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孩子,我要這樣愛你

常有家長抱怨:我沒辦法管他了, 他就聽老師您的話。 這種說法, 只說明一點, 家長疲倦了對於自己孩子的管理, 想暫時喘口氣。 但, 這話真不能讓自己孩子聽到, 他們會聰明到開始欺負自己的爸爸媽媽, 直到他自己說了算的那一天。

其實, 處在中段的孩子有這樣的特點:

首先, 他們已經形成了自我意識, 有了“我的事情我做主”的明顯意識。 無論做什麼事情, 他們都想自己獨立完成任務, 不想成人打擾, 但卻不能周到地做好計畫再去試試, 往往是頭腦一發熱, 就去做了, 結果事與願違。

其次, 對未知世界更是充滿好奇,

喜歡刨根問底, 但情緒容易波動。 在他們的眼睛裡, 萬事萬物都是稀奇古怪的, 他們喜歡瞭解一切新鮮的事物。 但與人打交道, 尤其是和同齡夥伴在一起時, 往往只能想到自己, 忽略了旁人, 容易情緒化。

再次, 盲目自信。 他們認為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 卻大部分虎頭蛇尾。 他們做事情缺乏耐心, 即使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也不例外。

那麼, 我們怎麼對待一個處在中段逆反期的孩子呢?

傾聽

給予孩子真正的關愛, 是讓孩子懂得父母是在毫無條件地愛。 而這種無條件該是理智的愛, 不是不分對錯的無理由滿足。

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可以交流以下話題:今天有什麼開心事啊?講講學校裡的故事吧, 爸爸媽媽喜歡聽你講故事。

有需要老爸老媽幫忙的地方沒……學會傾聽孩子的喜怒哀樂, 你才會成為他的夥伴, 才能真正瞭解他, 從而幫助他。

觀察

作為師長, 我們要從言行舉止細節處觀察孩子, 以靜制動, 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把教育孩子作為自己的每日必修課, 用心研究, 必會有收穫。 觀察他的同時, 也要獲取孩子真正信任。 我們學著說話算數, 假若做不到, 提前道歉打招呼。 瞭解孩子, 才能利用適合的辦法, 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

陪伴

陪伴是真正和孩子一起體驗, 絕不是簡單監督、看護。 一起讀書, 一起寫作, 一起做家務, 一起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陪伴過程中, 要學著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 創造平等的機會相處, 才能真正懂得孩子的想法,

為孩子的未來教育奠基。

尊重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每件事情都可以給孩子至少兩條應對方法的選擇, 這也是培養孩子自主性的基礎。 你期望他完成第幾條, 那麼第幾條應該是相對簡單容易的。 讓孩子在選擇的同時感受到自己做好自己的快樂。 其實這是尊重!

王群程同學玩轉魔方

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 我們需要愛心、耐心, 需要時刻銘記自己教育的目的, 正面管教、引導!孩子, 我要這樣愛著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