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这些农村旧货涌入古玩市场成“古董”,最后一种可能价值百万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 一些從前很不起眼的農村用具搖身一變成了“古董”。 它們大量涌入古玩市場, 成了一些藏友尋找的目標, 美其名曰“民俗收藏”。 7月1日, 滄州火車站古玩市場上, 走上一圈, 發現農村舊貨還真不少, 它們身價倍增, 待價而沽。 對于農村長大的孩子, 這些東西是否勾起你童年的記憶?圖為一商販從農村淘來的刨子, 一種木匠用工具。 不止木匠, 很多農村家庭都有, 平時做農活保不齊會用上。

一堆舊貨中扔著的大骨頭撥錘子和幾個老鼠夾子。 銹跡斑斑的老鼠夾子不必贅述, 抓老鼠用的,

現在農村生活環境改善了, 窗明幾凈, 老鼠也少了, 這東西自然也不多見了。 撥錐子是舊時女紅用具, 納鞋底用的麻繩就是用這貨捻出來的。 它們一般是用牛骨頭做的, 當然也有木質。

這種大木棒恐怕“80后”少有人識, 也可能跟不同地域生活習慣有關。 這種木棒就是人們常說的“棒槌”, 如今很多人只知道棒槌這個詞的引申義卻不知是啥物件。 棒槌是舊時民間漿洗衣物時捶打的用具, 全國各地都有, 但因地域、民族的不同形狀不一。 一般都是這種圓柱形, 長約二尺, 一端稍粗, 便于槌衣, 一端較細, 便于手握, 但在南方一些地區則流行長板形。

一個大車輪子和一個木殼的石英鐘。 這倆物件即便現在, 很多農村也較常見。 這個大車輪子是鐵圈木幅,

相對于更老的那種木圈木幅帶鉚釘的車輪, 顯然要“年輕”很多。

曾經農村流行的大桿秤, 賣菜、賣糧的必備, 家家戶戶都有。 隨著更加精準的電子稱流行, 桿秤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如今竟然也流入古玩市場, 成了“古董”。 不過對于要好的收藏愛好者來說, 那些年代更久, 木料為老紅木、花梨甚至紫檀的大桿秤才是理想的收藏品, 這種家家戶戶都有的普品并不受待見。

算盤曾是家庭必備, “80后”“90后”對它們不會陌生。 打算盤是童年時代的必修課, 還記得課間拿算盤玩的“頂牛”游戲嗎?如今一部手機全都搞定, 連算盤的替代品計算機都沒了用武之地。 算盤作為收藏品并不新鮮。 2010年, 一件海南黃花梨算盤成交價拍出了16.8萬元。

2011年, 一件清代碧玉算盤以160萬元成交。 如果你家有就先留著吧, 萬一是紫檀、黃花梨等名貴老料呢, 即便是楠木、老紅木的也價值不菲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