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不能治愈的孤独感,会伴随孩子一生

不能治癒的孤獨感,會伴隨孩子一生

每次有家長問我:“我的孩子最近越來越厭學了,怎麼辦?”“我的孩子說他不想再上學了,怎麼辦?”“我的孩子成績越來越差了,怎麼辦?”我都建議他們回去問孩子一個問題:你在學校裡感覺孤獨嗎?

大概進入初中以後,孩子對同齡人親密關係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他們極度渴望同齡的朋友,而學校是他們獲得友誼主要的場所。 如果孩子對你說他不願意去學校,你應該先間他:你是否在學校裡感覺孤獨?檢查一下他與同齡人建立關係時是否出現了問題。

12~18歲這幾年,是一個人開始學著和非血緣關係的人建立穩定親密關係的時期。

這個時期如何度過,會影響到一個人未來人際關係的建立。

·青少年的孤獨感

心理學家發現,歸屬於一個團體以及擁有親密關係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 當這種需求得到滿足時,人們的生活、身體和心理都會呈現一種健康的狀態,可以適應環境中更多的變換、挑戰和壓力。 如果這些需求不能得到滿足,身體就會分泌很多壓力激素,人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都會受到影響。 長期無法獲得歸屬感或者缺乏社會支持,會給人帶來情緒上的不適和痛苦,這種感覺我們稱為“孤獨”。

孤獨會帶來一系列負面的情緒,比如悲傷、空虛、孤立、疏遠等,所有這些感覺都會給人帶來心理壓力,影響一個人正常的生活和認知功能。

尤其是在孩子15~18歲這個年齡段,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開始出現一系列變化,他們的社會期待也開始改變,開始承擔越來越多的社會角色,也開始形成新的社會關係。 這個階段的青少年,與同齡人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多,他們開始學著和同齡人發展出更加穩定、親密的關係。

由於一系列的轉變接踵而至,青春期孩子的孤獨體驗會比較多,但他們可以通過參加活動、與朋友相處來排解這種不舒服的感覺。 遺憾的是,並非所有孩子都知道怎樣排解孤獨。 有一些孩子長期忍受孤獨,卻無法通過參與同齡人的活動去排遣。 這樣的孩子可能患上了一種被稱為“慢性孤獨感”( Chronic Loneliness的心理疾病。

·關於慢性孤獨感

項由美國杜克大學和比利時魯汶大學合作的心理調查研究發現,在青春期有慢性孤獨感的孩子,可能一生都無法擺脫這種孤獨感。 因為他們的認知和同齡人有著極大的偏差。 有慢性孤獨感的青少年,會用自我貶損的方式解讀同齡人的接納與排斥。

這項調查設計了一套心理測量表來測試孩子們對“接納”和“排斥”場景的解讀,比如:

·學校外面開了一家新餐館。 你的同學都打算去試試,他們也叫上了你。 (被接納的場景)

·你打開自己的朋友圈,發現很多同學都放了同一個聚會的照片,但是你卻沒有被邀請。 (被排斥的場景)

那些社交體驗比較積極、正面的青少年,會將被同學邀請一起吃飯歸因為內部因素,即他們受同學的歡迎;將沒有被同學邀請參加聚會歸因為外部因素,比如同學忘記,或者同學以為他不想參加,等等。

但有慢性孤獨感的孩子會認為,被同伴邀請參加活動是由於外部原因促成的,比如運氣好、碰巧等;被同伴排斥參加集體活動則是由於自身因素造成的,比如自己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人、自己很笨、自己太胖等。 正是因為這種解讀,這些孩子會體驗到更多負面的情緒,比如悲傷、自卑、失望、憤怒、嫉妒、焦慮、沒有安全感等。

即便他們想融入一個群體,這些負面想法和感受也會阻止他們採取行動—因為他們已經認定自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面對被排斥的場景,他們會更加自責,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這種自我認知會阻礙他們參與活動,阻礙他們結交更多的人,因為越多的人認識他們,就意味著越多的人知道他們是失敗者。

但是眾所周知,社交技能是通過參加社交活動來獲得和提高的,越少參加同齡人的活動,社交技能就越差。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類孩子會在公眾場合表現得更怯懦、退縮、幼稚。 這些表現又會進一步削弱他們的自尊感。 最終,他們會從一個孤獨的青少年,變成一個孤獨的成年人。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可能有這種問題,該怎麼辦?

首先,你要知道,你的孩子很需要幫助,但是他可能羞於表達或者無法表達。

其次,改變他的認知。 讓他知道,如果他被同齡人邀請參與活動(比如一起吃飯、做運動等),是因為他自身的原因;如果他沒有被邀請,是外部的因素,比如大家不知道他也想去等。

社交技能可以通過學習和運用得以提高,如果你想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就要鼓勵和引導孩子多參與同齡人的活動,並且教給他一些社交的技巧。

社交技能可以通過學習和運用得以提高,如果你想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就要鼓勵和引導孩子多參與同齡人的活動,並且教給他一些社交的技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