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文史宴:东汉皇帝与功臣皇后长达百年的相爱相杀

文/桓大司馬

本文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漢獻帝劉協與的他的皇后伏壽, 一輩子相濡以沫, 感情深厚, 伏皇后對漢朝的社稷全力支持, 但這并不完全是出于感情, 而是有家族因素在內。

帝后愛情的支撐力量

1

伏皇后, 名壽, 瑯琊東武(今山東諸城)人, 是東漢初年大司徒伏湛的八世孫, 其家族世代顯官, 其父伏完襲爵不其侯, 娶漢桓帝長女陽安長公主。 從這份家族履歷上可以看出, 伏氏家族與漢朝是利益攸關, 休戚與共的。

在漢末三國時代, 這樣與漢朝相終始的家族還有許多, 伏氏不過是其中之一。

這些家族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都出自東漢初年的功臣集團。

漢獻帝與伏皇后的愛情有很深的背景

東漢初年的開國功臣, 最著名的自然是耿弇、馮異為首的“云臺二十八將”。 這二十八人為漢光武帝劉秀東征西討, 平定諸多割據勢力, 功勞甚大。 漢明帝劉莊即位后, 光武帝時宿將多已凋零, 漢明帝思念功臣, 在南宮云臺閣上畫了二十八人的畫像, 上應二十八宿, 是為“云臺二十八將”。

在云臺二十八將之外, 東漢還有一些開國功臣, 比如一代名將馬援, 論戰績在云臺二十八將里面可以排進前三, 但因為是漢明帝的岳父, 為了防止外戚勢力坐大也為了表示不徇私, 漢明帝就沒畫他。 此外還有漢初的文吏集團,

也為東漢開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如伏皇后的祖宗伏湛、名臣侯霸, 先后擔任三公之一的大司徒。

這些人共同構成了東漢功臣集團, 但其中以軍功集團“云臺二十八將”為核心。 歷朝歷代開國時, 軍功集團都是主要的倚仗力量, 因各朝代的做法不同, 軍功集團的地位和作用也很不一樣, 但大部分時候對政權都有重要影響, 對比西漢與東漢的軍功集團, 可以發現很多東西。

煙花易冷的豐沛集團

2

夏商周三代是世官世祿制, 即便朝代更替, 統兵的也多是王室貴族, 其地位不會因為軍功而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更難以形成以軍功為紐帶的集團勢力。

戰國時代各國變法, 平民通過軍功, 地位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上升, 在秦滅六國之后,

其實存在一個以蒙驁、王翦等世代將門為代表的軍功集團, 但秦統一之后也一直在打仗, 北擊胡南擊越, 一直打到自己滅亡, 軍功集團難以在戰場以外的地方發揮作用。

西漢初年, 漢高祖劉邦以一介布衣, 誅秦滅楚, 奪取天下, 他那些沛縣、豐縣一帶的老鄉出了大力, 如樊噲、灌嬰、周勃、夏侯嬰等。

劉邦少年時也是游俠出身, 很講義氣, 厚待這些老兄弟, 給他們分封了大量的田產, 也讓他們壟斷了政府的高官, 出現了皇帝“與功臣共天下”的局面。

這里要多說一句, 劉邦雖然也有殺功臣的記錄, 但那主要是殺韓信、彭越、英布等異姓王, 這里面有帝國制與封建制的矛盾, 也有效仿商周用同姓諸侯取代異姓諸侯的意思, 而被殺的這些諸侯王也多是半路與劉邦合作,

跟劉邦的私人關系不算親密。

對于豐沛的老兄弟, 劉邦則十分厚道, 連多次背叛自己的雍齒都沒計較, 給封了個什邡侯(雖然比較偏遠), 別說其他關系好的了, 這些老兄弟組成豐沛功臣集團, 對漢初政局有巨大的影響。

漢高祖的人品非朱元璋可比

在知恩圖報這一點上, 劉邦因為游俠精神, 大體上做的還是不錯的。 豐沛集團也基本壟斷了漢高祖到漢武帝初期的宰相職位, 還一度滅掉了想變天的呂后家屬, 其強大的力量也能制衡皇權制衡, 形成君相共和的局面, 使皇帝難以為所欲為, 可以說漢初的文景之治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但是豐沛集團凋零得也很快, 到漢武帝前期, 已經有一半以上的家族沒落了。

這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漢承秦制, 法律十分苛刻, 功臣們經常因為小過失就被罷官、奪爵;其次漢初功臣多是平民, 即所謂“布衣將相”, 對家教沒有大家族那么重視, 子孫以紈绔子弟居多, 也難以撐起政治局面;再者漢文帝、漢景帝雖然沒有漢武帝變態, 也在抓住機會對功臣集團進行打擊, 如漢文帝把周勃下獄, 漢景帝逼死周亞夫等, 更別說漢武帝那種翻天覆地的折騰法了。

所以漢武帝以后, 豐沛集團在政壇上基本銷聲匿跡。 西漢的軍功集團就像是煙花, 升空的時候絢爛無比、大紅大紫, 但很快就放完了, 完了以后還痕跡全無。 所以到西漢末年王莽代漢的時候, 已經沒有與漢朝淵源甚深的功臣世家來護衛漢朝了。

世澤綿長的云臺名將

2

漢光武帝劉秀對西漢軍功集團的演變肯定十分了解,所以怎樣對待東漢的軍功集團,他有自己的想法。

東漢統一天下之后,劉秀采用了“退功臣而進文吏”的施政方針,賞賜軍功集團大量田產、錢財,封很高的爵位,但除了留下鄧禹、賈復、吳漢三人顧問國政之外,不讓他們擔任政府官員,政府官員全部用沒有軍功的文吏充當。

劉秀的做法,度量不及漢高,不愿意跟功臣分享政權,這樣皇權就比西漢更加集中;但同時也確實有保全功臣的意思,因為功臣擔任具體官職不一定能勝任,如果辦砸了差使,處罰吧劉秀不忍,不罰吧國法何在。

像云臺二十八將里面的耿純擔任東郡太守時,就因為造成屬下自殺被免官,劉隆擔任南郡太守時,也曾經因為推行度田政策不力,被貶為庶人。

劉秀雖然號稱以“柔術”治國,但對擔任具體官職的文吏是很苛刻和很暴力的,動不動就鞭笞,甚至輕易的就判死刑,他不讓功臣擔任具體的官職,可以避免為了優禮功臣而影響國事,也可以避免功臣因為職務犯罪而家族敗落,可以說東漢軍功集團交出了政治權力,換取了家族安全。

云臺二十八將的家族延續久遠

但劉秀也不是讓軍功集團集體當吉祥物就完了,對軍功集團將來怎樣發揮作用,他也是有安排的。

這些功臣雖然退出了政府,但是擁有崇高的地位和超然的身份,劉秀以后,東漢皇帝跟他們世代聯姻,指望在皇權遇到危機時,借助他們的力量扶保東漢王朝。

而東漢軍功集團在新的社會、政治情況下,生存能力也確實比西漢的豐沛集團要強,很多都綿延到了東漢后期,甚至三國時代。

因為從西漢后期的漢元帝以來,朝廷放棄了打擊豪族,豪強大族的力量茁壯成長,東漢本就是南陽、河西、河北三派豪族共同擁戴起來的政權,已經是六朝貴族社會的前夜,從劉秀開始,對豪族就不敢也不能徹底打擊。

東漢的法律遠不及西漢苛刻,功臣犯法的概率就降低了;因為功臣不掌握政權,被皇帝故意打擊和行政失誤的概率也降低了,所以他們能夠綿延多代。

又因為功臣多是豪族出身,比平民出身的西漢功臣重視教育,子孫后代人才輩出,能夠擔起政治的重擔,所以東漢皇帝多與功臣子女聯姻,指望他們幫忙應對突發的危機,而當東漢諸多皇帝年幼即位時,確實是出自這些功臣集團的外戚輔政,幫皇家打理政權。

東漢皇帝與功臣集團的愛恨情仇

4

從東漢第二個皇帝漢明帝開始,凡是娶了妻的皇帝,除了漢安帝閻皇后、漢靈帝何皇后之外,其他的全部出自功臣世家。

漢明帝的皇后是功臣馬援的小女兒,馬援為漢光武帝平定隴西隗囂,又西破羌人,南平交趾,是漢初有數的名將。

漢章帝的皇后是竇融的曾孫女,竇融在新莽末年割據河西五郡,后來歸順漢朝,在功臣里面也能排進前幾位,漢章帝死后,是竇皇后的兄長竇憲給年幼的漢和帝輔政。

漢和帝的皇后鄧綏是鄧禹的孫女,鄧禹是漢光武帝的同學,雖然軍事才能一般,但有定策之功,是數一數二的大功臣,漢和帝死后,是鄧皇后的兄長鄧騭給年幼的漢安帝輔政。

漢順帝的皇后梁妠是梁統的玄孫女,梁統是竇融治下河西五郡的太守之一,跟隨竇融降漢,雖然不太顯赫,也是功臣世家,漢順帝年幼時,梁皇后之父梁商輔政,死后則由梁皇后兄長梁冀給年幼的幾個小皇帝輔政。

漢獻帝的皇后伏壽雖非出自軍功集團,但也是漢初文吏功臣伏湛的八世孫,也是出自功臣世家。

應該說這些外戚大多數還是有幾把刷子的,竇憲曾經消滅被匈奴,鄧騭幫助漢朝渡過大災連年的難關,梁商在漢順帝朝“稱為賢輔”,即使是最不成器的梁冀,雖然作惡多端,敗亂政治,也從沒想過謀朝篡位,漢光武帝的設想確實有合理的一面。

但是同時也有另一面,就是外戚與皇帝的爭端。外戚與皇帝同為皇權集團的成員,外戚掌權實際上是皇權旁落,外戚與日漸長大的小皇帝必然發生權力沖突。

劉秀當初對此也未必沒有留下后手,從漢明帝開始,歷代功臣世家的皇后都沒有生過子女,說不定為了擔心外戚篡權,漢室與功臣世家是有什么密約,但更重要的是隨著皇帝與外戚的爭權一輪輪升級,皇帝開始有意對功臣集團下手。

東漢皇帝與功臣皇后相愛相殺

漢桓帝從即位開始就處于梁冀的壓制之下,還被迫娶了梁冀的妹妹梁女瑩為皇后,日常生活都被監視,其憤懣可想而知,等梁女瑩一死,漢桓帝就誅滅了梁冀,并且趁此機會把梁氏滅族,梁統一門至此敗落。

隨后漢桓帝又立鄧禹后人鄧猛女為后,鄧猛女因父親早亡,目前與梁冀有親,在梁家長大,一度冒姓梁氏,后來鄧猛女驕橫妒忌,漢桓帝可能從她身上看到了梁冀的影子,厭惡之下把她也廢了,把鄧猛女的家人殺的殺,罷官的罷官,財產全部充公,鄧禹一門也敗落了。

梁、鄧之后,漢桓帝又立竇融的后人竇妙為皇后,但這只是重復從功臣家選后的習慣,他對竇皇后并不怎么寵幸。好在他還沒來得及把竇氏一門又干掉就翹辮子了。

但竇家也沒能逃脫敗落的結局,竇妙的父親竇武謀誅宦官,事敗被殺,家屬除已成為太后的竇妙之外,也殺的殺,流放的流放,竇妙自己也被軟禁在云臺,郁郁而終。

此外,東漢畢竟是延續了一兩百年的大王朝,雖然東漢功臣世家的生存能力強于西漢,但到末年也因各種變故凋零了不少。

如云臺二十八將里祭遵無子,爵位轉入堂弟祭肜一支,祭肜之子祭參在遼東被鮮卑擊敗,下獄而死,祭氏敗落;寇恂曾孫寇榮在漢桓帝時遭到宦官的陷害,逃竄數年依然被殺,宗族免官,寇氏敗落;岑彭后裔岑晊是黨人領袖“八俊”之一,因打擊宦官勢力,黨錮之禍中被追殺,逃亡深山,岑氏也敗落。

但即便如此,到東漢末年,也還有一些功臣世家活躍在政治舞臺上,他們在漢末三國的浪潮中,絕大部分為漢室效力,不少人為漢室殺身成仁,可謂克紹箕裘,沒有貽羞先祖。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世澤綿長的云臺名將

2

漢光武帝劉秀對西漢軍功集團的演變肯定十分了解,所以怎樣對待東漢的軍功集團,他有自己的想法。

東漢統一天下之后,劉秀采用了“退功臣而進文吏”的施政方針,賞賜軍功集團大量田產、錢財,封很高的爵位,但除了留下鄧禹、賈復、吳漢三人顧問國政之外,不讓他們擔任政府官員,政府官員全部用沒有軍功的文吏充當。

劉秀的做法,度量不及漢高,不愿意跟功臣分享政權,這樣皇權就比西漢更加集中;但同時也確實有保全功臣的意思,因為功臣擔任具體官職不一定能勝任,如果辦砸了差使,處罰吧劉秀不忍,不罰吧國法何在。

像云臺二十八將里面的耿純擔任東郡太守時,就因為造成屬下自殺被免官,劉隆擔任南郡太守時,也曾經因為推行度田政策不力,被貶為庶人。

劉秀雖然號稱以“柔術”治國,但對擔任具體官職的文吏是很苛刻和很暴力的,動不動就鞭笞,甚至輕易的就判死刑,他不讓功臣擔任具體的官職,可以避免為了優禮功臣而影響國事,也可以避免功臣因為職務犯罪而家族敗落,可以說東漢軍功集團交出了政治權力,換取了家族安全。

云臺二十八將的家族延續久遠

但劉秀也不是讓軍功集團集體當吉祥物就完了,對軍功集團將來怎樣發揮作用,他也是有安排的。

這些功臣雖然退出了政府,但是擁有崇高的地位和超然的身份,劉秀以后,東漢皇帝跟他們世代聯姻,指望在皇權遇到危機時,借助他們的力量扶保東漢王朝。

而東漢軍功集團在新的社會、政治情況下,生存能力也確實比西漢的豐沛集團要強,很多都綿延到了東漢后期,甚至三國時代。

因為從西漢后期的漢元帝以來,朝廷放棄了打擊豪族,豪強大族的力量茁壯成長,東漢本就是南陽、河西、河北三派豪族共同擁戴起來的政權,已經是六朝貴族社會的前夜,從劉秀開始,對豪族就不敢也不能徹底打擊。

東漢的法律遠不及西漢苛刻,功臣犯法的概率就降低了;因為功臣不掌握政權,被皇帝故意打擊和行政失誤的概率也降低了,所以他們能夠綿延多代。

又因為功臣多是豪族出身,比平民出身的西漢功臣重視教育,子孫后代人才輩出,能夠擔起政治的重擔,所以東漢皇帝多與功臣子女聯姻,指望他們幫忙應對突發的危機,而當東漢諸多皇帝年幼即位時,確實是出自這些功臣集團的外戚輔政,幫皇家打理政權。

東漢皇帝與功臣集團的愛恨情仇

4

從東漢第二個皇帝漢明帝開始,凡是娶了妻的皇帝,除了漢安帝閻皇后、漢靈帝何皇后之外,其他的全部出自功臣世家。

漢明帝的皇后是功臣馬援的小女兒,馬援為漢光武帝平定隴西隗囂,又西破羌人,南平交趾,是漢初有數的名將。

漢章帝的皇后是竇融的曾孫女,竇融在新莽末年割據河西五郡,后來歸順漢朝,在功臣里面也能排進前幾位,漢章帝死后,是竇皇后的兄長竇憲給年幼的漢和帝輔政。

漢和帝的皇后鄧綏是鄧禹的孫女,鄧禹是漢光武帝的同學,雖然軍事才能一般,但有定策之功,是數一數二的大功臣,漢和帝死后,是鄧皇后的兄長鄧騭給年幼的漢安帝輔政。

漢順帝的皇后梁妠是梁統的玄孫女,梁統是竇融治下河西五郡的太守之一,跟隨竇融降漢,雖然不太顯赫,也是功臣世家,漢順帝年幼時,梁皇后之父梁商輔政,死后則由梁皇后兄長梁冀給年幼的幾個小皇帝輔政。

漢獻帝的皇后伏壽雖非出自軍功集團,但也是漢初文吏功臣伏湛的八世孫,也是出自功臣世家。

應該說這些外戚大多數還是有幾把刷子的,竇憲曾經消滅被匈奴,鄧騭幫助漢朝渡過大災連年的難關,梁商在漢順帝朝“稱為賢輔”,即使是最不成器的梁冀,雖然作惡多端,敗亂政治,也從沒想過謀朝篡位,漢光武帝的設想確實有合理的一面。

但是同時也有另一面,就是外戚與皇帝的爭端。外戚與皇帝同為皇權集團的成員,外戚掌權實際上是皇權旁落,外戚與日漸長大的小皇帝必然發生權力沖突。

劉秀當初對此也未必沒有留下后手,從漢明帝開始,歷代功臣世家的皇后都沒有生過子女,說不定為了擔心外戚篡權,漢室與功臣世家是有什么密約,但更重要的是隨著皇帝與外戚的爭權一輪輪升級,皇帝開始有意對功臣集團下手。

東漢皇帝與功臣皇后相愛相殺

漢桓帝從即位開始就處于梁冀的壓制之下,還被迫娶了梁冀的妹妹梁女瑩為皇后,日常生活都被監視,其憤懣可想而知,等梁女瑩一死,漢桓帝就誅滅了梁冀,并且趁此機會把梁氏滅族,梁統一門至此敗落。

隨后漢桓帝又立鄧禹后人鄧猛女為后,鄧猛女因父親早亡,目前與梁冀有親,在梁家長大,一度冒姓梁氏,后來鄧猛女驕橫妒忌,漢桓帝可能從她身上看到了梁冀的影子,厭惡之下把她也廢了,把鄧猛女的家人殺的殺,罷官的罷官,財產全部充公,鄧禹一門也敗落了。

梁、鄧之后,漢桓帝又立竇融的后人竇妙為皇后,但這只是重復從功臣家選后的習慣,他對竇皇后并不怎么寵幸。好在他還沒來得及把竇氏一門又干掉就翹辮子了。

但竇家也沒能逃脫敗落的結局,竇妙的父親竇武謀誅宦官,事敗被殺,家屬除已成為太后的竇妙之外,也殺的殺,流放的流放,竇妙自己也被軟禁在云臺,郁郁而終。

此外,東漢畢竟是延續了一兩百年的大王朝,雖然東漢功臣世家的生存能力強于西漢,但到末年也因各種變故凋零了不少。

如云臺二十八將里祭遵無子,爵位轉入堂弟祭肜一支,祭肜之子祭參在遼東被鮮卑擊敗,下獄而死,祭氏敗落;寇恂曾孫寇榮在漢桓帝時遭到宦官的陷害,逃竄數年依然被殺,宗族免官,寇氏敗落;岑彭后裔岑晊是黨人領袖“八俊”之一,因打擊宦官勢力,黨錮之禍中被追殺,逃亡深山,岑氏也敗落。

但即便如此,到東漢末年,也還有一些功臣世家活躍在政治舞臺上,他們在漢末三國的浪潮中,絕大部分為漢室效力,不少人為漢室殺身成仁,可謂克紹箕裘,沒有貽羞先祖。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