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速速收藏!受傷自救互救“技能包”,關鍵時刻能用的上

戰傷自救互救, 是全軍每名官兵必須掌握的戰場急救技能。 這類技能對於挽救戰傷人員, 維護部隊戰鬥力, 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這些方法也同樣適用災難來臨時受傷自救。

今天, 中部戰區陸軍第81集團軍某陸航旅衛生連整理了這樣一系列“技能包”:軍醫小哥哥聯手技藝精湛的白衣天使為大家示範6種類型17個自救互救基本動作, 供大家學習參考。 速速學起!

第一篇 通氣

(一)手指掏出

操作方法:

(1)將傷患頭偏向一側,使之張口。

(2)用示指裏紗布或衣角,伸入傷患口咽,掏出異物。

(二)仰頭抬頦

仰頭抬頦是最常用的通氣方法,可解除或防止無意識傷患舌後墜所造成的氣道阻塞。

操作方法:

(1)用一手手掌外緣下壓傷患額頭。

(2)同時另一手中指與示指上抬下頦,使其頭部過度後仰。

(三)海氏手法

如果傷患口咽內異物落入咽喉或氣管造成室息可嘗試海氏手法排除異物。

操作方法:

(1)從背後用兩手臂環抱傷患,一手握拳,拇指側頂在臍與劍突連線中點,另手抓住拳頭。

(2)連續快速向內上衝擊擠壓上腹部,使異物排出。

(四)恢復體位

恢復體位是一種有助於防止舌後墜,並可使傷患口咽內血液液、分泌物或嘔吐物順口角流出,以免阻塞氣道的專用體位。 操作口訣:一抬、二靠、三拉、四校。

操作方法:

(1)一抬:將其近側上臂外展與身體成直角,屈肘,抬起前臂,手掌朝朝前,與頭頂同高。

(2)二靠:將傷患遠側手臂拉過胸前,使其肘部向前,手背緊靠頸側。

(3)三拉:抓提傷患對側大腿外側,向懷中拉扯,借助慣性使其側臥。

(4)四校:校正傷患上面大腿,使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成直角;調整頭部使其後仰。

第二篇 止血

(五)指壓止血

1.頸動脈壓迫

用於同側頭面部出血。

操作方法:

用拇指或示指在胸鎖乳突肌前緣中點(喉結旁),觸及頸動脈搏動,將其向後向內壓向頸椎橫突。

2.肱動脈壓迫

用於同側上臂下1/3、前臂和手部出血。

操作方法:

用拇指置於上臂內側肱二頭肌內側溝中點,將肱動脈壓于肱骨於上。

(六)絞紮止血

操作口訣:一纏、二插、三絞、四定。

一纏:將三角中折疊成帶狀,纏繞在傷口近心端,打一活結。

二插:用一小木棍插在活結下,並將小木棍提起。

三絞:提起小木棒並絞緊。

四定:將小木棍插入活結小套,拉緊,打結,固定小木棍。

(七)加壓包紮止血

包紮方法:

三角巾折成條帶狀(寬度與傷口相稱)。

中段斜置於傷口。

兩端分別壓住上下兩邊包繞肢體,在傷口上打結。

(八)旋壓式止血帶止血

旋壓式止血帶由自粘帶、絞棒、固定帶和扣帶環構成,通過轉動絞棒可收緊或放鬆止血帶,調整止血力度。 具有止血效果確實、不易損傷皮膚、操作簡單快捷等優點,便於自救互救。

操作方法:止血帶置於傷口上方5~10釐米,環繞肢體一周將自粘帶插入扣帶環內;拉緊自粘帶,反向粘緊,轉動絞棒,直至出血停止;將絞棒卡入固定夾內,多餘自粘帶繼續纏繞後,用固定帶封閉;記錄止血時間。

第三篇 包紮

(九)頭部帽式包紮

包紮方法:

三角巾底邊折起1~2橫指寬,置於頭頂,底邊靠近眉弓,頂角垂於枕後。

左右底角在枕外隆凸下方交叉,繞於額前打結。

掖起頂角。

(十)雙眼包紮

包紮方法:

三角中折成四橫指寬條帶狀,按上內、外下方向斜放於傷眼。

下端經傷側耳下、枕下和健側耳上繞至前額,壓住上端。

上端向外下反折,包住另一眼,經耳下、枕後繞至耳上。

兩端於耳上相遇打結。

(十一)單肩燕尾式包紮

包紮方法:

三角巾底邊置於傷肩, 兩底角在對側腋下打結。

抓住底邊中點與頂角, 協同拉成燕尾角,按“大角壓小角”,“後角壓前角”要求置於傷肩。

底邊中點與頂角拉緊, 在傷側腋前或腋後打結。

(十二)胸部包紮

包紮方法:

三角巾橫放在胸前,底邊在下,向內反折約兩橫指, 頂角從傷側越過肩部伸向背部。

兩底角拉向背後打結。

頂角系帶系於背後打結處。

第四篇 固定

(十三)小臂骨折卷式夾板固定

固定方法:

屈肘90°(掌心向裡,手背朝外),將一塊塑形卷式夾板,置於前臂前、後兩側(掌側末端卷成筒狀),以手持握筒狀末端。

用三角巾條帶分別固定骨折近心端與遠心端。

用三角巾將前臂大懸吊於胸前(肘關節略小於90°)。

(十四)小腿骨折卷式夾板固定

固定方法:

用一塊按“L”形塑形卷式夾板放在小腿外側,上至大腿中部,下兜足底和內踝。

用三角中條帶分別在骨折上端與下端、大腿、膝下、踝關節捆紮固定(踝關節與足部“8”字形固固定)。

第五篇 搬運

(十五)側身匍匐搬運法

(1)推背:接近傷患,推動傷患背部使其同向側臥。

(2)墊腰:從傷患身後經腹部抱起傷患腰臀,將腰部墊在大腿上。

(3)抱胸:經傷患腋下抱住傷患胸部和靠近地面一側上臂外側。

(4)撐肘:撐起肘部。

(5)蹬足:蹬足,匍匍匐前進。

第六篇 心肺復蘇

口訣:


一安全

二意識

三呼吸脈搏

四呼救

五按壓

六通氣

七評估

注意:

按壓部位即胸骨下1/2,正常體形成年男性亦可直接定位在兩乳頭連線中點。按壓頻率100~120次/min,按壓深度胸骨下陷5~6cm,每30次按壓後接2次人工呼吸。

軍報記者微信發佈

第五篇 搬運

(十五)側身匍匐搬運法

(1)推背:接近傷患,推動傷患背部使其同向側臥。

(2)墊腰:從傷患身後經腹部抱起傷患腰臀,將腰部墊在大腿上。

(3)抱胸:經傷患腋下抱住傷患胸部和靠近地面一側上臂外側。

(4)撐肘:撐起肘部。

(5)蹬足:蹬足,匍匍匐前進。

第六篇 心肺復蘇

口訣:


一安全

二意識

三呼吸脈搏

四呼救

五按壓

六通氣

七評估

注意:

按壓部位即胸骨下1/2,正常體形成年男性亦可直接定位在兩乳頭連線中點。按壓頻率100~120次/min,按壓深度胸骨下陷5~6cm,每30次按壓後接2次人工呼吸。

軍報記者微信發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