問題了,轉而是一些發酵問題,餡料問題和蒸的問題,其實都很簡單的,只要自己多多動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最後在提醒大家一句,酵母粉一定要在有效期使用呢,而且開封的一定要儘早用完的呢!

「多汁」的關鍵就是「水」,往肉餡中你加入適量的水分才可以做到「多汁」,你可以加清水,但是最好是加「蔥姜料水」,以適量的蔥薑絲和少量幹花椒用開水浸泡30分鐘,再用手揉搓蔥薑絲,過濾後以一斤肉餡加入5兩水這樣的比例添加,最好分為3次加,每加一次都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至水分被吸收,這樣才能為肉餡「上勁」。

調味和打水都做好後,別忘了再來一個「點睛之筆」加一點料油,此料油可以是花椒油,亦可以是各種香料搭配炸制出來的料油,亦可以是最簡單的香油,總之此「料油」的作用是增香,鎖水,油潤。這樣一番操作過後,呈現在你面前的肉餡應該是油潤有光又有彈性的。

蒸包子用開水還是涼水?

麵團發酵好後,就要揉搓排氣,然後分劑子搟面皮包包子,包好生胚後還要進行第二次發酵才可以上鍋蒸,我覺得要問到底是用開水還是涼水蒸,答案就和第二次發酵是否完成有關係。

如果是涼水上鍋蒸,建議是生胚沒有充分二次發酵好的,尤其是冬季低溫環境中,包子生胚二次發酵緩慢,可以利用涼水升溫的過程讓其充分的發酵。也可以將溫度加熱至30度時關火,等待十分鐘再次開火蒸熟。

如果是要用開水蒸,那麼建議包子生胚在上鍋之前已經第二次發酵完成,比如在夏季室溫比較高的情況下,你一邊在包,那一邊包好的生胚也在慢慢發酵,等你所有包子都包好了,就可以開水上鍋直接蒸了,可以節省時間。反觀如果在冬季生胚沒有充分發酵就開水上鍋,最後的包子勢必不夠暄軟。

所以得到的答案是用開水和涼水蒸都可以,但是取決于二次發酵的程度。

包子要蒸多久?

包子要蒸多久取決于餡料和個頭,餡料有肉的。個頭比較大的就蒸久一點,素餡和比較小的包子時間就短一點,一般從蒸鍋上汽開始計時十到三十分鐘不止。

記住此處的計時是從蒸鍋上汽開始的,並不是你開火了就開始計時的,比如我蒸的拳頭大的肉包子從上汽開始定時為十五分鐘,關火後再燜5分鐘,蒸的麻辣豆腐包子從上汽開始只用了10分鐘時間就好了,這樣開蓋後所有的包子蓬鬆又暄軟,不塌陷不回縮,非常的完美。

為啥塌陷不蓬鬆

這個很簡單,要麼發酵沒完成,要麼就是蒸的時候火力不夠。

如果是第一次發酵不好,包子可能就是死面餡餅,如何斷定一次發酵是否成功請參考上文。如果二次發酵不好可能包子不蓬鬆還有點硬,如何斷定,就看生胚是否長大,用手指輕輕戳一戳,有彈性的就好。如果是蒸的時候火力不夠,最後的包子可能塌陷成「鬼捏饃」樣子,最好全程保持中大火。

自從有了酵母粉後蒸包子和饅頭就非常之方便了,不用再去糾結用老面發酵包子饅頭發酸發黃的問題了,轉而是一些發酵問題,餡料問題和蒸的問題,其實都很簡單的,只要自己多多動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最後在提醒大家一句,酵母粉一定要在有效期使用呢,而且開封的一定要儘早用完的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