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爸爸妈妈自己也爱拖延,怎么办?

爸爸媽媽自己也愛拖延,怎麼辦?

→展現決心,建立身教

“爸爸,你都一直要求我,你自己還不是一樣!飯後的碗筷、翻到一半的書都到處亂放。 媽媽也常常要你物歸原位,結果你還不是樣拖拖拉拉。 ”

“怎麼現在變成你教訓起我來了?”

“我不是在教訓你,只是想說,如果自己也做不到,就不要要求別人。 難道不是嗎?”爸爸被正值青春期的婷宜說到面紅耳赤,一時又無法反駁。

爸爸冷靜想想,自己的確習慣拖延,在工作上總是拖拖拉拉無法在下班前做完事情,下班後也常在電競遊戲或夜間談話性節目等休閒活動上耗費過多時間、延遲了正事。

日復一日下,待辦事項像迴圈利息般不斷滋生,不僅變成老婆眼中另一個需要不斷叨念、提醒的小孩,更成為老闆以明示、暗示發出警告的對象。

爸爸雖然也為了自己在夫妻關係與工作表現上的處境感到擔憂,但被家裡的小毛頭當著面數落,羞愧之餘心裡仍頗不是滋味。

“我也不想這樣啊!一天工作下來,我也想要放鬆啊!”爸爸嘗試反駁。

“我們中學生不也一樣?誰不想放鬆啊!”婷宜立刻補了個回馬槍,再次重傷爸爸脆弱的自尊心。 可見對抗拖延,大人可能毫無說服力。

“你還說我,你自己也是拖到火燒屁股了才開始做事情啊!”被孩子打臉的確很難堪,但正如婷宜所說,爸爸總是到了最後關頭才開始卯起來做事,又被時間壓迫得沒有好心情、好臉色,讓全家人常處於非常緊繃、低氣壓的狀態。

“我已經告訴你多少遍要提早做,為什麼每次都講不聽?害孩子都跟你同樣一副德行!”

“但我每次都能讓狀況迎刃而解啊!”

“你少強詞奪理!”爸爸的反駁讓媽媽很不以為然。 “等你哪天無法準時交出案子,你才會知道拖延的嚴重性!”

眼看爸爸已陋習成性,難道也要放棄改正孩子嗎?當然不行。

媽媽心想:“丈夫已經是成人,得對自己負責。 但婷宜還在成長中,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她養成壞習慣,繼續沉淪……”

孩子拖延,心理師這麼說—戒斷拖延,從父母做起

首先,我們必須檢視孩子的拖延習性是否來自大人不良的示範。 模仿父母是對孩子來說最安全的一種模式,你怎麼做,孩子便怎麼學;當孩子因為耳濡目染而養成相同的行為模式時,便說明大人本身在行動力上沒有說服力,當然也就很難要求孩子做出改變。

因此,如果你期待孩子不出現拖延的毛病,便應該從自己開始擺脫拖延的惡習,且要有自信能夠成功克服。

為人父母者若能同時改變自己與孩子,可是一種雙贏的結局,何樂而不為呢?

·展現改變的決心

那麼,如何讓孩子不拖延呢?當然,大人得做好身教。 既然拖延對大人來說也是一種常見的壞習慣,那麼與其一味要求孩子改變,倒不如親子攜手共同克服這個毛病。

因此,當我們覺察到自己有這個毛病時,請坦誠地讓孩子知道,請他們接受爸媽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同時表現出改變的態度跟決心,而非因為孩子的數落,便陷入沮喪、缺乏行動力的狀態。

拖延雖然是令人討厭的特質,但有此特質並不可恥,而我們接納自己的拖延,也不表示自己永遠就是那樣;相反地,若讓拖延蔓延,我們的下場將會很可悲,因此應該從現況出發,逐漸做出一些改變。

·親子攜手克服拖延

在親子共同努力的過程中,首先得向孩子坦承自己也正面對拖延的壞習慣,再和孩子一起分析彼此拖延的習性,並設定努力的目標。 當消極的反應或拖延的習性在過程中再次出現時,也別忘了以互相提醒、叮嚀、加油打氣來取代嘲諷或揶揄。

同時,身教重於言教,若自己尚未克服拖延的習慣,便不宜輕易地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而是應該向孩子明確表達自己想要改變的動機,同時引導孩子一起行動,如此便可提高孩子改變的概率。

在執行面上,則可以邀請孩子一起思考如何解決大人的拖延問題,讓孩子易地而處,以較清明的思緒提供具建設性的提議,並在收集完全家人的意見、評估當中的可行性後,分別訂定出屬於大人與孩子努力的計畫與優先順序,然後開始執行。

執行的過程亦可以透過與孩子訂立約定、未達到預定目標便需要履行承諾等方式來提高執行的效率。

克服拖延,像是未來的自己正和過去的自己較量,而勝負則取決於現在的自己。 當現在的自己像個裁判般,看著過去跟未來的自己相互拉扯時,請切記,多給未來的自己一些力量、展現克服的勇氣與決心。

旦成功克服拖延,你將重新尋回自信、更懂得欣賞與接納自己,並在生命中活出更漂亮的身影。

旦成功克服拖延,你將重新尋回自信、更懂得欣賞與接納自己,並在生命中活出更漂亮的身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