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血氣方剛抵不過現實狀況:銳意改革的宋神宗還是落得無能

文|邢靜

“及神宗繼統, 材雄氣英, 以幽、薊、雲、朔淪於契丹, 靈武、河西專於拓跋, 交趾、日南制于李氏, 不得悉張置官吏, 收籍賦役, 比于漢、唐之境, 猶有未全, 深用為恥, 遂慨然有征伐、開拓之志。 ”

——司馬光《傳家集》


宋神宗

宋神宗即位時, 大宋開國已曆百年。 但他繼位的第三天, 三司使韓絳就奏報:自仁宗朝宋夏戰爭以來, 徵調財力, 動用國庫, “百年之積, 惟存空簿”。 神宗這才知道自己繼承的是怎樣一副爛攤子。 說起來很難令人相信, 在大宋建國的第一個世紀, 增長最快的居然是——軍隊。 宋太祖時, 全國軍隊只有20余萬, 結果到仁宗朝已經增加到120多萬,

神宗繼位時, 仍然有116萬之多, 足足增加了5倍有餘, 成為當時全世界當之無愧的(人數)第一大軍, 放到1000年後居然也能排到前四。

以當時的人口來負擔如此巨大的軍隊開支, 其困難可想而知。 宋仁宗皇佑年間任過三司使的蔡襄, 曾對當時的軍費開支作過統計:按禁軍每人50千、廂軍每人30千計算, 軍隊開支總額達4800多萬, 占全部財政收入的5/6, 簡直令人難以想像!難怪剛剛繼位的神宗無法理解這一“積貧”現象, 直呼:“窮吾國者, 兵也!” 另一方面, 宋軍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加強對外敵(遼和西夏)的防禦, 以及大量招募流民為軍(以避免他們造反)。 但日益龐大的人數換不來戰鬥力, 以致“盜賊攻之而不能禦, 戎狄掠之而不能抗”。

宋軍在與遼、西夏的邊境衝突中, 仍舊敗多勝少, 竟致泱泱大國賂奉夷狄以換取邊疆無事, 令人氣短;是為“積弱”。

在不過20歲正是血氣方剛年紀的宋神宗看來, 這樣“積貧積弱”的局面是不可容忍的。 他求治心切, 對當時的元老大臣寄予很大的期望。 即位次年, 他召見前宰相富弼, 問以邊事, 早已在對夏戰爭失敗中磨盡了棱角的富弼答曰:“須是二十年不說著用兵二字。 ”再問治道, 回答是“安內為先”。 而老夫子司馬光所能提供的治國忠告也只有“官人、信賞、必罰”六個字, 實為老生常談, 說了等於沒說。

如此回答大不合新天子的心意。 另一位元老大臣韓琦日後就總結, 神宗的志向是, “聚財積穀, 寓兵於民, 則可以鞭笞四夷,

盡複唐之故疆”。

實際上, 宋朝的建立, 徹底扭轉了唐代“安史之亂”之後東亞大陸政治版圖的碎片化趨勢。 就連當時的各割據政權也看到了趙匡胤的統一雄心, 後蜀宰相李昊就對其主說:“臣觀宋氏啟運, 不類(後)漢、(後)周, 天厭亂久矣, 一統海內, 其在此乎。 ”但宋代從未完成將東亞大陸重新整合為一體的目標:雖然比較順利地兼併了南方的荊南、後蜀、南漢、南唐與吳越, 卻在幽州(今北京)慘敗於契丹人的鐵騎, 被迫放棄了“華夷一統”的夢想, 承認契丹(遼)是對等的兄弟之國, 並不甘心接受宋遼二元並存的天下秩序格局。

但在汴梁朝廷看來, 契丹只是一個例外, “蠻、夷、戎、狄, 舍耶律氏則皆爵命而羈縻之。 有不臣者, 中國恥焉”。 對於地處“漢唐舊疆”之內的周邊政權,

更被視為宋廷“恢復”的物件。 這些地方主要包括, 名義上是“靜海軍”的“大越”李朝(今越南北部);法理上是“定難節度使”, 卻公然反宋自立的“河西李氏”(即西夏);孤懸河西走廊一隅的“歸義軍”(後被西夏吞併)、在唐代後期逐步被吐蕃佔領的河湟地區(“武威之南……皆故漢郡縣”)以及念茲在茲的契丹佔領下的“燕雲十六州”, 雖然與契丹約和後, 表面上“中國之人遂以燕為外物, 不置議論之內”。 至於原是漢代郡縣卻在唐代自立的南詔(大理), “藝祖(太祖)皇帝鑒唐之禍, 乃棄越牂諸郡, 以大渡河為界, 欲寇不能, 欲臣不得”, 後世宋帝遂也不將其列入“漢唐舊疆”之內。

這位年輕氣盛的宋神宗, “知祖宗志吞幽薊、靈武, 而數敗兵, 帝憤然將雪數世之恥”。

一個非常具有象徵意義的事件是, 在宋神宗即位之初, 新皇帝親自為宋仁宗時期著名將領狄青題寫了祭文, 以表彰其“在仁宗時, 奮於戎馬間, 捍西戎連取奇功”的卓越戰績。 這在武人地位卑下的宋代實在異乎尋常, 顯示出神宗一改之前“真宗、仁宗意在無為, 一用至柔, 凡外敵慢侮、請求, 無不可忍”, 決心“用武開邊, 複中國舊地, 以成蓋世之功”的態度。 也正因宋神宗有開邊之意, “己而擢用王介甫(安石), 首以用兵等說稱上旨, 君臣相得甚歡”。 對於宋神宗而言, 由王安石主導的一系列改革旨在“富國強兵”, 而其中 “富國”與“強兵”相比較, “富國”只是手段, “強兵”才是目的。 反觀王安石, “自翰林以來, 未嘗一日言及於用兵”, 似乎對外用兵並不是他的興趣所在。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