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馬拉松比賽那麼迷人,你真的合適參加嗎?

馬拉松運動是一項極限運動, 對於參賽選手而言, 42公里的漫長賽程, 不僅在生理上要有較強的體力、耐力, 而且在心理上要有較好的承受能力, 所以馬拉松比賽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馬拉松賽場上常見的一些意外情況。

第一:由於馬拉松大量出汗、過度通氣, 下肢肌肉無氧代謝的增加, 可能導致體內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 易導致手足麻木、抽搐。

第二:馬拉松高強度、高消耗的運動, 易引起關節扭傷、半月板損傷、肌肉拉傷, 皮膚挫傷, 各種骨折等。

第三:跑馬拉松大量出汗產熱, 加之濕熱的高溫天氣的情況下,

容易導致中暑, 輕者熱痙攣, 重者熱衰竭、熱射病。

第四:馬拉松對於心血管具有高負荷, 加上本身有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臟疾病者, 易導致心臟驟停。

如果你想參加馬拉松比賽, 賽前的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有下列疾病的任何一項, 那麼就要放棄這項比賽了:

心肺功能差, 做輕微活動時感到胸部中等程度疼痛的人。

心臟有隱疾的人, 如患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炎等人群。

冠狀動脈病患者和嚴重心律不齊者。

血糖過高或過少的糖尿病患者。

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患者。

過於肥胖者, 一般指BMI超過28的人。

關節受過嚴重傷害者。

年齡太大的人。

比賽日前兩周以內患感冒。

孕婦。

一般來說, 要經過4-6個月的日常訓練再去參加馬拉松。

這4-6個月的訓練裡並不需要每天進行訓練, 最好是一跑一休。 每天進行鍛煉, 肌肉容易疲憊受傷, 需要給時間讓肌肉恢復。 主要的鍛煉項目就是長跑, 當然跑步前的放鬆運動必須要做的, 同時每週要有一次20-30公里的長跑訓練。 長跑主要是鍛煉下肢的力量, 腰部的力量同樣需要加強, 每天要進行30分鐘的腰腹部訓練, 如下蹲、背飛、仰臥起坐等, 另外我們要加強足部的力量訓練, 如跳繩、接踵等, 防止跑步時的腳底疼痛。

參賽前要確保你沒有感冒、疼痛等症狀, 並且賽前的睡眠是充足的, 飲食營養是均衡的。 賽前做好熱身運動, 將各個關節和肌肉群都運動開, 跑步時注意自己的心率, 準備一些補充能量的食物,

以便不時之需。 臨跑前的一周, 可以適當降低活動量, 準備輕薄透氣的衣服和一雙舒適的鞋子, 鞋子要穿專門的跑步鞋, 普通的運動鞋、籃球鞋、板鞋等不符合跑步力學設計, 容易造成傷害。 選鞋子時, 要選擇緩震性好的鞋子, 儘量不要穿新鞋參加比賽。

跑前, 應先做5-10分鐘的熱身運動, 如走路及伸展操, 要做到相應的關節要感到發熱、體溫上升, 心跳稍微加速。 兩手叉腰, 足尖點地交替活動雙側踝關節。 屈膝半蹲, 足跟提起, 反復練習3至5次, 活動雙側膝關節。 交替抬高和外展雙下肢, 以活動髖關節。 前後、左右弓箭步壓腿、牽拉腿部肌肉和韌帶。

長跑屬於有氧代謝運動, 參與人體各器官的迴圈, 特別是呼吸系統。 在跑步過程中,

人體對氧氣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一般情況下, 以四步一呼吸為宜, 並儘量始終保持這一節奏。 在呼吸方式上, 以鼻呼、口鼻混合吸較好。

正確的跑步技術動作, 起跑後, 兩臂彎曲成90度, 隨著跑的節奏自然以肩關節為軸前後擺動, 前後擺動幅度不要太大, 跑步中大腿後蹬要充分有力, 前擺到45度左右, 這樣可使腹部肌肉處在緊張狀態, 腳尖要朝向跑進方向, 落地要輕柔前伸, 動作要放鬆。

馬拉松是對身體和精神的挑戰。 需要量力而行, 感到身體不適, 可以及時休息或者求助。

到達終點後, 不要停下來, 要繼續跑一段時間, 等身體逐漸安靜下來, 以防止“重力性休克”。 比賽結束後注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