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起學中醫經典之作《張仲景傷寒論》之第3篇,每天進步一點點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3)

【注解】

脈陰陽俱緊:寸、關、尺三部脈象都是浮緊的。 寸脈為陽,尺脈為陰,此處是指寸關尺三部脈來均有緊束、緊張之象。

傷寒:中醫證候名,以“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為主要臨床表現,是外感病邪所引起的一種大陽表實證,屬狹義傷寒

【解讀】

本條前有“太陽病”三字,即包含有第1條“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的脈證,也就是在太陽病提綱證的基礎上又見有“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即為太陽“傷寒”證。

這裡的“傷寒”,是為狹義“傷寒”。 在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的基礎上,不論發熱與否,只要見到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等脈證者,即為太陽傷寒證。

“必惡寒”,說明惡寒必然最早出現,因風寒之邪一旦侵襲體表,衛陽即被鬱遏,故起病便有惡寒。 若風寒較甚,衛陽鬱閉較重,正氣尚未能及時達表抗邪,則也可暫不發熱。 稍後,正氣則會與邪氣作鬥爭,發熱也就隨之表現出來。 文中“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只說明發熱有遲有早,而並非是始終沒有發熱,因為發熱終歸是要出現的。

寒邪有收引凝斂的特性,風寒之邪外閉衛陽,並使營陰鬱滯,經氣運行不暢,故身體疼痛,脈陰陽俱緊。 脈之陰陽,柯韻伯謂指浮沉而言,陳修園謂指尺寸而言,二者可以合參。

細心體察張仲景原意,應更加重視尺寸。 浮沉主候表裡,尺寸尤辨虛實。 證之臨床,太陽傷寒表實證應見尺寸之脈俱緊。 緊者,如繩轉索,為寒氣凝滯、正氣欲伸不得之象

太陽中風表虛證的病理特點是衛外不固、營陰外泄,故有汗出。 太陽傷寒表實證的病理特點是衛陽郵閉、營陰鬱滯,故應無汗。 本條雖未明言,但已寓有無汗之意。 因為寒邪有收引凝斂的特性,患者腠理閉塞,是不會出汗的

證之臨床,太陽中風表虛證多見於平素體質稍差、肌腠不固之人,感受風

寒,容易患病。 以發熱、汗出、惡風、脈緩為主症。 太陽傷寒表實證則見於平素體質壯實、膝理因密之人,需在感寒較甚的情況下才會發病,是以惡寒、發熱無汗、體痛、脈浮緊為主症。

太陽中風表虛證與太陽傷寒表實證之間有體制強弱和感邪輕重的差異,在辨證方面尤以有汗與無汗為其鑒別要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