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可能還有個偉大的男人

去見了馬克思, 是電影院裡的青年馬克思。 許多人對馬克思其實並不是很瞭解, 都不如叔本華、尼采和薩特易懂。 在中國馬列鄧論基本等於政治和考試通道, 許多人並不認為他是哲學, 也不大喜歡唯物。 甚至大學時馬列老師自己也不喜歡, 說教馬列僅僅是他的職業。

但有一點是另人敬仰的, 就是思想家信念的堅定。 馬克思生活顛沛流離, 常被驅逐和抓捕, 自己孩子都養不活, 燕妮也常變賣家當, 可依然堅定的是他共產主義學說的信念。 今天的社會正在集體主義失道, 整體價值觀已毀, 上層建築坍塌,

人們摒棄精神信念和底線, 在物欲洪流中迷失, 任何相對崇高的“主義”對當下其實都是好的。

馬克思的理論是否過時?是有許多過時的部分, 僅是我們當年的立國理論之本, 而一切是在發展變化的。 雖然現代人是一個被文化割裂重組的新物種, 但精神內核與千年儒釋道是無法分開的, 深入骨髓。 而我們建國以來蘇聯的教育體系中, 馬克思在我們的課本中, 一直冠以“偉大”二字。

一個偉大的男人背後, 至少有一個偉大女人, 而且也有可能還有個偉大的男人。 比如馬克思背後的恩格斯。 為什麼說背後?因為很多鍋都是恩格斯背的:馬克思與傭人有私情, 為了不影響其名聲, 這個私生子的鍋由恩格斯來背, 女傭後來照料恩格斯;報社向馬約英文稿,

馬克思英文不太好, 恩格斯寫了幾十篇文章全部署名馬克思;恩格斯妻子去世, 第一時間將悲痛告訴馬克思, 馬克思只簡單一句安慰就開始長篇大論說麵包和房租又漲價了, 富二代恩格斯很崩潰, 但依然接濟馬克思。

恩格斯欣賞馬克思的才華, 在內心裡多少是有些崇拜的。 這有點像希特勒對墨索里尼的膜拜。 儘管墨索里尼並不是個天才指揮家, 多數還是豬一樣的隊友, 希特勒確一生把墨索里尼當成精神導師, 冒死相救。 而這個報社編輯和教師出身的墨索里尼則沒有真正把希特勒放在心裡。

也有些像梵古和其表弟提奧, 梵古書信集中, 每次他向其表弟借錢時思路都極其清晰, 且充滿了溢美之詞,

總是說我親愛的弟弟, 並給其弟描述其太陽的光芒, 和自己的希望。 可以說沒有表弟一生的接濟梵古會早死, 沒有表弟媳婦後來的炒作, 就不會有世人知道的梵古。 儘管弟媳婦是為了利益。

或許很多人一生覺得願望實現不了吧, 總想通過另外一個人來實現自己的願望, 於是這種產生了這種“偉大友誼”。 又或者許多人願意用一生踐行另外一個人的“主義”, 成為其精神信仰, 也會產生這種“偉大友誼”。 劉長樂和星雲法師, 如今人們只記得星雲法師;張偉平和張藝謀, 如今人們只記得張藝謀;王健林和吳冠中, 人們也只會記得吳冠中;唯有馬克思和恩格斯這對好基友, 在人類歷史上足夠長久。

友誼就是互相成全,

不分男女。 電影中有馬克思酒吧親吻恩格斯的畫面, 畫風奇特。 我相信馬克的“偉大友誼”,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電影中最後出現的這張圖片:馬克思和燕妮, 恩格斯和妻子, 還有“女管家”這個重要的女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