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张学良的珍藏为何不留给子女,而是捐献给美国大学图书馆?

1996年10月21日, 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中文史料圖書館舉行了小型的毅荻書齋落成典禮。 張學良將自己多年的珍藏全部交給該圖書館收藏, 那他為何不留給自己的子女呢?

張學良的口述歷史是由哥大著名女學者張之丙整理的, 張之丙也是張學良的採訪小組負責人。 1992年4月, 張之丙帶著工作小組飛到臺北, 由於她熟悉中國近代史, 熟悉張學良的傳奇人生, 所以口述工作進行得相當順利。

張之丙小組認真勤奮的工作精神, 深深感化著張學良夫婦。 後來, 張學良和趙一荻都不把她當外人。 1993年春天, 張學良夫婦對張之丙開放了他封閉多年的密室,

裡面是落滿塵土的本本書刊, 捆紮有術的卷卷書畫及擺列整齊的箱箱古玩。 張學良顛沛游離多年, 還能保存如此眾多的珍藏, 令張之丙驚訝不已。

這些珍藏品中, 既有張學良“九一八”事變前從東北帶往北平的大量元, 明, 清三代名家的字畫真跡, 也有張學良20世紀40年代在貴州息烽等地研究王陽明哲學思想和《明史》所記下的大量筆記。 還有張學良幽禁期間與國民黨高層人士往來的書信及一些從未面世的歷史照片和紀念物品。

張學良夫婦特別鄭重聲明:在北投寓所裡積壓的日記, 信劄, 筆記, 照片, 字畫, 書籍, 古玩和各個歷史時期的珍藏紀念品, 將來都不會留給他們的後人。

張學良夫婦認為,

後代的生活, 前程, 需要和愛好都和他及趙四小姐不同。 這些文物不應該有市場價格, 而他們的子女從小受到的是美國教育, 不諳中國的歷史和文字。 他們即便承受了這些歷史文物, 也沒有實用的價值, 反而會增加他們的儲藏存放困難。

這樣的話不僅佔用了他們的生活空間, 也平添了許多莫須有的負擔。 日久天長, 這些文物最終也可能被遺棄或失散, 那樣的話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

張學良夫婦的決定, 別人不能干涉, 包括他們的近親子侄。 他們最後決定將全部珍藏委託張之丙姐妹整理, 並最終選擇了收藏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圖書館, 並在那裡改建出一個藏室, 命名為“毅荻書齋”。 毅庵是張學良的號,

一荻是趙四小姐的本名, 二者各取一字。

毅荻書齋已於2002年正式對外開放。 珍藏室還特設了固定的席位, 稱為“張氏文物閱覽席”, 以便讀者閱讀。 開放後, 毅荻書齋一度掀起一陣閱讀熱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