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为何说“年少不识李鸿章,后来方知真中堂”,看完这几则就明白了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 李鴻章是一位極其重要的人物。 著名的思想大家, 大文豪, 史學大家梁啟超就曾指出李鴻章就任北洋大臣和直隸總督期間, 幾乎左右朝局, 要提中國近代史, 就不得不提李鴻章。 但對于李鴻章的認識, 人們總是非常的欠缺, 或者說是極端。 有人說他跪洋禍國, 有人說他是千古功臣, 我在這里將幾個有關李鴻章的事例, 大家看后好好去琢磨一番。

其一:

1896年李鴻章作為清政府的代表, 帶隊去參加俄國新任沙皇的加冕意識。 在沙皇的加冕儀式上有這樣的一個環節, 就是演奏每一個來參會的國家的國歌。

當俄方的司儀官員介紹完這個國家來訪人員后, 軍樂團就要演奏這個國家的國歌。 而當時的清朝事實上是沒有國歌的。 對于這個環節清政府的官員也絲毫不知情, 毫無準備。 所以當司儀官報到清朝的名字后, 現場先是陷入一片死寂, 然后是一陣陣不小的遭到, 所有的來賓都把目光投向了清朝的使團。 一時間清朝使團里的一些官員隨從也是尷尬萬分。 李鴻章到底是見過不少大場面的人, 只見他不緊不慢, 在腦中思索片刻, 就從唐朝詩人王建的《宮詞一百首》挑選出來一首絕句, 然后李鴻章在用上自己家鄉安徽廬劇中的“倒七戲”配樂, 就這樣一首臨時充當的“國歌”就被李鴻章輕松創作出來了。
本來注定要丟面子丟大的事情, 李鴻章這個垂垂老者卻為大清挽回了顏面, 你能想象當時的情形嗎?無比巨大的廣場上, 一片安靜, 只有以為老者大聲的唱著“國歌”努力維護自己國家的榮譽。

其二:

李鴻章作為清朝的使臣, 得到了很多游歷西方國家的機會, 李鴻章被他們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飛躍, 以及他們先進的軍事武器深深震撼到了。 他一直力圖在清朝打造用西方先進武器的軍事化武器的隊伍, 但是遲遲未能實現。 1896年, 慈禧60歲豪華壽誕后第二年, 德國強占膠州灣…!李鴻章緊急訪問英國, 在倫敦郊外樹林, 李中堂見證了馬克沁機槍半分鐘掃斷一棵大樹, 還了解到該槍一分鐘要射500兩紋銀子彈, 李中堂想到太后壽誕耗費完國庫5000萬兩紋銀…咽咽口水后他就再也沒提機槍的事…… 機槍如此,

炮彈如此, 隨后就是四年后的慘敗。 真的不是李鴻章不思進取, 而是他身不由己。

其三:

還是在1896年, 李鴻章結束了對美國的訪問。 李鴻章一行人在9月14日搭乘美國太平洋輪船公司的輪船橫渡太平洋, 踏上了回國的航程。 當輪船到達日本橫濱時, 需要換乘清朝招商局的“廣利”號回國。 而視《馬關簽約》為奇恥大辱, 曾發誓“終身不履日地”的李鴻章, 不愿登岸換乘輪船, 李鴻章不肯登岸, 底下的官員當然也不敢輕舉妄動。 最后大家決定用小船擺渡到“廣利”號上。

可問題是兩艘輪船上都沒有攜帶小船, 因此當時只能找到日本的小船。 可李鴻章說什么也不肯, 最后沒有辦法,

只好在兩艘輪船之間架了一塊木板——73歲的李鴻章, 硬是在波濤起伏的海面上, 從兩艘輪船間高高懸空的木板上, 步履蹣跚地挪了過去。 寧愿冒著墜海的危險在兩船之間搭上木板登上另一艘船也不愿踏上日本的土地, 此情此景, 就連船上的美國船員也為之動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