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孩子生活习惯糟,怎么办?

孩子生活習慣糟,怎麼辦?

→制定家庭常規,從細微處逐步改變

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上能夠自動自發。 特別是將屬於自己責任範圍內的事情做好,而不需要大人像巡邏員警般時時提醒或嘮叨。 小竹、小梅的爸媽,對他們的女兒有相同的期待。

令他們不解的是,家裡卻老是有些狀況出現,尤其明明只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家裡兩個孩子卻總是一再拖延。

“不過是那麼簡單的小事,花個幾分鐘就能做完,為什麼連這種事也要拖?”這句話已成為媽媽每天必定多次播映的臺詞。

生活上的瑣事特別容易讓媽媽動怒。

雖然生氣也起不了太大作用,但不好好把心裡這口氣宣洩出來,實在太難受。

“是誰把吃剩的飯菜堆在這裡不收拾?”這回,媽媽又發飆了。 左手叉腰,右手指著洗碗槽裡的剩菜剩飯與餐盤碗筷,大聲嘶吼著。

每次這類糟糕的事情發生,總是得先確認犯人是誰。 媽媽的嘶聲劃破早晨的寂靜,小竹、小梅也被召喚到跟前來。

“小竹,是你?還是小梅?”小梅急忙搖頭,她可不想一大早就被栽贓。 要是被火爆的媽媽誤罵了,真的會壞了一天的運勢,說不定還會倒楣一整天。

“小竹,怎麼又是你?到底要我說多少遍!老是不聽話,你是在養蟑螂嗎?”媽媽轉頭向慣犯小竹破口大駡。

“惡!”一聽到“蟑螂”這兩個字,小梅做出了誇大想吐的動作。

小竹已板著臉,眼睛斜瞪著小梅。

“瞪什麼瞪?本來就應該是誰吃誰收拾,更何況已經放了一個晚上……”

小梅聲音愈來愈微弱,她知道小竹和媽媽一樣火爆,招惹不起。 雖然即將上演一場好戲,但小梅還是識相地遠離“觀眾席”,趕緊抽身去準備上學。

吃飽飯不收拾,只是這個家經常上演的其中一場戲碼,媽媽總會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以高分貝登場。

“是誰又……”下一場戲又開始了。

孩子拖延,心理師這麼說訂立家庭常規

讓還在發展階段的孩子學會自律,在行為的養成上更需要受到規範,特別是由父母、老師來給予規範。 因此,建議父母可以針對“該做的事、想做的事、喜歡的事”,與孩子訂立一套常規:他得先把“該做的事情”做完,才能接著去做“喜歡的事”和“想做的事”。

而後者通常會是孩子的休閒娛樂。

父母當然也可以用“責任制”來管教孩子,只是在實施責任制之前,我們得先確認孩子能對自己的分內事負責,並按時完成。

·以幽默管教取代責備

對待孩子,我們都可以再幽默、輕鬆一點。 只要願意放下身段,許多可能發生的親子衝突都能迎刃而解。

面對孩子的拖延也是一樣,不妨以幽默的方式來對應,避免習慣性地以責駡處理。 這特別適合學齡前的孩子,能使他們心甘情願地在遊戲中完成該做的事。

以我的親身經驗為例。 我曾一度為了某件事和女兒冷戰了幾個小時,後來女兒有些尷尬地來向我道歉。 她本以為我會借此說些大道理,我卻學起韓國偶像團體 Super Junior跳起舞來,對她說:“你應該唱:Sorry, Sorry,

Sorry……”這出乎女兒意料的反應,頓時化解了父女兩人因爭執而生的尷尬。

透過遊戲的方式與小孩互動,能讓孩子覺得好玩、有趣,也比較能在放鬆的情境下,去做他原先不想做的事。

這樣的互動模式不僅能促進親子關係,也能讓孩子有意願聽從父母的想法與指令。

現在就換個方式,透過遊戲來和孩子互動吧!

【情境一】物品總是亂丟

要讓孩子動身完成某件事情,不妨加入些有趣的元素,讓孩子在行動過程中產生一種良好的情緒。

例如,我的孩子亂丟物品時,我曾告訴他:“兒子,趕快過來你的好朋友找不到你,坐在那邊哭了好久!”話一說完,兒子一臉狐疑地從房間裡走出來,跟著我來到浴室前。

他看到我正指著地上的髒衣服,便明白我的意思,趕緊拾起地上的衣物往陽臺去,再將待洗衣服丟進洗衣籃中。

透過這樣有趣的方式,孩子能接收到我想表達的訊息:洗完澡要將換洗衣服丟進洗衣籃裡。 彼此心照不宣。 更重要的是,面對孩子亂丟東西這件事,我也能在不扯嗓門、不燃起負面情緒的前提下,將問題解決。

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亂丟東西就該罵,他才會印象深刻。 沒錯,當我們選擇以責駡的方式處理,的確能讓孩子“印象深刻”。 但這時深刻的,不儘然是“下回別再亂丟東西”的觀念,而是父母責駡時表現出來的負面情緒。

【情境二】急著出門,孩子卻總是慢吞吞

面對生活上的諸多教育瑣事,請盡情發揮創意,透過“玩”來與孩子互動。

很多孩子會在出門前拖拖拉拉,不是臉沒洗乾淨,就是襪子還沒穿、書包還沒整理皇帝不急,急死大監。儘管知道喊破嗓門也沒用,父母還是只能一再從旁催促。

在我們家,如果要趕著出門,我會和孩子玩起“飯店服務”的遊戲。

“早安,先生。本飯店目前提供免費代客洗臉服務。”話說完,隨即拿起毛巾往孩子臉上一擦。

“另外,對於飯店貴賓,還有提供穿襪、穿鞋服務。”再馬上為孩子穿上襪子、套上鞋子。

當孩子總是在時間緊迫時拖拖拉拉,我們也許可以試著透過這樣的“情境遊戲”來解決眼前的緊迫性。孩子也會覺得爸媽是在跟他玩遊戲,而不會將大人一時的協助視為理所當然,進而產生依賴。

【情境三】吃飯總是慢吞吞

有些孩子連吃飯都會表現出“愛吃不吃”的樣子。這時,我們可以把湯匙當成“挖土機”,碗裡的飯當成“沙子”,嘴巴想像成“沙石車”,和孩子玩起尋寶遊戲。

“我們現在來用挖土機挖寶藏,看看翠玉白菜躲在哪裡。”一邊舀一匙飯放進嘴巴,一邊尋找躲在飯裡的白菜。

我也曾和孩子玩起停車場的遊戲。孩子不愛吃飯時,我用手指輕輕碰觸他的鼻子,說:“請按鈕取票。票卡處理中,請稍候。”孩子便會張開他的嘴巴,我就能把湯匙放進他的口中。而在這過程中,孩子也會玩得不亦樂乎。

·循序改變,不躁進

面對孩子的拖延,如果連爸媽都不當一回事,孩子就更不可能自發性地去改變。當孩子陷人拖延漩渦或迷失在拖延的舒適圈裡,也許以大人的角度來看會覺得他毫無壓力,但事實上,孩子的壓力都隱藏在看不見的地方,而這份壓力也會影響孩子的自尊、自信、情緒和人際關係。

要改變孩子的拖延,建議一次從一件小事開始改變。

至於這件小事是什麼?

可以是順手把桌上的紙張丟到回收箱,用完的筆收到鉛筆盒中,或是將不再看的書擺回書架上。

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一點正向回饋,如果一次給孩子太多工,可能會讓他心生畏懼而造成反效果、壞了行動力。

讓孩子完成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任務,除了能讓他將原本不好的習慣一個個扭轉過來,養成將物品立即歸位的好習慣,也能讓他在完成後產生正面回饋。

以整理物品為例,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讓孩子逐步改變生活習慣:

1. 從局部範圍開始進行調整。例如先將任務範圍設定在餐桌、書桌或書櫃,把孩子需要整理的區域或工作內容設定清楚,並具體設定整理的起訖時間,讓孩子善用零碎的時間來進行。

2. 把相似的工作內容集合在一起。例如要整理物品時,將書房裡的書桌、書包、書櫃看成同一單位,一起進行處理。

3. 必要時,把整理時間提前。這能避免孩子又有諸如“事情太多,來不及做”或“沒時間”等推託之詞。

4. 如果擔心設定好完成時間,他卻還是拖著不做,可以在一旁陪同,讓他在你眼前把該做的事情完成。這麼做,也能同時觀察孩子完成每件任務所需要的時間。

·制定SOP

讓每件事情有個SOP(標準作業程式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孩子就能在固定的時間、地點,做固定的事情。例如某些物品最好被固定放在同一位置,並且別隨意去移動它,用完就要隨時放回原處。

制定SOP能為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規律,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實際演練,孩子也比較能下意識地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做某件事,而不致拖延。

·承諾履行與懲罰

孩子總是可以搬出一百零一個理由,解釋為什麼他沒有做這個沒有做那個。日常生活中的細微小事,請避免幫孩子做,幫他做了又對他嘮叨,更是無法達到任何幫助。

以清洗碗為例,若孩子不想洗,我會反問:“要怎麼做,你才會洗碗?”也許他會回答:“我不要洗那麼多。”“能不能輪流洗?“我想洗自己的就好!”“能不能十點鐘再洗?”我們便能由此得知其確切想法。無論他接著給出什麼樣的承諾,請記得一件事情:不管怎樣他都得履行承諾。

孩子在該做事情A但沒有做時,通常是因為他跑去做了事情B。這時,我們可以觀察一下:這件能吸引孩子的事情B到底是什麼?如果孩子在過去經驗裡,一再違反承諾好的約定,不妨先暫停他進行事情B的權利,以作為條件的交換。

·分享正面事例

和孩子分享一些故事,例如日本清潔界的國寶級達人新津春子—一位讓羽田機場連續兩年被評為世界上最乾淨機場的幕後功臣。打掃之於許多人,可能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新津春子用心維護,甚至從中培養出自己的生命哲學……

借由分享此類正面的新聞內容,能讓孩子有機會瞭解別人對待日常小事的方式,並從中仿效。

很多孩子會在出門前拖拖拉拉,不是臉沒洗乾淨,就是襪子還沒穿、書包還沒整理皇帝不急,急死大監。儘管知道喊破嗓門也沒用,父母還是只能一再從旁催促。

在我們家,如果要趕著出門,我會和孩子玩起“飯店服務”的遊戲。

“早安,先生。本飯店目前提供免費代客洗臉服務。”話說完,隨即拿起毛巾往孩子臉上一擦。

“另外,對於飯店貴賓,還有提供穿襪、穿鞋服務。”再馬上為孩子穿上襪子、套上鞋子。

當孩子總是在時間緊迫時拖拖拉拉,我們也許可以試著透過這樣的“情境遊戲”來解決眼前的緊迫性。孩子也會覺得爸媽是在跟他玩遊戲,而不會將大人一時的協助視為理所當然,進而產生依賴。

【情境三】吃飯總是慢吞吞

有些孩子連吃飯都會表現出“愛吃不吃”的樣子。這時,我們可以把湯匙當成“挖土機”,碗裡的飯當成“沙子”,嘴巴想像成“沙石車”,和孩子玩起尋寶遊戲。

“我們現在來用挖土機挖寶藏,看看翠玉白菜躲在哪裡。”一邊舀一匙飯放進嘴巴,一邊尋找躲在飯裡的白菜。

我也曾和孩子玩起停車場的遊戲。孩子不愛吃飯時,我用手指輕輕碰觸他的鼻子,說:“請按鈕取票。票卡處理中,請稍候。”孩子便會張開他的嘴巴,我就能把湯匙放進他的口中。而在這過程中,孩子也會玩得不亦樂乎。

·循序改變,不躁進

面對孩子的拖延,如果連爸媽都不當一回事,孩子就更不可能自發性地去改變。當孩子陷人拖延漩渦或迷失在拖延的舒適圈裡,也許以大人的角度來看會覺得他毫無壓力,但事實上,孩子的壓力都隱藏在看不見的地方,而這份壓力也會影響孩子的自尊、自信、情緒和人際關係。

要改變孩子的拖延,建議一次從一件小事開始改變。

至於這件小事是什麼?

可以是順手把桌上的紙張丟到回收箱,用完的筆收到鉛筆盒中,或是將不再看的書擺回書架上。

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一點正向回饋,如果一次給孩子太多工,可能會讓他心生畏懼而造成反效果、壞了行動力。

讓孩子完成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任務,除了能讓他將原本不好的習慣一個個扭轉過來,養成將物品立即歸位的好習慣,也能讓他在完成後產生正面回饋。

以整理物品為例,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讓孩子逐步改變生活習慣:

1. 從局部範圍開始進行調整。例如先將任務範圍設定在餐桌、書桌或書櫃,把孩子需要整理的區域或工作內容設定清楚,並具體設定整理的起訖時間,讓孩子善用零碎的時間來進行。

2. 把相似的工作內容集合在一起。例如要整理物品時,將書房裡的書桌、書包、書櫃看成同一單位,一起進行處理。

3. 必要時,把整理時間提前。這能避免孩子又有諸如“事情太多,來不及做”或“沒時間”等推託之詞。

4. 如果擔心設定好完成時間,他卻還是拖著不做,可以在一旁陪同,讓他在你眼前把該做的事情完成。這麼做,也能同時觀察孩子完成每件任務所需要的時間。

·制定SOP

讓每件事情有個SOP(標準作業程式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孩子就能在固定的時間、地點,做固定的事情。例如某些物品最好被固定放在同一位置,並且別隨意去移動它,用完就要隨時放回原處。

制定SOP能為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規律,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實際演練,孩子也比較能下意識地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做某件事,而不致拖延。

·承諾履行與懲罰

孩子總是可以搬出一百零一個理由,解釋為什麼他沒有做這個沒有做那個。日常生活中的細微小事,請避免幫孩子做,幫他做了又對他嘮叨,更是無法達到任何幫助。

以清洗碗為例,若孩子不想洗,我會反問:“要怎麼做,你才會洗碗?”也許他會回答:“我不要洗那麼多。”“能不能輪流洗?“我想洗自己的就好!”“能不能十點鐘再洗?”我們便能由此得知其確切想法。無論他接著給出什麼樣的承諾,請記得一件事情:不管怎樣他都得履行承諾。

孩子在該做事情A但沒有做時,通常是因為他跑去做了事情B。這時,我們可以觀察一下:這件能吸引孩子的事情B到底是什麼?如果孩子在過去經驗裡,一再違反承諾好的約定,不妨先暫停他進行事情B的權利,以作為條件的交換。

·分享正面事例

和孩子分享一些故事,例如日本清潔界的國寶級達人新津春子—一位讓羽田機場連續兩年被評為世界上最乾淨機場的幕後功臣。打掃之於許多人,可能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新津春子用心維護,甚至從中培養出自己的生命哲學……

借由分享此類正面的新聞內容,能讓孩子有機會瞭解別人對待日常小事的方式,並從中仿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