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北京南站是如何变成“北京难站” 的?牛X!

北京南站怎么就成了“北京難站” ?

7月27日, 有媒體再次曝光了北京南站周圍亂象:站外黑車橫行堵塞交通;正規出租車變身黑車, 25公里路程叫價300元……

亂象一:黑車橫行, 堵塞交通

每天子夜時分, 北京南站北廣場外, 亂成一團——乘客、公交、私家車、出租車, 混在一起。 其中, 黑車趴活陣容最為強大, 它們不僅占用了整個丁字路口, 還占去了北京南站北面的幸福路兩條車道中的一道, 使得南站幸福大街長期處于“腸梗阻”的狀態。

亂象二:出租車變黑車25公里要價300元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這些黑車中, 竟出現有大量正規出租車身影。

7月24日凌晨, 記者看到一名女子被出租司機攔下, 從北京南站到望京25公里要價300元。

為了躲避電子監控, 這些黑車和出租車的前車牌大多用光盤、報紙、畫報等遮擋住;大多數車輛都掀開后備箱, 后車牌也看不到。

深夜站外黑車扎堆站內乘客排長隊

站外黑車扎堆, 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 站內乘客排長隊。 7月25日凌晨, 記者在現場粗略統計, 在15分鐘內, 車站共調度發車22輛, 僅有30余名乘客乘車離開, 據悉, 每天夜里11點后, 有10余趟列車、萬余名乘客到達北京南站。 深夜, 如何才能順利走出這一站?這是他們共同的困惑。

△北京南站內等待出租車的隊伍

亂象頻遭吐槽北京南站是“北京難站”?

其實, 這并不是第一次北京難站遭吐槽。

今年4月, 有網友吐槽, 指出北京南站等待席位偏少、進出站特別長、停車場比較“悶”、出租車接駁難等一系列問題。

北京南站:已與相關部門協調延長夜班公交運營時間

針對交通問題, 北京南站一負責人表示:“前不久, 經相關部門協調, 北京南站到北京站東的夜17路公交、到和平東橋的夜24路公交, 已經加班延長運營時間了, 可仍解決不了問題。 ”

(資料來源:北京日報)

而關于北京南站周邊黑車瘋狂宰客的問題, 早在2012年, 央視新聞頻道就對其進行過曝光, 至今仍未有改觀。

△央視新聞2012年調查節目《北京南站“黑車”瘋狂載客》

央視評論:設計高標準的車站配套服務為何卻屢遭吐槽?

北京南站亂象叢生, 被旅客吐槽為“北京難站”, 讓許多人內心不免失落。

曾幾何時, 這座現代化火車站代表著中國綜合交通樞紐的最高標準, 這里的一切都曾讓我們深感自豪。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 改造一新的北京南站伴隨著京津城際的開通正式投入運營, 北京南站也成為中國首座高標準現代化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那時, “從其他車站乘車”與“從北京南站乘車”相比, 不僅僅意味著出行速度的巨大差異, 也意味著服務品質上的巨大落差。 煥然一新的車站大廳、寬敞明亮的自然采光、窗明幾凈的餐廳商鋪、整齊高效的站口閘機……車站內的一切都讓南來北往的旅客眼前一亮。

這樣一座設計高標準的高鐵站, 配套服務原本也應現代舒適, 然而進出站之難和黑車扎堆兒等問題卻頻頻被吐槽,

讓人無法理解。 許多反映的問題早已存在多年, 可謂積弊已久, 卻一再遺留至今, 逐漸變成了“老大難”的問題。

問題持續存留是解決不了還是不解決?

明擺著的服務軟肋卻持續存留, 不能用“沒發現”來解釋。 配套服務跟不上硬件水平, 只有兩個解釋:其一是對存在的問題視若無睹、習以為常;其二是解決服務軟肋存在一定的困難。 或許, 這兩種情況都存在。

一方面, 車站范圍內的一些問題, 源于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低下, 只要認真調研, 仔細分析, 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例如, 車站內出租車調度效率低, 停車場通風情況不好造成旅客感覺“悶”等問題, 是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解決辦法的, 只要想解決,

辦法總比困難多。

△乘客排隊等待出站

另一方面, 站外黑車扎堆兒阻斷交通等問題, 這并非車站一家的事情。 依照慣例, 高鐵車站外的配套交通主要由地方政府負責, 高鐵站也應與北京市相關部門相向而行, 共同努力, 找出解決問題辦法, 讓深夜抵達的旅客回家不再難。 在交通樞紐的綜合配套服務方面, 許多城市都與鐵路部門進行了積極合作, 讓旅客進出站的速度快些、更快些。

相關部門應提高站位統籌解決

北京作為首都, 其“四個中心”定位包括了國際交流交往中心。 高鐵站作為城市的門戶, 往往是給全國旅客、各國友朋留下第一印象的地方。 “站內熱乎乎、站外鬧哄哄”的感受顯然與北京市的首都氣質不合, “乘車的已到目的地, 送站的還在等出租車”也與國際交流交往中心的定位不符。相關部門理應提高站位,統籌考慮解決好這些問題。

一個現代化大都市,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地標性建筑有多高,也并非高樓大廈有多少,而是城市在與人們接觸當中不經意間透出的氣質、每個環節中展現的效率和每個角落呈現的人性化細節。從這個視角來看,北京南站及其周邊的種種亂象到了該終結的時候了。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拿出決斷力,快刀斬亂麻,讓北京南站的出行不再“難”。

文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評論員王健

北京南站,你這么牛逼你麻麻知道嗎?

北京南站,一個有7個肯德基的神一般存在的地方。

“每次從北京南站出來,都要累的一身汗,好像得了小病一般。”

這段話來自微博認證為三農、社會學學者的@陳里,最近他連發數條微博,直指北京南站設計不合理、管理服務差等問題,并向廣大網友發起了“給北京南站進一言”的話題。

文章里點出了北京南站進出站費勁、候車廳餐鋪擁擠、標識不清等問題,很多網友直呼深有同感:

去年11月,一篇《為什么說北京南站不如上海虹橋站?》在社交平臺刷屏,相信很多人還有印象。作者拿連接復興號的兩個特等高鐵站——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進行對比,“一邊是緩慢騰挪,一邊是高效運行”。

文章雖有主觀偏激的嫌疑,但北京南站所欠缺的或所暴露出的問題,已然是有點怨聲載道之勢了。


(圖片來自東方IC)

北京南站是中國第一座高鐵車站,在老南站基礎上改造,2008年投入運營。

從客運量上來說僅次于北京西站和北京站,在北京排第三,但外觀氣勢恢宏,是北京面積最大、接發車次最多的火車站。

它也是京津城際鐵路以及京滬高鐵在北京的到發站,每天有n趟復興號、和諧號動車組在這里穿梭來往。


北京南站航拍

一個原本高大上、有著赫赫威名的高鐵站,為何沒能成為南來北往旅客舒適的港灣,反被媒體和乘客屢屢吐槽?

在北京南站的官方介紹里,這樣寫道:“高架候車大廳中央為候車席,從南到北依次為京津城際、京滬高速、普速列車三大區域,總計5000個座位,整個大廳可容納萬余名旅客同時候車。”

聽起來似乎是這樣的:

然而,現實可能是這樣的:

在2008年8月啟用后的相當長的時間內,南站二層候車大廳寬敞明亮,座椅充足,但隨后幾年,衣食住行各類商鋪逐漸從車站外圍“入侵”到了車站的心臟地帶,嚴重擠占候車廳空間,候車座位一度減少至約1600個。

很多候車旅客只能站著、蹲著或在商鋪附近席地而坐,有網友調侃:“下次來北京南站,記得提前準備一個小板凳。”

2016年,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政法大學環境法學教授王燦發在北京市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制止北京南站候車廳過分商業化還座于乘客的建議》案,呼吁有關部門對北京南站候車廳過度商業化進行整頓。

他曾到北京南站實地體驗,他統計的二層高架候車廳商鋪近90家,其中,商圈范圍內共42個商店,在檢票口與檢票口中間也夾雜著共35家商店,而在候車大廳中央,除去一個愛心服務區,還有10家商店。曾經有一段時間,還一度出現了汽車展位。

由于北京南站商業圈過于“繁榮”,導致同一地標太多,比如3公里內開了7家肯德基,因而在北京南站接人找人是一種魔幻的體驗。

有人說,這已經不像是一座車站,乘客更像是以顧客的身份在逛商場,累了順便坐個火車。還有網友調侃,一進車站就像進了美食城,“留不住我的人也要留住我的胃啊”。

火車站為平衡收支,進行適度的商業開發,是一種自我“造血”,本沒有問題。然而忽略比例和功能底線,過度商業化的后果必然是妨礙公共服務、影響乘客體驗。

當乘客穿過一個又一個商鋪才能找到檢票口、當廁所的標志隱藏在紅紅綠綠黃黃的品牌廣告之中、當候車變成了練站功...這顯然與車站本來應該承載的基本功能相背離。

據新京報報道,2017年春運前,北京南站完成進站候車大廳中間位置商鋪的騰退,候車區座位重新達到5100個。

你猜從南站門口到出發大廳要多久?

北京是首都,高鐵是游客集散地,南來的北往的,國內的國外的,乘客絡繹不絕,我們常說的以人為本,于高鐵站而言應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細節設置上的人性化,二是具體服務上的人文關懷。但從網友吐槽看,北京南站這兩點都很難及格。

進站特別長

@張江名媛:從酒店打車到南站花了20分鐘,但是從南站門口開到2樓的出發大廳要半個小時。

@牛虻團子:從地鐵進南站,要走很長的商業步行街,然后走幾個s型路線,才能進去,里面取票的地方標注不明顯,機器少。

安檢特別“嚴”

@雨林木風1220:安檢時間太長,轉來轉去幾十道彎。提前一小時到南站都會擔心誤車……

停車場比較“悶”

@巡撫大人駕到:好像南站的空調外機就在停車場,里邊悶熱,不通風,還有從停車場去接站,從進去的口進去接上人以后無法原路返回,指示牌找半天才能到停車場然后就找不到車了,停車場的指示牌極其混亂。

出租車接駁難

@醫事律師李惠娟:出站打的排隊50分鐘未見管理人員調度處置,趕上夏季”一進京就進了蒸籠”成了外地人的第一深刻感覺……

@Bertram00:在南站打過出租車,夏天出租車上客區域和蒸籠一樣悶熱不透風,排隊一個小時很正常,即便是不打出租有人接站,通往停車場的路和指示牌,也跟迷宮一樣,電梯和樓層標識,都有問題。

這些“吐槽”里有些是南站的獨家問題,比如很多人吐槽北京南站列車地鐵換乘擁堵,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沒有虹橋地鐵站與虹橋高鐵站之間的寬敞接駁空間,同時,因為進出站口偏少、換乘不在同一平面,耽誤了不少時間。

還有由于原始設計不合理等,無論股道數還是地鐵列車接駁,北京南站都存在改進空間。

也有許多是大型車站的“通病”,需要高鐵站、地鐵、公交、路政等多個部門協調解決。但高鐵站作為城市管理與服務水平的重要一環,長期疏導不暢通、進出不方便,顯然還有管理上的“人為”嫌疑。

例如,地下停車場設計的悶、臭、堵問題,是不是可以定期清洗,引入通風系統。標識和指示牌是不是可以更加人性化...

車站是邁入城市大門的第一印象

在北京,乘坐高鐵基本上離不開南站。從和諧號到復興號,高鐵在不斷提速,作為中國一張的響亮名片,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和點贊,那么,在乘坐舒適便捷的高鐵時,進出站的相關管理和服務質量和效率是不是也需要跟上呢?

除了北京南站,可能還有許多大型車站存在許多顯而易見、久拖不決的問題,很多事情,看起來在細節與末梢,本質是在源頭的管理。網友的吐槽不可小覷,管理者和決策者只有聽得見聽得進批評,才能發現治理提升的臺階。

作為迎來送往的車站,是許多人邁入城市大門的第一印象,也是很多人離開城市的決定性印象,它呈現出來的城市治理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往往也是折射城市面貌的那面銅鏡。

送站的還在等出租車”也與國際交流交往中心的定位不符。相關部門理應提高站位,統籌考慮解決好這些問題。

一個現代化大都市,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地標性建筑有多高,也并非高樓大廈有多少,而是城市在與人們接觸當中不經意間透出的氣質、每個環節中展現的效率和每個角落呈現的人性化細節。從這個視角來看,北京南站及其周邊的種種亂象到了該終結的時候了。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拿出決斷力,快刀斬亂麻,讓北京南站的出行不再“難”。

文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評論員王健

北京南站,你這么牛逼你麻麻知道嗎?

北京南站,一個有7個肯德基的神一般存在的地方。

“每次從北京南站出來,都要累的一身汗,好像得了小病一般。”

這段話來自微博認證為三農、社會學學者的@陳里,最近他連發數條微博,直指北京南站設計不合理、管理服務差等問題,并向廣大網友發起了“給北京南站進一言”的話題。

文章里點出了北京南站進出站費勁、候車廳餐鋪擁擠、標識不清等問題,很多網友直呼深有同感:

去年11月,一篇《為什么說北京南站不如上海虹橋站?》在社交平臺刷屏,相信很多人還有印象。作者拿連接復興號的兩個特等高鐵站——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進行對比,“一邊是緩慢騰挪,一邊是高效運行”。

文章雖有主觀偏激的嫌疑,但北京南站所欠缺的或所暴露出的問題,已然是有點怨聲載道之勢了。


(圖片來自東方IC)

北京南站是中國第一座高鐵車站,在老南站基礎上改造,2008年投入運營。

從客運量上來說僅次于北京西站和北京站,在北京排第三,但外觀氣勢恢宏,是北京面積最大、接發車次最多的火車站。

它也是京津城際鐵路以及京滬高鐵在北京的到發站,每天有n趟復興號、和諧號動車組在這里穿梭來往。


北京南站航拍

一個原本高大上、有著赫赫威名的高鐵站,為何沒能成為南來北往旅客舒適的港灣,反被媒體和乘客屢屢吐槽?

在北京南站的官方介紹里,這樣寫道:“高架候車大廳中央為候車席,從南到北依次為京津城際、京滬高速、普速列車三大區域,總計5000個座位,整個大廳可容納萬余名旅客同時候車。”

聽起來似乎是這樣的:

然而,現實可能是這樣的:

在2008年8月啟用后的相當長的時間內,南站二層候車大廳寬敞明亮,座椅充足,但隨后幾年,衣食住行各類商鋪逐漸從車站外圍“入侵”到了車站的心臟地帶,嚴重擠占候車廳空間,候車座位一度減少至約1600個。

很多候車旅客只能站著、蹲著或在商鋪附近席地而坐,有網友調侃:“下次來北京南站,記得提前準備一個小板凳。”

2016年,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政法大學環境法學教授王燦發在北京市兩會上提交了《關于制止北京南站候車廳過分商業化還座于乘客的建議》案,呼吁有關部門對北京南站候車廳過度商業化進行整頓。

他曾到北京南站實地體驗,他統計的二層高架候車廳商鋪近90家,其中,商圈范圍內共42個商店,在檢票口與檢票口中間也夾雜著共35家商店,而在候車大廳中央,除去一個愛心服務區,還有10家商店。曾經有一段時間,還一度出現了汽車展位。

由于北京南站商業圈過于“繁榮”,導致同一地標太多,比如3公里內開了7家肯德基,因而在北京南站接人找人是一種魔幻的體驗。

有人說,這已經不像是一座車站,乘客更像是以顧客的身份在逛商場,累了順便坐個火車。還有網友調侃,一進車站就像進了美食城,“留不住我的人也要留住我的胃啊”。

火車站為平衡收支,進行適度的商業開發,是一種自我“造血”,本沒有問題。然而忽略比例和功能底線,過度商業化的后果必然是妨礙公共服務、影響乘客體驗。

當乘客穿過一個又一個商鋪才能找到檢票口、當廁所的標志隱藏在紅紅綠綠黃黃的品牌廣告之中、當候車變成了練站功...這顯然與車站本來應該承載的基本功能相背離。

據新京報報道,2017年春運前,北京南站完成進站候車大廳中間位置商鋪的騰退,候車區座位重新達到5100個。

你猜從南站門口到出發大廳要多久?

北京是首都,高鐵是游客集散地,南來的北往的,國內的國外的,乘客絡繹不絕,我們常說的以人為本,于高鐵站而言應包括兩個層面,一是細節設置上的人性化,二是具體服務上的人文關懷。但從網友吐槽看,北京南站這兩點都很難及格。

進站特別長

@張江名媛:從酒店打車到南站花了20分鐘,但是從南站門口開到2樓的出發大廳要半個小時。

@牛虻團子:從地鐵進南站,要走很長的商業步行街,然后走幾個s型路線,才能進去,里面取票的地方標注不明顯,機器少。

安檢特別“嚴”

@雨林木風1220:安檢時間太長,轉來轉去幾十道彎。提前一小時到南站都會擔心誤車……

停車場比較“悶”

@巡撫大人駕到:好像南站的空調外機就在停車場,里邊悶熱,不通風,還有從停車場去接站,從進去的口進去接上人以后無法原路返回,指示牌找半天才能到停車場然后就找不到車了,停車場的指示牌極其混亂。

出租車接駁難

@醫事律師李惠娟:出站打的排隊50分鐘未見管理人員調度處置,趕上夏季”一進京就進了蒸籠”成了外地人的第一深刻感覺……

@Bertram00:在南站打過出租車,夏天出租車上客區域和蒸籠一樣悶熱不透風,排隊一個小時很正常,即便是不打出租有人接站,通往停車場的路和指示牌,也跟迷宮一樣,電梯和樓層標識,都有問題。

這些“吐槽”里有些是南站的獨家問題,比如很多人吐槽北京南站列車地鐵換乘擁堵,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沒有虹橋地鐵站與虹橋高鐵站之間的寬敞接駁空間,同時,因為進出站口偏少、換乘不在同一平面,耽誤了不少時間。

還有由于原始設計不合理等,無論股道數還是地鐵列車接駁,北京南站都存在改進空間。

也有許多是大型車站的“通病”,需要高鐵站、地鐵、公交、路政等多個部門協調解決。但高鐵站作為城市管理與服務水平的重要一環,長期疏導不暢通、進出不方便,顯然還有管理上的“人為”嫌疑。

例如,地下停車場設計的悶、臭、堵問題,是不是可以定期清洗,引入通風系統。標識和指示牌是不是可以更加人性化...

車站是邁入城市大門的第一印象

在北京,乘坐高鐵基本上離不開南站。從和諧號到復興號,高鐵在不斷提速,作為中國一張的響亮名片,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和點贊,那么,在乘坐舒適便捷的高鐵時,進出站的相關管理和服務質量和效率是不是也需要跟上呢?

除了北京南站,可能還有許多大型車站存在許多顯而易見、久拖不決的問題,很多事情,看起來在細節與末梢,本質是在源頭的管理。網友的吐槽不可小覷,管理者和決策者只有聽得見聽得進批評,才能發現治理提升的臺階。

作為迎來送往的車站,是許多人邁入城市大門的第一印象,也是很多人離開城市的決定性印象,它呈現出來的城市治理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往往也是折射城市面貌的那面銅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