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克隆猴成功對腦科學研究的意義

經過5年的研究,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成功克隆出兩隻食蟹猴。 同時, 這項研究的成果發表在1月25日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雜誌上。 這也是世界首例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誕生的靈長類動物, 這項研究的成果對於人類構建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研究人類疾病等有極大的幫助。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

這是自1996年7月英國通過體細胞克隆出綿羊“多莉”後, 時隔21年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的重大突破。 所謂的體細胞克隆, 就是一種將體細胞培養後注入去除遺傳物質的卵子, 通過人工方式啟動後再送入母體發育成個體的過程。

體細胞克隆猴, 就是利用猴的體細胞, 複製出相同個體的過程。


克隆過程

在醫學科學研究中, 主要還是利用鼠來製作疾病模型, 這主要是因為鼠的基因組改造技術成熟, 且生理生化和發育過程與人類相似, 基因組和人類的同源性高達90%, 所以人類疾病的鼠模型可以類比不少人類疾病的發病過程及對藥物的反應。

通過鼠建立的疾病模型的研究, 人類也得到了不少的成果, 但是要真正把人類疾病的發病機制, 特別是那些人類重要疾病的發病機制闡述清楚, 則必須要依靠進化位置更高級的模式動物。 尤其是涉及人類安全性方面的研究, 比如藥物的療效、疾病的治療等方面, 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最為合適。

非人靈長類猴與人類基因組同源性高達98%, 在組織結構、免疫、生理和代謝等方面與人類高度近似。 在人類疾病, 特別是傳染性疾病研究方面猴具有極重要的用途, 獼猴可以感染人類所特有的傳染病, 特別是其他動物所不能複製的傳染病。 在血脂、動脈粥樣硬化、多種神經系統疾病的病變性質和部位、臨床症狀以及各種藥品的療效關係等方面, 都與人類非常相似。 猴是研究愛滋病、癌症、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最佳的疾病動物模型。

猴子也會出現非常類似於人類的腦部疾病, 包括孤獨症、抑鬱症、帕金森、癲癇、腦腫瘤等。 克隆猴的成功, 科學家可以迅速製作出相關的猴模型,

並在短期內克隆出大批遺傳背景相同的模型猴。 並借助模型研究疾病的發病機制, 試驗新的治療方法。 人類對上述疾病的理解將出現質的飛躍。

克隆猴成功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克隆猴的成功使得克隆人在技術上已經沒有障礙了, 但並不意味著克隆人會出現, 早在2005年3月8日, 第59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投票表決, 批准了聯大法律委員會2005年2月通過的《聯合國關於人類克隆宣言》, 呼籲成員國禁止一切形式的人類克隆, 包括為研究胚胎幹細胞而進行的治療性克隆。 因此, 克隆猴的意義主要在於幫助人類研究生命科學、腦科學, 以及加速對一些疾病的新藥開發。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 立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