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星座生肖»正文

防中暑生活小常識

夏季防暑小常識

夏天由於氣溫高, 天氣炎熱, 提醒大家在出門前做好一切防曬防暑措施, 注意室內外溫度的調節, 多喝水, 保持身體健康。

天氣熱, 儘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 在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 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 同時採取防曬措施:多喝水, 隨身攜帶防暑藥物, 在高溫作業場所, 避免高溫時段室外作業, 減輕勞動強度。

01

中暑的症狀

先兆中暑:

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耳鳴、胸悶、心悸、噁心、體溫升高、全身無力。

輕度中暑:

除上述病症外, 體溫38℃以上, 面色潮紅, 胸悶, 有面色蒼白,

噁心、嘔吐、大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等呼吸迴圈衰竭的早期症狀。

重度中暑:

除上述症狀外, 出現昏倒痙攣, 皮膚乾燥無汗、體溫40℃以上等症狀。

02

中暑的預防

充足的睡眠:

合理安排休息時間, 保證足夠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體能, 並達到防暑目的。

科學合理的飲食:

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適量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 補充體能消耗。 切忌節食。

要保證食物新鮮清潔:

夏天食物特別容易變質, 所以最好即買即燒即吃。 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好孩子的腸胃道。

做好防曬措施:

室外活動要避免陽光直射頭部, 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 帶好帽子、衣著寬鬆。

合理飲水:

每日飲水3升至6升, 以含氯化鈉0.3%-0.5%為宜。 飯前飯後以及大運動量前後避免大量飲水。

03

中暑後措施

自身中暑:

如果你感到頭暈、噁心、心慌等相應症狀, 那麼很可能就是已經中暑了。 此時, 應立即停下手頭的事情, 找到一個陰涼的地方坐下休息;同時, 要及時補充水分, 但不要大口猛喝, 應小口慢飲, 以防加重心臟負擔;解開領口口子、領帶、皮帶、等一些配飾, 保持身體周圍通風;塗抹或飲用解暑藥物;在經過了一段時間休息後, 如果症狀不減反增, 應及時求助並撥打電話就醫。

他人中暑:

一旦周圍有人發生中暑症狀, 應當立即將病人移到陰涼的地方, 並保持周圍通風;解開衣扣, 用各種方法幫助身體散熱;幫助服用解暑藥物;按壓人中、虎口等穴位幫助恢復意識, 如果症狀沒有減輕, 應立即撥打救助電話。

04

防暑降暑常識

西瓜翠衣湯:

西瓜洗淨後切下薄綠皮, 加水煎煮30分鐘, 去渣加適量白糖, 涼後可飲。

食鹽甘草冷飲:

甘草15克, 加少量食鹽, 沸水沖後浸泡1小時即可。

椰汁銀耳羹:

銀耳30克洗淨後用溫水發開, 除去硬皮, 與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適量, 煮沸即成。

綠豆酸梅湯:

將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 加適量白糖, 涼後即成。

荷葉涼茶:

將鮮荷葉半張撕成小片, 與白術10克, 藿香、甘草各6克共煮20分鐘, 加入適量白糖, 涼後可飲。

05

幼兒防暑小知識

要多喝白開水:

儘量鼓勵孩子多喝白開水, 不要等到口渴時才記得喝。 一次性大量進水, 會淡化胃酸, 不利消化食物和殺菌。 補水宜少量多次。 孩子不宜多喝飲料, 否則易患胃腸炎、消化不良、厭食症。

要口味清淡, 兼顧營養:

用豆腐、牛奶、蔬果等高蛋白食物可以做各種花色粥, 比如綠豆粥、紅棗粥, 容易入口又有營養, 比白粥更能激發食欲。 避免給孩子吃口味過重、太油膩的菜肴。

要保證食物新鮮清潔:

夏天食物特別容易變質, 所以最好即買即燒即吃。 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好孩子的腸胃道。

綠豆酸梅湯:

將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 加適量白糖, 涼後即成。

保證孩子的夏季睡眠:

夏季最好蓋毛巾被。 不同年齡的孩子除了夜間平均要睡9~10小時之外, 3~6歲孩子還應每天午睡2~3小時。

06

中暑後飲食禁忌

忌大量飲水:

中暑的人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 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 切忌狂飲不止。 因為, 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 進而影響消化功能, 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

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 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要口味清淡, 兼顧營養:

用豆腐、牛奶、蔬果等高蛋白食物可以做各種花色粥, 比如綠豆粥、紅棗粥, 容易入口又有營養, 比白粥更能激發食欲。 避免給孩子吃口味過重、太油膩的菜肴。

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屬於脾胃虛弱, 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 會損傷脾胃陽氣, 使脾胃運動無力, 寒濕內滯, 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綠豆酸梅湯:

將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 加適量白糖, 涼後即成。

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中暑後應該少吃油膩食物, 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 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 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忌單純進補:

中暑後,暑氣未消,雖有虛症,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認為身體虛弱急需進補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捲土重來,那時就更得不償失了。

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忌單純進補:

中暑後,暑氣未消,雖有虛症,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認為身體虛弱急需進補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捲土重來,那時就更得不償失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